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母婴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2018-08-13 10:46梁志冬毕健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微量尿蛋白肌酐

梁志冬 毕健有

1.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广州 510800;2.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广东广州 510800

妊娠期高血压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相关报道显示,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 ~ 10.4%,是导致我国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给母婴健康形成严重威胁[1-2]。妊娠期高血压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血压的持续性升高伴蛋白尿和(或)水肿是该病的主要表现,因血压值在测定时可收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故蛋白尿则成为衡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母婴结局的重要指标[3]。24h尿蛋白水平是临床评价尿蛋白排除情况的主要依据,但存在检测耗费时间长、标本不易保存、处理过程复杂等缺点,临床应用受限[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ACR)可直观地反应24h尿蛋白的排泄状态,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妇产科已将ACR作为子痫前期的诊断指标之一[5]。与定时搜集尿液检测相比较,ACR不受尿液浓度变化的影响,诊断准确性较高,且检查方法简单,耗费时间短。本研究通过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ACR水平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也的相关性,以为临床对妊娠期高血压患的诊治提供依据,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30.7±6.6)岁;发病孕周22~34周,平均(28.54±4.78)周;病变程度:轻度32例,中度25例,重度19例。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妇产科学》[6]中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均为单胎,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交流沟通障碍、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胎儿畸形者,家属及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方案也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尿微量蛋白和肌酐的检测:(1)尿微量蛋白检测 取清洁中段尿5mL左右,1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水平;(2)肌酐检测 清晨空腹抽集静脉血液3mL,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通过酶法测定肌酐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ACR并进行分组,≤30mg/mmol的45例为甲组,而>30mg/mmol的41例则为乙组。对比两组一般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少、胎儿生长受限、子痫、胎死宫内、胎盘早剥、低蛋白血症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年龄及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甲组相比较,乙组血压更高,终止妊娠时间更早。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s)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s)

组别 年龄(y) 产次(次) SBP(mm Hg) DBP(mm Hg) 终止妊娠时间(周)甲组(n=45) 30.32±7.06 1.48±0.63 148.39±23.49 102.56±20.18 37.94±2.58乙组(n=41) 30.95±5.93 1.45±0.58 163.67±22.01 117.25±21.47 36.09±2.96 t 0.44575 0.22903 3.1044 3.2705 3.0962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与甲组相比较,乙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更高。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血压值通常是由单位时间内血液流经血管的速度、大小及灌注量等多种因素决定,其的波动一定程度的反应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7-8]。血压出现剧烈波动时,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管舒张因子异常释放,而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机体靶器官的器质性损害[9-10]。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严重,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的损害,其中以肾功能受损最为严重。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引起间质纤维化,累及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吸收量小于滤过量,故尿白蛋白水平明显增高而形成蛋白尿,最终导致母体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的降低,发生低蛋白血症[11]。机体在低蛋白血症的长期刺激下,大量合成脂蛋白和脂质,引起蛋白等营养物质的丢失,唯一能通过胎盘组织的母体IGg也随之流失,胎儿黏膜抗体分泌减少,影响到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增加新生儿死亡的风险[12]。另外,妊娠高血状态下,胎盘小动脉易发生痉挛而造成血流阻力增加,影响到胎盘的灌注而形成胎盘微血栓。微血栓及灌注不足易导致胎盘绒毛广泛性坏死和栓塞,影响到胎儿对营养物质和氧的摄取,最终引起胎儿功能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因此,早期关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变化,及时提出干预措施,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24h尿蛋白测定是反应尿蛋白水平的金标准,但尿液搜集耗费时间长,容易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而准确性差,尤其是门诊患者,尿液标本提取后未充分摇匀、尿液浓缩或稀释、过度活动等情况均可影响到尿蛋白含量的测定[13-14]。机体内生肌酐的排泄率相对恒定,测定ACR既可避免标本浓度、标本搜集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又能有效的反应24h尿蛋白的水平,故ACR也逐渐成为各种疾病所致的肾损害患者尿蛋白排泄量的常用方法[15]。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和美国抗高血压联盟均把随机ACR>30mg/mmol作为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之一[16]。本研究以此为依据,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分组,≤30mg/mmol的45例患者为甲组,而>30mg/mmol的41例患者则为乙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发现,乙组患者不但血压更高(P<0.05),且终止妊娠时间更早(P<0.05),同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明显更高(P<0.05)。提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越重,ACR越高,患者终止妊娠时间更早,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越高,较好的说明了ACR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关系,可帮助临床快速、方便的评估和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重视血压和24h尿蛋白水平监测的同时,应对ACR进行常规监测,以及早发现尿蛋渗出及肾脏损害情况,从而及时制定干预方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母婴预后。

猜你喜欢
微量尿蛋白肌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微量滚转力矩天平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