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开创新时代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2018-08-04 09:55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心理健康育人

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王廷山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晰思路,落实中央、教育部及省委的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学校的成功经验,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一、工作扎实推进,2017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一)顶层设计科学完善。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新内容、新要求,积极组织专家和德育教师进行研讨设计,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等德育工作项目、内容,并加强跟踪指导和督查。启动了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方面积极着手,加强大中小幼各个学段协同育人。

(二)队伍建设形成体系。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状况、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等情况的统计工作,全面掌握了全省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最新情况。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省培计划”,举办了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培训班。举办了河北省第六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同时组织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参加省、市、县和学校各级培训。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中小学班主任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征集评选等活动。开展了中小学班主任面对面活动,深入中小学校有针对性地对60名班主任进行面对面逐一指导,帮助班主任提炼育人经验。例如,定州市连续3年进行德育管理人员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同伴共享、个人提升、互观互检、专题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德育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德育平台逐步完善。举办“第二届京津冀班主任共同体研讨会”、“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与“带班育人方略”征集评选等活动,持续建设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平台。相继开通“河北德育”微信号、“河北校外”微信号,加上之前已有的“河北家庭教育”微信号,连同“河北德育网”“河北校外教育网”“河北家庭教育网”,逐步构建起我省“三微三网”的德育工作宣传引领模式。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建成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5所,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57所。例如,廊坊市开展“心语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月公益活动,内容共涉及20余项师生心理健康项目;衡水市构建微视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流平台,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四)课程育人逐渐深入。以课程、课堂、课本为载体,挖掘育人资源,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计划之中。比如,张家口市组织编写了《文明教育读本》,作为学生文明教育教材;辛集市在中小学校推行“课前5分钟德育微课堂”,组织一线德育教师编写《德润童心》《德润青春》等专题教育读本,等等,均取得良好成效。

(五)校外教育形成品牌。加强各类中小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加强对未成年人校外实践活动场所的保障。举办全省第七届“校外教育杯”系列文化比赛,涉及创新思维、创意设计、记忆力、音乐类、舞蹈类、航模、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等十多个项目。以家校融合为切入点,开展河北省第一届家庭教育论文征集评选,家庭教育工作提升专项行动暨家庭教育图片联展等活动。指导河北省校外教育研究会,成立校外艺术专业委员会、学能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构建出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校外教育网络。

二、坚持立德树人,201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

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我们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新时代用新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创新性地开创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三进”工作落地生根。当前全省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课堂教学是“三进”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此外,要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把“三进”工作落实到教育全过程。“三进”工作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创新载体,鼓励以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等现代传播手段推进“进头脑”。

(二)系统加强党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管理。学校要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推动解决重要问题。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优势。

(三)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们要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力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工作层层深入、有机衔接。特别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中国革命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加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要充实德育共同体队伍,精选全省各地成员单位,择优设置德育共同体通联站,畅通工作渠道,在成员单位里重点培养优秀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两个群体,作为共同体队伍主体,夯实工作队伍基础。要加快德育共同体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年内计划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大学生励志典型,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陆续走进中小学校第二课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宣讲和座谈。继续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

(五)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抓牢课堂主阵地。将德育课程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抓手,合理设置各年龄段学生德育课程,建立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掘学科内涵,促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构建德育实践活动体系,整体设计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订制差别化、递进式活动方案,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人格教化、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少先队的育人功能,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向”,学校与社区“同力”,教师和家长“同心”。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且永无止境的良心工程。广大德育工作者需要满怀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新时代为开创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摘自王廷山副厅长在2018年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