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中“政企校”三方协同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究

2018-08-07 07:13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赵晓宇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徒导师岗位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赵晓宇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联手苏州市相城区部分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究汽车维修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我校摸索出了“政府+学校+汽修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政企校”)三方众筹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学徒职业能力的通用性问题,也受到了汽修企业的认同。

1 “政企校”三方协同的途径与方法

1.1 构建“政企校”三方协同合作机制

(1)“政企校”三方协同合作的基本框架。我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是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组成的共同体,按照三方协议和职责,组建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下设“培训小组”“教学小组”和“考试小组”,“政企校”三方在小组中具有不同角色和任务。

“教学小组”以学校为主体,政府和企业辅助参与,其职责是确保现代学徒制培养中的教育属性,主要培养学生(学徒)的基本素养和职业岗位迁移的能力。

“培训小组”以政府为主体,学校和企业只是参与其中,政府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规章制度以保证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徒具有合作企业所在行业的普适性,可确保学徒的就业率。

“考试小组”由企业为主体,政府指导,学校参与,确保培养出来的学徒的岗位能力符合企业的要求,也能对学徒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的规划。

(2)“政企校”协同的运行机制。根据“学徒协议培养”和激励机制,在高二时学生将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责任、权利,家长(学生)将与企业签订学徒培养协议,确认学生获得企业的学徒身份。使得学生(学徒)具有双重身份,学徒作为企业的准学徒可以享有相应的权利,享受应有的学徒津贴和岗位津贴。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基于“权责共担”的形式建立了“政企校”三方协调合作机制。“政企校”按照“政府制定标准,企业制定岗位,学校制定目标”进行分工合作,构建三方合作培养的协调合作机制。政府成立学徒培养中心,协调主导汽修企业和辅助汽修企业间的对接;主导汽修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导师组负责学徒的常规管理,制定学徒的训练计划和评价考核,辅助汽修企业可在接受学徒后参与学徒的培养;学校成立由专业教研组长、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现代学徒制协调小组,对接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的合作委员会,协调“培训小组”“教学小组”和“考试小组”三者间的工作。“政企校”三方协调合作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政企校”三方协调合作机制

1.2 革新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1)学徒培养场所的交替。在现代学徒制育人过程中,学生(学徒)将在学校、汽修企业和政府学徒培养中心接受教育培养。在学徒培养的进程中,学徒学习阶段不同其培养场所也不同,从而导致学徒的身份各异。在学校学习时其身份是学生,进行文化基础学习;在政府学徒培养中心其身份则是学生与准员工,进行基础技能的学习;在企业其身份是学徒,参与企业的维修生产,完成相应的实习。

(2)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对于学徒培养课程,采取的是“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规律和学徒的学习规律,以学期为一个阶段,逐步增加企业课程的比例。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其教学内容分为汽修基础任务、汽修行业共性任务、汽修企业个性任务。根据任务的性质将其分为非生产性任务和生产性任务(图2)。

图2 “政企校”三方众筹模式下的教学任务图

(3)工学交替和分段式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政企校”三方共同交互培养,对于学徒(学生)进行教学与培训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实施,实施教学与培训的场所定期交换。在学生入学的第1、2学期,以学校教师为主进行理论教学,采用学校学习岗位认识实践交替进行,每周安排4天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安排1天让学生在学校或学徒培养中心进行岗位认识实践;第3、4学期,学生在学徒培养中心学习,每周安排2天在学徒培养中心跟随培训导师进行岗位生产项目的实践,安排3天进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学习训练;第5学期,每周4天由企业安排进行企业生产项目的实践,1天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学徒培养中心或企业现场进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第6学期,每周5天在企业跟随企业导师进行生产实践,学校导师只进行理论上的辅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徒进行在岗培养。由于把学徒培养中心安培在汽修产业基地中,这样使得学徒培训可以在培养中心和企业岗位之间转换。

(4)学徒考核的组织和实施。由学校、学徒培养中心和主导汽修企业联合对学徒分阶段进行测评,考核学徒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第一阶段从学徒的从业意愿、职业形象和精神面貌三个方面测评学徒作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形象;第二阶段从学徒的专业学习能力、生产技术呈现和项目操作规范三个方面测评学徒作为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技能;第三阶段从学徒的简历展现、技术展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常识等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方面测评学徒的岗位胜任能力。

1.3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中构建三元导师团队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中由学校牵头,与政府学徒培养中心和主导汽修企业构建培养学徒的三元导师团队。三元导师团队各负其责,学校导师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施教,学徒培养中心的导师负责汽修行业核心模块化培训课程的施教,企业导师负责本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课程施教。这三部分课程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规定,实行工学交替和分阶段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实践中和实战中学习岗位技能,从而使得学生职业能力循环提升。

根据“政企校”三方的分工不同,三者间的导师的资质要求和选拔要求也不相同。学校导师必须是达到职业学校的讲师水平和人社部门的技师技能能力的双师型素养的导师。政府学徒培养中心的导师行业从业经历丰富,现代学徒制项目管理的能力较强。企业导师必须达到高级技师水平和具备班组管理资质。

2 “政企校”三方协同的运行机制试点的效果

(1)自2014年开始,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和苏州市相城区汽车产业基地协同培养汽修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汽车产业基地的一家主导汽修企业和若干家辅助汽修企业培养了两届学徒43人,目前在培养学徒31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持续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中小企业用人的共性需求能较好的解决,具备一定的行业适用性

(2)“政企校”三方协同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政府学徒培养中心的加入和企业的众筹模式较好的调动了企业参加学徒培养的积极性。试点刚开始时,只有苏州市相城区欧亚伟业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协调下愿意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两年后,几家辅助汽修企业在了解了试点运行情况后,主导要求变为主导汽修企业。近几年已经有更多的汽修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来,争相成为主导汽修企业,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教育教学的投入。

(3)学徒培养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时,汽修专业同期招收了非学徒制的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对两届毕业生的从业情况比较发现,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毕业的学生在职业素质、岗位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明显强于非学徒制学生,而且受到了企业的欢迎。2015级学徒已经被众筹企业接受为企业员工。

猜你喜欢
学徒导师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今日菜色
香港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权责划分及经验启示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导师的猫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