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开发研究

2018-08-06 09:11钮永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学联网岗位

钮永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岗位专项能力课程,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或数据库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授课方式多是多媒体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理论和操作,所学习的知识不能紧跟时代发展,与实际的工作应用也有一定差距[1]。最近几年由于项目化课程的推行,有些专业的数据库课程也采用项目化的方式授课,但仍然存在项目的选取不能直接反映工作过程等问题,而且由于就业方向不同,不同专业的项目一般只能适合自己专业,如物联网专业和软件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数据库课程项目选取就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

一种为大家普遍认可的观点是: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由于生源素质的原因,高职学生与本科和研究生学生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不可能完全一样。高职学生应该更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应是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今后的工作中,因此我们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相匹配。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可能都上同一门课程,比如数据库,但数据库的类型可能不同,有的专业是sql server,有的专业是mysql,有的专业是access等,其所要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不同,因此在不同专业的授课过程中,其专业教师应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情况。学生的专业方向、前导课程、技能需求、实际操作能力及教学时数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使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将大有裨益: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和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得职业院校的数据库课程更加适合于学生以后的工作[2]。

在我校物联网专业的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工作目标的完成为内在驱动力,把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事先将工作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使得实际的项目更加适合于课堂教学,通过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学目标确定后,就抽取出一个个实际的项目或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开发思想

本文根据工学结合的理论进行课程开发,按照岗位要求,将教学情境模拟成岗位情境,形成教学要求,并进行教学实施和评价,下图1即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实施过程

从流程图来看,数据库基础课程应该围绕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在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时,要特别注重岗位的应用性和职业性;学习领域确定后,就可以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注意此时要考虑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不同,要注重教学的传授性和指导性。这一点既不同于企业的师带徒的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实施之后就是合适的评价体系,有了好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岗位需求分析

对数据库基础课程而言,其岗位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指与数据库开发和维护等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数据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数据库的建立、维护、更新等,与之相关的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也有许多种类。常见的大中型企业或大中型项目的岗位包括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数据库设计师和数据库管理员四种。对于小型项目,岗位则可以进行相应压缩。对于普通物联网数据库来说,如果使用mysql数据库则规模一般不会太大,这时需要学生不但了解数据库知识,还要掌握物联网知识以及物联网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方式等。

2、确定工作任务

通过对物联网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带有数据库访问的物联网系统有三项工作任务,即硬件、软件和数据库实施三部分。硬件归属于硬件课程,软件主要是指软件的开发与调试,为客户设计出合适的系统,并给予调试和修改;实施指的是数据库的部署以及与物联网设备的连接。这三部分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而我们研究的数据库课程正是要实现数据库的设计及与硬件和软件的连接与配合;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模型,er图,关系模型和物理数据库设计这几部分任务所组成。

3、学习领域设定

当典型工作任务即工作领域设定完成后,就需要将其转化为课堂上的学习领域。二者既有相关又不完全一样。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是工作的需求,使用的工具、装备及完成工作的人员需求等;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等方面则是学习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目的是把课堂模拟成工作岗位,便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4、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指的是在学习领域归纳总结的结果下,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和情景。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我们使用从易到难的三个学习情境来带动学习领域的推动。情境一是较为简单的学生管理数据库的建模,建立和实施;情境二是相对复杂一些的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情境三是物联网专业中的智能家居所使用的数据库的建立,实施与开发过程。这三个任务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普通的数据库到物联网数据库的实施,使学生更好地结合本专业来学习数据库课程。

5、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到了考核阶段,我们希望考核方式也能基于工学结合的理论,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完善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因为考核体系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在以后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培养出相应的职业素养。为此,我们需要在考核中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期末的考核外,我们在学生的平时成绩即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也要体现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核时采用大作业加平时成绩的方式,期末布置一个大作业,是一个综合性数据库项目,期间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到期末检查时采用项目答辩的方式,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过程讲述出来并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应有的知识以及掌握的程度。在平时成绩中,项目实施时可以采用类似项目组的分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项目负责人,其他同学各完成一部分功能,在此过程中,可以把每位学生在项目组承担工作的难度和完成情况作为个人的考核指标。项目组中每个人的具体表现可以采用教师评分和组内同学互评的方式。一个组中的成员总有做的多的和做的少的,对于一个组中的核心同学在考核评价上要体现出其作出的贡献,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一点与很多企业目前所采用的激励机制有异曲同工的效果[4]。

三、总结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数据库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本文依托我校物联网专业数据库基础课程的日常教学,采用工学结合的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过程和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工学结合的方法是将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挂钩,以工学结合的模式组织日常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和工作技能紧密融合,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数据库管理的各种方法技巧,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操作水平和责任意识等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加强[5]。因此,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但对数据库课程教学有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中。

猜你喜欢
工学联网岗位
“身联网”等五则
盐工学人
《物联网技术》简介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抢占物联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工学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