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探析

2018-08-10 06:32张襄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乐教育

张襄桦

【摘要】合唱教学是一门综合性音乐教育,它既注重歌唱者的演唱技能,也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与集体协作精神。合唱的特点是:声音饱满,音域宽广,艺术表现力强,能最大化地体现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彰显合唱艺术的内在魅力。但是,在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并未引起重视。本文针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 演唱技能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263-02

一、目前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合唱教学重视不够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标准是按照《音乐教学大纲》、《音乐课程标准》来设置的。可是在其纲要中都没有提到合唱教学的课程设置。不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普通中小学校,也没有把合唱教学纳入音乐课程中。在歌唱训练上,专业院校注重个体的发声技能,并没有开设与歌唱相关联的合唱教学。中小学音乐教材的个别章节有时也提到了合唱,但也没有涉及到合唱课程的具体要求。尽管有些学校安排了合唱课程,也是为了参加某些赛事活动而临时性的进行合唱排练,并没有真正的把合唱教学规定为必修课程。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合唱教学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导致合唱教学不能在音乐教育中得到落实和实施。

从《音乐教学大纲》和学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都没有把合唱课程摆放到应有的教学位置上。笔者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认为,没有合唱的教学是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就会失去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2.忽视合唱教学,影响音乐素质的培养

音乐素质包括:识谱、视唱、音准、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与音乐史等方面的音乐知识。合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还要有敏锐的听辨力,音准、节奏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等。

合唱虽然是以唱为主,但是如果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就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合唱队员。《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唱歌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音乐表现能力与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唱歌与识谱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合唱教学正是让学生所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在歌唱实践中结合运用。

合唱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目前在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是教授初浅的音乐知识和简单学唱几首歌曲,有些学校还限于单一、古板的教学模式。老师范唱,学生模唱,下课不会唱。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掌握识谱唱歌的基本要领,最终削弱了学生对歌唱的学习兴趣。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如何发声,怎样识谱,把握音准节奏,进入音乐的想象空间及二度创作等多方面的音乐综合能力。

二、针对合唱教学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1.加强合唱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合唱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精神感召力;能展现如诗如画史诗般的气魄,能培养人们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音乐审美情操,是诠释和谐之美的艺术,是一个集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风貌的体现。

众所周知,语文课对学生精神情感起着很大的教育作用。而合唱不仅如此,还能更加鲜明生动地同呼吸、同感情的加以表演和歌唱。因此,合唱艺术对陶冶情操、艺术形象的塑造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合唱既能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感、协调感等综合素养;又能让成年人感受人声的无穷魅力和丰富美妙的和声音响,同时提高审美情趣与鉴赏力;还能唤起老年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恢复青春活力,更加热爱安详和谐的新生活。

2.培养发声技能,增强歌唱兴趣

合唱是声音的艺术表现。音乐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增强演唱技能,牢固掌握歌唱技巧,提高把控声音的能力,才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从而产生对歌唱的欲望和兴趣。在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外观上要有整体的美感,无论是练声还是唱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演唱状态和漂亮的歌唱形象,并且,始终要以饱满的情绪去完成每一个音符的发声训练。其次,在音准节奏练习时可渗透发声的呼吸训练。三是在多声部和声训练时强调共鸣腔体的亮点发声,力求音色统一,形声统一,神情统一,力度统一,速度统一,声部均衡统一等。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和声的美妙,人声的魅力。感受歌唱不仅能抒发情感,排解不良情绪,还有益于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特别是当学生把所学到的发声技能能自如的运用于演唱中时,就会情不自禁的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去学习歌唱。

3.歌曲选择,环境营造,启发式教学

合唱是集体行为,合唱曲目直接影响合唱者的演唱情绪、兴趣和热爱合唱的程度,关系到合唱队的长期发展。因此,合唱曲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当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性格特征,选择一些优秀健康向上、艺术感染力强、富有特色的合唱作品。同时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营造情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歌唱中丰富其想象力。另外,还要进行趣味性和启发式教学,如在学习新作品时,可巧妙地引入歌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画面和故事情节,让学生从理性认识逐渐上升到感性认识,调动和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这里以音乐教材中李叔同的一首《送别》为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这是一首家喻户晓,著名优秀的歌曲,歌词易记上口,叙述了送友离别时的不舍心情。所以,老师在教授这首歌曲时,首先要对作者以及创作《送别》时的背景故事进行趣味性的讲解和描述,让学生对作者肃然起敬,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其次再用詩情画意般的艺术语言,充满激情、富有表情的对歌词进行朗读,引导和激发学生进入情感空间,与歌词意境交融碰撞,就会蹦发出渴望学习这首歌曲的激情和欲望。然后学生在学唱中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以情代声,声情并茂地去演唱这首歌曲。所以,选择优秀的合唱歌曲,创设和营造合理的艺术环境以及趣味性的启发式教学,对合唱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青少年合唱歌曲时也可以采用节奏鲜明,富有青春活力的流行歌曲。这样更容易被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所喜爱与接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团队意识,而且对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音乐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乃至创造能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帅奇.声乐教学中独唱与合唱的对比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6.

[2]姚慧.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策略[J].大学教育,2012(6):120-121.

[3]佚名.声乐基础理论与声乐教学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4]李丹芬编《群众合唱精品曲库》童声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5]钟维国编著《中小学合唱实践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

[6]钟维国著《童声合唱的训练与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2.

[7]郑重编著《童声合唱训练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音乐教育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