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王笑媛:高端引领,强化内涵建设

2018-08-03 07:03
职业·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技能校企实训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基本办学制度,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面临着首都招生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企业需求标准的提高,学院更加重视合作形式的创新和合作层次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高端引领,选择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开展合作

学院的校企合作一直本着立足于产业规模化、技术标准化、岗位细分化来开展。比如我院的数字影视技术专业与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这种校企合作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将把最前沿的制作理念、经验技术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意义。

再如电子商务专业,选择京东公司作为我们的合作企业。京东公司是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排头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产业的主流方向,选择了好的合作伙伴,就是选对了产业方向即专业方向,就是选准了核心技术,就是选好了学生的就业方向。

明确依托,以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为载体开展合作

依托技工院校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平台,是首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独有特色。近几年来学院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在原有基础上改造建成数字影视技术实训中心和电气工程实训中心,被北京市认定为首批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在校内基本形成了专业群相配套的“新媒体应用技术”“航空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实训基地。学院重视发挥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学院与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在数码梦工厂实训继成立中央数字电视培训基地;构建起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团队式的培养模式,即将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產学结合,将行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实用、实践、实效”的教学理念,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强化内涵,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的内涵和质量,创新性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招就融合一量体裁衣

学院与大兴电力公司系统开展定向培养的“订单班”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出师资为“订单班”授课,将公司的入职教育、岗前技能考核纳入教学过程,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2.产教融舍一工学交替

学院数字影视技术专业按照数字影视人才成长规律,将学习阶段分为“企业感知一专业知识、设备及软件操作一校内综合项目实训一校企合作综合项目实训”四个阶段,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根据产品制作流程设计学习流程,将教师的教与企业的产相结合,在实际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近几年完成的《京剧艺术家谈往录》、学院宣传片、《前进中的北京技工教育》宣传片、大兴区《安全生产警示片》等项目的拍摄活动,获得社会好评。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校企融合一共育品牌

各专业依托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企业委托的专项培训方案,共同研究分析岗位技能和教学内容模块,企业派员参与班级管理,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企业岗位考核纳入培训质量评价,把“定向委托”培养的学员推荐到企业服务,实现了企业品牌与学院培训品牌双赢。

猜你喜欢
高技能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