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多出自扭曲家庭

2018-08-04 09:56○荆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宰熊孩子宋江

○荆 方

父母的人格缺陷,是培育熊孩子的沃土。任何不可思议的、变态极品人格,都能从他的原生家庭上找到背书。

《水浒传》中,凉山好汉最后被义薄云天的大哥宋江送上了断头台,宋江自己也惨死在朝廷赐给的毒酒中。

整个梁山不是被刺配的罪犯,就是被朝廷加害过的逃亡者,在这种群众基础为零的状态下,与当朝谈招安无异于与虎谋皮,而宋江却念念不忘,为什么?

宋太公第一次出场是宋江杀阎婆惜灭口,事发后,他第一时间逃回家中躲藏。捕快来家中搜捕,宋太公出来见官说:不孝子宋江自幼忤逆,老汉数年前在县官处告了他,出了他的籍,不在老汉户内人数。老头子几句话将自己跟儿子的关系推得干干净净,睁着眼说瞎话不打草稿。

捕快走了,宋江和兄弟宋清准备逃跑,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宋太公,送些金银去官府上下打点。宋太公说:“这个不用你忧心。你自和宋清在路上小心,若到那边托人捎个书信来。”一句话将父子俩的默契点明——官府怠慢不得。

宋太公宁愿花钱去官府打点上下,也没有花一分钱安抚阎婆惜的老娘,最后还是衙役看不过,给那孤老婆子一些银子安抚住了。宋家的家庭文化由此可见一斑,宋江所谓的仗义疏财,都是一笔笔落点精准的投资。

宋江人称孝义黑三郎,其实一直生活在自己父亲营造的价值观体系里,这个体系并不包括外界的法律和社会规则,甚至连某些基本道德也不包括。

“熊孩子”是父母人格缺陷的执行者,也是畸形家庭的受害者。

《人间失格》的主人公,从小就对人类充满恐惧和警惕,他不敢对任何人说“不”,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哥哥,他用装傻充愣扮小丑掩藏自己、取悦亲人。

“我依靠逗笑这一根细线保持住了跟人类的一丝联系……”

他活得战战兢兢,以至于压抑得人格变形,遇到自己的妻子被奸污都不敢出手相救。在学校、在社会,他都是一个边缘人,像个游魂一样飘荡在人世,不敢向任何人袒露心迹。

作者借知情人的一句话,点明了主人公痛苦的根源:“都是他的父亲不好。”老板娘漫不经心地说道,“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

作者用这一句话结束了全书,意味深长。这句话可以算是作者对人世间最后的控诉。

事实上,太宰治写完《人间失格》后,旋即自杀身亡,享年三十九岁。太宰治短暂的一生自杀过四次,“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包含无限心酸的话,就是太宰治一生的写照。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他的原生家庭。

太宰治的家庭是昭和时代的日本贵族,家大业大。他兄弟姐妹十人,父亲严厉而专横,母亲体弱多病,太宰治从小被保姆带大。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揣度和算计,人心的叵测比平常人家更胜数筹。加上父亲的专横,母亲的缺席,一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能长成什么样,几乎可以预见。

但是,即便如此痛苦,从作者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他内心的骄傲。他用活宝的样子来取悦别人,无非是因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能看出来别人的需要。太宰治虽然在贵族家庭没有得到丝毫快乐,但是他到死都秉持着贵族特有的骄傲。他的另一部作品《斜阳》,主人公也是以自杀终结一生,遗书落款是:我是贵族。

贵族家庭造成了太宰治压抑的性格和痛苦的一生,但又是他引以为傲的心理基础。他既不想突破家庭的局限去拥抱烟火人间,也不能在原生家庭找到一个舒适区,这种无解的矛盾,大概是原生家庭带给孩子最绝望的悲哀吧?

人百分之九十的秘密来自原生家庭,不被社会接纳和喜爱的“熊孩子”所掩盖的,是一个被原生家庭切割得残破不堪的灵魂。

猜你喜欢
太宰熊孩子宋江
日子
跨媒介传播中的作家形象建构研究
日子
日子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给李逵的一封信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官迷“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