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灯与书同行
——大城县燃灯者读书会散记

2018-08-04 09:56宋国珍通讯员陈彩燕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燃灯大城读书会

本刊记者 宋国珍 通讯员 陈彩燕

来到杨明章那间被“燃灯者书屋”占据“半壁江山”的办公室,他一如往常地正在擦拭桌椅、整理书籍,这个动作他已经重复了两年多,而且从不厌倦。每一本书他都爱不释手,他把它们比喻为“良师”,让他在波澜不惊的生活中,获得心灵的慰籍与滋养。

大城县燃灯者读书会成立于2015年4月23日,推行“点亮自己,照亮他人,自度度他,修己达人”的理念,旨在为读友提供自由开放的读书交流平台,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广学共进,交流共享,营造读书氛围,全力推动大城实现全民阅读。

如今,由他发起的这个读书会在大城县已经人尽皆知,甚至让他在全国推动读书的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读书会俨然成为了他个人的“代言”。每次跟人谈话,他总是激情澎湃,有说不完的过往和打算。

成立

回忆起当初燃灯者读书会的成立,杨明章归结为“偶然”。其实,每一个“偶然”因素中,必定包含着“必然”的种子。

2015年春天,几名素未谋面的乡村教师慕名前来借书,几番图书往还之后,人们对读书的饥渴与时下相对贫瘠的乡村文化生态之间的反差,令杨明章寝食难安。为了让那些渴望读书的教师有一个共享的读书交流空间,杨明章决定发起成立燃灯者读书会。

那一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燃灯者读书会正式成立。读书会以“点亮自己,照亮他人,自度度他,修己达人”为宗旨,以会员每月共读一本书、一起交流读书体会为基本形式,致力为会员提供自由开放的读书交流平台。

倡议发出后,反响十分热烈。大城一中校友、现就职于文化艺术出版社的马夕雯为读书会设计了logo;一中校友岳天逊、张嫣雯夫妇为读书会精心设计制作了网站;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中国好书奖”获得者张大诺、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尹振球、盲人作家李东辉等人欣然接受邀请,担任读书会顾问,并发来贺词。5月10日,燃灯者读书会举行了成立仪式,助推大城全民阅读的星星之火就此点燃。

成立之初,杨明章受互联网精神启发,将读书会定义为“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在他看来,读书会虽然主旨是为中小学老师服务的,但是也敞开胸怀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

相比于设置规章制度的约束,杨明章更多的是希望这里是一片完全自由的领域,“没有任何的‘清规戒律’,也没有任何的‘门槛’,只要你喜欢读书,这里就随时欢迎你。”

读书会成立后,在大城县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纷纷要求加入,这让杨明章感到既意外又兴奋。在他看来,燃灯者读书会之所以能引起共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魅力人格体和图书本身的魅力。

在大城县,杨明章爱读书可是出了名的。他是全校师生公认的“书生校长”,常年坚持深入班级演讲。从事教育15年,累计演讲800余场,向学生推荐图书数百种,介绍作家及各界名人数百位;他坚持读、写并重,撰写教育随笔百余篇;开通QQ空间、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不间断地向师生推荐好书、好文章。

他拥有藏书5000余册,年均读书近百本。早在2006年他就开放自己的藏书,成立“笑长书屋”。读书会成立后,受“前店后厂”的思维启发,杨明章打算成立燃灯者书屋,为的是方便成员们借书还书。他以自己的“笑长书屋”为雏形,在自己的办公室成立了书屋,他自己还捐献了150本书。

运行

读书有方法,毋庸置疑。杨明章为读书会选定的常规运行方法是每月会员共读一本书,然后约定时间地点举行交流分享活动,会员们自由参加,杨明章把这定义为“纯读书类活动”,很快杨明章便选定第一期的阅读书目——《欢喜无所不在》。

这本书是2012年8月1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亓昕、张大诺。本书主要讲述了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和总执行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理事及檀讲师赵翠慧乐观面对自己经历打击的奥秘。

选定好书目后,杨明章欣然购书,可是网络上并没有足够的数量,后来他通过新浪微博找到了张大诺的电子邮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给张大诺发了一封求书邮件,没想到时间不长就收到了回复,张大诺无偿地赠与了他25本,这也让燃灯者读书会的第一次活动如愿举行。

同时,燃灯者读书会还不定期邀请一些著名人物举办各类公益讲座。2016年9月12日,邀请公益人张大诺为大城一中6000名学生做了题为《奋斗与公益的青春最美丽》的精彩演讲,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不断。2017年5月27日,邀请天津大学仁爱学院青年教师李振,为燃灯者读书会会员带来《阅读经典——跳脱时代的盲点》的公益演讲。

除此之外,杨明章还会选择走出去。除了他自己走出去到全县各中小学做巡回演讲以外,2015年夏天,他还带领读书会的会员来到秦皇岛的孤独图书馆,进行了一次浪漫书香之旅。会员们精心准备了许多节目,演讲、歌唱、舞蹈……最后还进行了篝火狂欢,一群热爱读书的人聚在一起,让读书成了一件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事情。

多年来,杨明章奉行的是读书与慈善共行。2017年4月19日,燃灯者读书会举办第14期活动,部分读书会会员及社会爱心人士相约赴河间市平安养老院参观。平安养老院是一家非盈利慈善机构,创办人王平安曾入围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当天,他们在养老院举行了义务植树活动。这次旅程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信仰的力量,有的会员甚至把这次活动比喻成一次“灵魂的洗礼”。

