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8-08-11 10:23柳艳赵粉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柳艳 赵粉仙

【摘要】朗读能力作为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能够将无声的文字内容转变成丰富的情感,也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能力,对于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丰富朗读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05-01

一、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要提高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情感,进而促进其朗读能力的提升。创设一种富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模式,正是教学理念创新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必要途径,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比如说,在讲到《春雨》及《春晓》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给学生播放那些“春雨细密、百花齐放”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视频赏析,这样他们会对诗歌意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性欲望,教师可以在柔美舒缓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轻声朗诵,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中,对诗人当时所处的写作背景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诗歌朗读。朗读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诗人为何称它为好雨?”、“春眠不觉晓中的‘晓字作何解?”、“‘潜入的意思是什么?”等等,紧接着让学生在根据教师的思路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推敲与思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提高学生对语文朗读的兴趣

在素质教育理念日渐深入的当下,语文教学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以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轻视朗读教学的模式,对朗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激发学生进行朗读的兴趣,这对整体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其认识到朗读的作用与重要意义,以便其更好地配合朗读教学。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好朗读段落生字,及时消除朗读障碍,再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就能基本了解文段内容,这时再进行朗读,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理解的也更为深入。

比如说《桂林山水》一文,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前,教师应先确保学生能够认识课文每个生字,然后进行朗读,了解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主要是从那些方面进行的,等到学生朗读结束,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充满兴趣,如“对于桂林的山和水,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进行描写?”、“在描写桂林山水时作者的心情如何?”等,此外,还要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揣摩,领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漓江水的“清、静、绿”等特点,体会作者对于桂林山水的喜爱与赞美。最后,还要让学生再将课文朗读一遍,要带有喜悦赞美之情,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三、灵活采用科学的朗读方法

为了提高朗读教学效果,还要采用灵活科学的朗读方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很多朗读细节。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有层次地朗读。第一层朗读的目的是为了扫清字词句的障碍,属于基础性朗读;第二层则需要学生将情感带入到朗读过程中,让人能够切身感受到文章要表达的情况,并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第三层要求学生能够体会文章内容,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旨。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朗读能够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并掌握文章内容,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比如说,对于《少年闰土》一文,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层朗读,至于需要带有感情朗读的部分,则应尊重学生意愿。在朗读“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时……”时,要带有兴奋自豪的情感,而在朗读“我在朦胧中,眼前又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段内容时,又要带有失落惋惜的情况,在把握朗读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三层朗读,能够准确领会文章的主旨与内涵。

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小学阶段学习尤为注重趣味性,凡是涉及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往往更加。而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则是提高朗读教学趣味性的重要途径,但是分角色朗读的关键在于要选对课文,一般以小说类课文为主。比如说《小珊迪》就是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角度塑造也富有个性。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精力集中,并投入全身精力,负责朗读小珊迪的学生必须读出卖火柴小女孩那紧迫又可怜的情感“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必须确保情感的表达到位,从而更加深刻的领会作者的心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课文与我们日常生活大多联系紧密,不少课文甚至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之所以对阅读教学不感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找不到体会的切入点,并别提感受作者情感了。所以,在课堂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情,了解作者内心的思想感觉,让学生和文章以及作者紧密接触,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朗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极其有利的。

比如说,在上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想日常生活中谁对自己的影响最深,如父母、老师、朋友等,感受他们是怎样对资金产生影响。同时,对于文中较为经典的段落,如倒数第二段,可以让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完成朗读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说说那个在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作者描写的叶圣陶先生又会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文章作者对叶圣陶老先生的敬重与感激之情。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深入讲解,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朗读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开展朗读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因此,我们有必要不断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自由的朗读氛围,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并加快朗读教學方式创新,通过分层次与分角色朗读,增强朗读教学的趣味性,最后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情感获得升华。

参考文献:

[1]夏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提升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

[2]乔世梅.浅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考试周刊,2018(21):59-59.

[3]唐文荣.让语文课堂充溢琅琅书声——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13):44-44.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