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班规,培养规则意识

2018-08-04 10:02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颜卫亚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规纪律规则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颜卫亚

“中国式过马路”、酒驾、老虎吃人……这些都是现代人缺乏规则意识、公然挑战各种“秩序”导致的恶果。中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而适宜的班规既是形成良好班风和优良行为习惯的保障,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在班规形成和利用方面,我重点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引导学生理解规则

由于规则带有明显的约束性,所以部分学生对于班规有抵触情绪是正常的。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我正好利用上《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的机会,向学生介绍村民在村委会带领下制定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分析村规民约制定的必要性。学生进而认识到,制定班规是为了给集体中的每个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受益者也会是班里的每个人。

二、学生参与制定规则

传统的班级管理本质是一种“人治”,主要是班主任个人意志的体现,主观性和随意性较为明显。要想增强班级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克服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规则。“我的规则我做主”,这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关键环节。

班规是大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所以班规科学与否尤为重要。如何确保班规的科学性呢?可以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内容上尽量全面要求,大致包括作业、卫生、纪律(包括课堂和自习课)、出勤、仪容仪表、学雷锋等方面。

班委会应结合本班实际,提前商量并设计各方面的具体细节要求,再在班会课上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总并阐述本组意见,最后在班长的主持下,在班主任把关的同时,对班规的具体内容进行审议。整个过程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班规充分反映民意、增强班规的科学性,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班规的理解,推动规则的实施,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制定班规的目的是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过渡,用规则管事、管人。所以,班规的实施过程就要坚持原则,如果规则的权威受到挑战甚至践踏,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原则一:奖罚分明。既要有对错误行为的规范和惩罚,又要突出对正确行为的正面引导,尽量减少负向用词,以建设性要求与措辞为主。班规各项内容基本分为加分和减分两大类。犯了错的扣除个人积分,某一方面做得出色可以获得加分。扣分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受到相应惩罚。有奖有惩的积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向学生展示是与非的具体准则。

原则二:责任到人。根据班规的具体细则,逐一确定相关负责人。如:交作业情况、质量如何均由各科课代表负责统计;卫生情况根据学校检查反馈由卫生班长进行登统;自习课纪律及到位情况由纪律委员和值日班长负责。

原则三:集体性。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平行组,每个人积分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小组总分的变动。每两周一次调换座位,可以按照小组积分的高低来确定整个组座位的先后顺序,组内位置排列则可由各成员自主协商。这样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主动向优秀小组看齐,不断强化良好行为,逐渐将规则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认知和体验。

原则四:公平性。树立“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和原则极为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提前培训相关负责人,在落实的过程中真正践行人人平等原则。

有效利用班规,可以增强学生民主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形成遵章守纪、团结友爱、公平正义的班风。学生从服从教师权威到服从纪律,最终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为他们真正走上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班规纪律规则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My New Year Wishes
彭绍辉: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如何进行班规的制订和实施
班规要科学合理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