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2018-08-13 10:46古东海王新文柯晓燕苏锦茜李洁凌陈宇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利拉鲁酒精性脂肪肝

张 妍 古东海 王新文 柯晓燕 苏锦茜 李洁凌 陈宇锋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 525000

近10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常见、高发慢性病,类型以2型糖尿病居多。该病症患病病程较长,病程中容易诱发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主[1-2],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大影响[3-4]。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患病过程中血糖水平较高,容易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病过程中血脂水平较高,临床治疗时容易出现抵抗胰岛素现象,影响临床疗效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目前利拉鲁肽用于该病症治疗效果突出[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5月前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均n=47),该分组方法已经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通过。纳入标准:本实验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对于本实验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肾脏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患有严重传染类、精神类疾病患者;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研究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1~70岁,平均(55.5±1.1)岁;对照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38~41岁,平均(54.5±1.2)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血糖、血脂水平各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血糖、血脂水平各指标比较( ± s)

组别 n ALT(U/L) AST(U/L) HbAlC(%) FPG(mmol/L) 2h PG(mmol/L) TG(mmol/L) TC(mmol/L)对照组 47 24.29±3.76 24.92±3.13 11.2±1.1 12.2±1.3 16.6±1.5 4.3±0.9 7.9±1.2研究组 47 15.02±3.11 15.81±3.02 6.5±0.9 5.7±1.1 9.2±1.2 1.4±0.6 3.7±1.1 t 13.024 14.359 22.671 26.168 26.410 18.380 17.68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1.2 方法

4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利拉鲁肽(NovoNordisKA/S,J20160037)治疗。医护人员安排所有患者接受临床检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其应用利拉鲁肽,该药物每天皮下注射一次即可,其初始药量为0.6mg。医护人员每天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为了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可在7d后适当为患者加大剂量,每天每次用药1.2mg,持续用药直至其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剂量≤1.8mg/d)。对照组4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胰岛素,胰岛素的具体给药剂量根据患者实际患病情况而调整,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直至患者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值范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组别患者各生理指标、肝功能各指标及血糖、血脂水平各指标等,将其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研究时将SPSS17.0统计学软件应用其中,计量资料如不同组别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各生理指标和患者的肝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等指标以(±s)表示,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体重(75.32±4.48)kg、体重指数(23.80±1.89)kg/m2、腰 围(88.46±3.45)cm 均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体重(86.14±3.46)kg、体重指数(32.32±2.08)kg/m2、腰围(97.72±3.41)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比较( ± s)

组别 n 体重(kg)体重指数(kg/m2)腰围(cm)对照组 47 86.14±3.46 32.32±2.08 97.72±3.41研究组 47 75.32±4.48 23.80±1.89 88.46±3.45 t 13.104 20.783 13.087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血糖、血脂水平各指标比较

本实验研究组患者ALT(15.02±3.11)U/L、AST(15.81±3.02)U/L、HbAlC(6.5±0.9)%、FPG(5.7±1.1)mmol/L和 2hPG(9.2±1.2)mmol/L、TG(1.4±0.6)mmol/L 和 TC(3.7±1.1)mmol/L 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LT(24.29±3.76)U/L、AST(24.92±3.13)U/L、HbAlC(11.2±1.1)%、FPG(12.2±1.3)mmol/L 和 2h PG(16.6±1.5)mmol/L、TG(4.3±0.9)mmol/L 和 TC(7.9±1.2)mmol/L,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扫描肝脏图像分析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均有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扫描肝脏,从比较分析结果中能够看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酒精性脂肪肝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酒精性脂肪肝改善程度比较

3 讨论

目前,我国每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其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及高发病之一[6-7]。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60%左右[8],该病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终末期肝病[9],危及生命安全。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以改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为关键[12]。目前医护人员多将利拉鲁肽应用其中,本实验研究组患者应用该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常规胰岛素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肝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实践发现,单独对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临床效果一般,其仅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所控制,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容易引起患者血糖血糖水平升高,两者又相互作用,影响临床疗效。利拉鲁肽属于人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13],其多被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该药物治疗,用药后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药效,能够抑制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活性,两者相互作用后能够实现胰岛β细胞死亡。这能够从根本上实现胰岛β细胞的再生,重新生成的胰岛β细胞活性、敏感性均更强[1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减少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以此有效控制葡萄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经临床实践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利拉鲁肽,患者日常饱腹感比较明显,食量明显下降,患者的体重、体质量随之下降,主要是因为患者应用利拉鲁肽后,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胃肠道蠕动,延长患者机体胃内容物排空时间,以此控制患者食量,减轻体重、体质量,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15]。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利拉鲁肽,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猜你喜欢
利拉鲁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