返程后,杨明章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段话:“平安养老院之旅圆满结束,大家付出了劳动,收获了快乐。同行者中有的捐钱,有的捐赠食品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作家楸立将他写平安养老院获得的600元稿费托我转交给王盼想院长。谢谢大家的爱心义举,愿大家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永不止息。”

分享

成立至今,燃灯者读书会已经累计举办了21期活动。让杨明章倍感欣慰的是每次读书会办活动,他都能看到新的面孔,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乃至上千人,这让他感到读书会的力量越来越大。

大城一中教师齐建良是燃灯者读书会的一名忠实会员,也是第一批会员。虽然作为一名教师,可是他觉得自己真正阅读书籍还是从加入读书会开始。“读书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滥觞,读书会是读书的依托与存在。”

“参加读书会的活动交流与分享,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与社会理解力。”几年来,齐建良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他认为教育的希望在于教育者的深度觉醒,从这个意义来说,一切的教育归根到底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在读书思考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做有深度的教育、有温度的课堂、有生命的历史和生长的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学习的。”

从另一个侧面,齐建良觉得读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很深远,这是他读完皇甫军伟先生的《家庭教育的捷径:以心养心》和张文质先生的《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之后意识到的。“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没有时间做人。”他经常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名言挂在嘴边。于是,受他的影响,今年十四岁的女儿琪琪也已经成为了燃灯者读书会中的一员。

2017年7月“河北省名师齐建良工作室”成立,名师工作室定位于成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室、骨干教师的孵化室、教育名师的聚集室”。他希望能够以工作室为平台,去实践读书会“自度度他,修己达人”的理念。

两年来,齐建良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如河北省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不过,他最看重的是“燃灯者读书会最美读书人”称号。“两年走来,由开始觉得读书是一种责任,变为读书是一种荣誉,现在走向读书是一种习惯。”齐建良颇为自豪地说。

说起读书会的成员,杨明章掰着手指头总有说不完的话。有一个让他颇为感动的会员是大城县留各庄镇的一名乡村教师张爱花,虽然她离县城有近35公里,但她每次都先骑6公里路的自行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做公交车到大城县城,在站点下车后还要走上3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参加每一期活动。2016年1月17日,燃灯者读书会在大城县红木城举办第四期活动。尽管头天晚上下起了大雪,张爱花也一如往常,准时到达了活动现场。“当时看到爱花气喘吁吁地来到现场,我们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这几年的读书生活让我有了很大的提升,每次参加活动,我都感觉好像是在给自己的灵魂‘洗澡’。”张爱花如是说。

传递

目前,读书会已举办活动21期,共收到捐款5万余元,捐书2000余本,会员撰写读后感近千篇。让杨明章颇为感动的是,每次读书会的活动都有新的面孔,有的是跟着老成员来的,有的是自己慕名而来。

现在,随着影响越来越大,要求入会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职业不同,年龄各异,上至七旬老者,下至五岁稚童,文化水平也相差很大。为此,杨明章等人又相继成立了大城一中读书会、凌燕诗社、大城亲子读书会等社团,作为燃灯者读书会的分会接受指导。

在此影响下,大城县人武部、农行等单位纷纷办起了自己的读书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读书会会员也计划在当地筹办燃灯者读书小组。

旺村镇四岳中心小学的乡村教师刘雅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参加了读书会的两次活动,在读了张文质的《奶蜜盐》之后,深受启发,就推荐给家长阅读。目前,她正在策划与近三十名家长成立一个小小的读书会,作为燃灯者读书会的一个小分支,引领、带动学生及家长读书。刘雅说读书是解决农村强烈文化需求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改善亲子关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因为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家长提升了,才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城四中的数学老师宋艳华为了带动学生读书,自掏腰包在教室里办起了图书角。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几排书架上放着各个门类的书籍,学生可以随意借阅,有时他们还会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读书心得。“现在很多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课余的时间不少人会来图书角选书。”

为了支持学生读书,杨明章还为宋艳华捐赠了500元,让她扩充自己的图书角。说起原因,杨明章讲述了一个自己的真实经历。多年前,杨明章的一个学生向他借了几本书,其中的一本诗集让这个学生备受鼓舞,甚至影响了他的专业选择和从业方向。

“读书对一个人影响至深。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能培养和发掘几颗读书的种子是无上的幸福,也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杨明章说。虽然生活和工作很忙碌,但是杨明章还是态度坚决: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为了传递读书精神,多年来,杨明章还多次受邀进行“读书与写作”的公益演讲,许多人因为他的演讲而爱上读书。他把自己比喻成布道者,不遗余力地去“推销”读书的理念,如今燃灯者读书会凝聚了更多的读书力量,发掘了一颗颗读书种子,杨明章得偿所愿,甚是欣慰,他说自己是“精神上的富翁”。

谈起下一步发展,杨明章笑着回答:“希望读书会的点点星火能发展为‘燎原之势’,让更多的人在迷茫、孤独、空虚,或是欢喜的时候能与书为伴。”

猜你喜欢
燃灯大城读书会
2022中国大城强城指数TOP30
想让孩子飞出大山——关于“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作文素材
10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名人传》
解封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燃灯
八月节令殊胜之燃灯佛 此法本来无所得 多生受记有燃灯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像树一样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