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NT测量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8-13 10:46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核型灵敏度染色体

刘 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 510150

胎儿畸形是导致胎儿死亡、残疾的一种重大疾病,这也使得孕妇的早期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则是一种与胎儿染色体密切相关的要素之一,超声检查中NT值的大小与胎儿是否出现畸形有着重要的联系[2-3]。NT指的是胎儿颈后皮下的无回声区域,位于皮肤高回声带内缘与深部软组织高回声带外缘之间[4]。据资料显示,NT增厚的主因同淋巴液在颈部聚集过多、先天性心脏畸形心功能衰竭以及唐氏综合征透明基质增加等相关[5-6]。本次研究产检5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产检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最小年龄25岁,最大46岁,平均(32.2±4.5)岁;孕周11~13周+6,平均(12.7±2.6)周。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E8和E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购自荷兰Philips公司生产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仪器设置相关参数均一致,按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制定的标准实施检测。在检查的过程中,对以下几点需要进行重点关注:超声诊断仪应当能够使用高分辨率影像回转功能,并且能够准确致0.1mm标尺;当胎儿的位置不够良好,则需要等胎儿运动到标准切面后,再进行测量等工作;检查的过程中,应当以胎儿鼻骨下缘向颈椎为一条垂直线,交点处作为测量的起止点,测量胎儿颈部软组织与皮肤之间透明组织的最大厚度;测量进行3次,取3次测量中的最大值进行记录[7]。

产前介入性检查内容:依照孕妇具体情况选取下列方式:绒毛穿刺;羊水穿刺;脐带穿刺。染色体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与G显带320条带染色。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所有孕妇的胎儿解剖结构、胎儿NT厚度以及胎儿头臀径、双顶径长度[8]。(2)分析NT增厚胎儿染色体核型,并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予以具体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取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展开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胎儿畸形筛查

500例孕妇中,随访后正常胎儿共有440例,畸形胎儿共有60例。60例畸形胎儿中,共有59例胎儿NT值≥2.5mm,共有28例胎儿出现脐膨出的症状;共有12例胎儿出现18-三体综合征的症状;共有13例胎儿出现21-三体综合征的症状;共有7例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共有6例胎儿出现颈部水囊瘤合并其他畸形的症状;4例胎儿则出现多发畸形的症状。

随着NT临界值的增加,其灵敏度则以反比的趋势递减,漏诊率则会随之提高;当NT≥2.5mm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则较为平衡,漏诊率则随之降低;因此,NT=2.5mm时为临界点,NT≥2.5mm为异常情况。如表1所示。不同厚度灵敏度对比具有显著差异(F=15.636,P=0.000);≥ 2.5、≥ 3.0、≥ 3.5、≥ 4.0特异度均明 显 高 于 ≥ 2.0(F=12.696,P=0.000);≥ 2.5、≥3.0、≥3.5、≥4.0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2.0(F=18.864,P=0.000);不同厚度阴性预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F=1.254,P=0.436)。见表 1。

表1 NT厚度指标对胎儿畸形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关系(%)

2.2 NT增厚染色体核型分析情况

59例孕妇中胎儿在孕11~13周+6时出现NT增厚情况,其增厚的范围在2.5~11mm,均值为(4.4±2.1)mm。54例孕妇实施介入性诊断,有44例未见异常;10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8.51%,见表2。

表2 10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结果

2.3 胎儿染色体异常与NT增厚值

2.5~3mm、3~4mm、4~5mm、> 5mm 分别为15例、22例、7例、15例,核型异常例数分别是0例、2例、2例、5例。NT>5mm核型异常率明显高 于 2.5~ 3mm、3~ 4mm、4~ 5mm(F=9.852,P=0.0.00)。这提示,NT厚度>5mm的NT厚度越高,核型异常率越高。

2.4 NT增厚胎儿发生结构畸形的情况

44例无异常胎儿中,单纯NT增厚有36例,其他8例胎儿经超声检查发现1例无脑畸形,2例心脏房室间隔缺损,1例颈部囊性淋巴管瘤,1例无叶全前脑,1例胎死宫内,1例桡骨缺如以及1例脐膨出。此外,未采取介入性诊断的5例胎儿中有4例因出现畸形(1例肢体-体壁综合征、1例脑膨出,1例无脑儿以及1例腹裂伴内脏外翻)最终终止妊娠;另有1例胎儿胎死宫内。

3 讨论

相关文献指出,NT增厚的胎儿伴有心脏畸形的概率较高,NT增厚已成为心脏畸形的象征[9]。NT厚度指的是胎儿正中矢状切面颈椎水平皮肤与皮下软组织之间的最大厚度。在临床诊断中通常会以NT厚度来表现早孕期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中液体积聚的厚度,其超声图像显示为无回声带,有学者认为,NT厚度也与染色体异常相关[10]。现阶段,由于胎儿出现畸形的情况越来越多,例如无脑儿、联体双胎等情况,这也使得在产前遗传学的超声检查中,对于NT厚度的检测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手段。此外,胎儿出现畸形的发生率,也与其NT厚度的增加有着一定的关联,即NT厚度增加,则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越高[11]。通常,测量胎儿NT厚度时,在11~14周最为合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11周前严重的畸形现象都不易于超声的诊断,而14周后由于胎儿的转动姿势,也会导致测量的难度增加。此次研究主要采用三次测量的最大值,以此来避免出现检测中的误差[12]。500例孕妇中,随着NT临界值的增加,其灵敏度则以反比的趋势递减,漏诊率则会随之提高。另外,NT厚度为早孕期特别在早孕晚期胎儿均能够表现出的超声征象。一般来讲,孕10~14周期间,胎儿颈静脉窦与颈部淋巴管是相通的,有少部分的淋巴液在胎儿颈部积聚,可发生暂时性的回流障碍,进而产生颈部透明带。一旦胎儿出现发育异常情况或者染色体异常情况则会延迟颈静脉窦和淋巴管之间的相通,促使颈部淋巴回流出现障碍,于颈部大量积聚,最后引起较为典型的NT增厚。染色体核型:54例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孕妇中,44例染色体核型无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8.52(10/54)。本研究结果亦显示,NT厚度在2.5~3mm时,无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本次样本量过少,因此此项研究结果不能完全性否定NT值处于此范围内的胎儿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同时表3显示,在NT增厚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机率亦会随之升高,这也直接表明NT的厚度越厚,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性愈高[14-15]。

综上所述,胎儿颈项透明度厚度在早孕期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NT值≥2.5mm是提示胎儿出现的结构畸形的重要指标,也是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核型灵敏度染色体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能忍的人寿命长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