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时代特质与价值取向

2018-08-04 09:45刘德海
唯实 2018年7期
关键词:江苏高质量总书记

刘德海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是中共江苏省委立足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做出的重要部署,回应了江苏发展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的实践呼唤。面对在全省上下兴起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我们要深入理解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宏观背景,准确把握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取向,拓展思维视野,升华思想境界,提振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并从中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果。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休止符,也没有终点站。具体到新时代新江苏,省委之所以组织开展这场覆盖全省的集中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主要有三方面宏观背景因素。

跟上新时代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党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始终强调要跟上时代、适应时代、引领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关于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五个时代”做了精辟概括: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时代”都具有不同以往的内涵要求和目标指向。比如,我们理解第一个“时代”,关键是要把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八个字。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此前,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四个成功”清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的脉络。由此而言,所谓“承前启后”,承的是“四个成功”的前,并在此基础上开启新时代;所谓“继往开来”,继的是“四个成功”的往,并在此基础上开创新局面。这样既讲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连续性,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和时代性。再比如,关于第五个“时代”,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说,“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是,“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从“较多”到“更多”,再到“更大”,是一个逐渐递进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凸显了“新时代”的独特内涵。因此,把五个“时代”串联起来、融合起来看,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新时代的内涵。搞清楚什么是新时代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那么,新气象新作为从何而来?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体制机制,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才能取得。如果思想不解放,改革止步不前,就很有可能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即我们的事业进入新时代、我们的身体进入新时代,而我们的思维和思想却还停留在过去。跟上新时代,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跟上新时代。

解决新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应当也必须做出相应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程来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之前,我们着眼的是解决落后社会生产的问题,追求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显然,我们不能再用过去几十年解决落后社会生产的理念思路办法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也不能再用过去几十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念思路办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换一个角度具体来看,改革开放前30多年,根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我们主要是围绕“快、多、大”做文章,即追求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应当围绕“高、全、强”做文章,即追求高质量、全面性、强的飞跃。很显然,我们不能再用过去30多年追求“快、多、大”的理念思路辦法来面对新时代“高、全、强”的追求。因此,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我们的观念,深化我们的认识,构建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建设新江苏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在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的要求。省委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建设新江苏迅速做出部署。党的十九大后,根据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要求,省委对江苏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做出了新的部署: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必须看到,相对于过去的发展历程,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内涵更丰富、标准要求更高,使命担当更重。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我们当然要依托过去的发展基础,但仅仅靠以往的经验已经远远不够了。回望一下我们所走过的历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有的是解决温饱问题的经历和经验,接下来是实现基本小康和总体小康的经历和经验,再后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历和经验,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才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历和经验。而现在,我们肩负的使命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设想一下,我们能用当年解决温饱问题的经历和经验、实现基本小康、总体小康的经历和经验,来面对今天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吗?显然不能。虽然我们过去走出了成功道路,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我们决不能产生路径依赖,“穿新鞋走老路”;也决不能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因为,即使是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以往的经验也会成为继续前进的包袱、发展的束缚。由此而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摆脱路径依赖和经验束缚,找到建设新江苏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常说常新的话题。具体到新时代新江苏,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理解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解放思想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更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界限的胡思乱想,而是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要求,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思想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集大成,为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确立了目标内涵。从根本上说,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武装头脑、解放思想、画出最大思想同心圆的过程。统一思想,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取得新成效。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十个基本问题,新思想做出了“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坚持”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要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解决对新思想“认识不全面、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的问题,进而升华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想境界。其次,要在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和2018年以来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将改革进行到底最新要求上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改革的地位作用、方向道路、总体目标、价值取向、阶段性特征和方法路径等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发出了新的号召,做出新的部署。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要深入学习领会并切实掌握和运用好这一有力的思想武器。再次,要在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上取得新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江苏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江苏发展明确了总体要求、主攻方向和着力点,蕴含着殷切期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量身定做的最直接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只有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内涵精髓,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也只有通过解放思想完善工作举措,才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直面现实、触动思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能浮在表面、泛泛而论,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思维,以勇士的精神和气概直面现实、直指问题,对照中央要求和先进地区查找自身差距。对标找差,要避免碎片化,应在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查找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包括区域和城乡发展、经济结构、发展动能转换、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附加值较低;重大科技突破性引领性不强,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不多;缺少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单打冠军;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全省土地开发强度约为21.56%,接近23%的高限;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规划之间对接不足、缺少协同;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认识到不平衡不充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充分是产生不平衡的客观基础,不平衡反过来也会加剧不充分。第二个层面,查找体制机制障碍,包括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促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第三个层面,查找思想症结,其中,最根本的是没有时时处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观念上,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分析指出了三种错误思想:认为江苏发展基础好,只要稍微努力就能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思想;认为江苏经济发达就一好百好的片面认识;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负面影响。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外在表现,背后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归根结底都源于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我们说短板,这短板那短板,思想上的短板是最致命的短板;我们说差距,这差距那差距,精神状态上的差距是最可怕的差距。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我们一定要用真心动真格深入排查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只有把问题找准了,才能触动思想,也才能瞄准靶向,精准发力。

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强化担当、勇攀新高。解放思想不仅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当前,江苏最大的实践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来展开。对于“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逐一把握每个方面目标内涵的基础上,还可以从三个关键词的角度审视其对解放思想的要求。第一个关键词:江苏高质量发展。包括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这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性,要求解放思想必须体现全面性特征,而不能局限于某个领域。第二个关键词: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江苏为全国发展大局探路。江苏的使命担当,不仅仅体现在为全国贡献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财政税收上,还必须肩负起探路的重任。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这个使命担当就是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探索和积累经验。走在前列,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而不能以传统的一般性發展为参照。第三个关键词: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目标。江苏人口密度全国省区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省区最小等省情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瓶颈,江苏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短板,我们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走在前列。推动,体现的是自加压力、负重前进的精神状态。要围绕为什么要“推”、怎样才能更好地“动”,以更具自觉性和紧迫性的奋斗姿态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找到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勇攀新高的思路办法。

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提振精神、凝聚合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着眼于八个字:凝神、提气、汇智、聚力。由此出发,大讨论中应把握三点。一要充分认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解放思想,是落实中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体江苏人民的期盼。江苏人民期盼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全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苏人民期盼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活;江苏人民期盼全省上下激发出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和开拓创新的生动局面。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责任之所在,也是大讨论必定能取得预期成果的信心之所在。二要确立鲜明的价值导向。我们强调要直面现实、坚持问题导向,绝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否定过去。看到短板,是为了补齐短板;找到差距,是为了缩小差距进而实现反超;剖析思想观念的症结,是为了突破思维“围墙”和思想“天花板”;反思精神状态方面出现的不良苗头和倾向,是为了更好地汇聚和释放正能量。因此,要确立向新看、向上看、向前看的价值导向,注意保护、调动和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过程成为提振精神、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过程。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形成氛围、凝聚合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没有局外人。在大讨论中,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者、引领者;知识分子群体要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企业家群体应当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者、先行军;基层群众要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做高质量发展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只有在坚持领导带头解放思想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形成浓厚氛围,凝聚起强大合力。

(作者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功杭

猜你喜欢
江苏高质量总书记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时局图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图说江苏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