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研究

2018-08-13 10:46梁丽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背带出血量剖宫产

陈 思 梁丽丽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广东中山 528400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助产方法,因其能短时间高效的分娩出婴儿而广受产妇欢迎,而有统计称,目前国内的剖宫产率已高达60%[1],远远超过自然生产的几率。但是剖宫产会造成较多的不良反应,产后出血就是其中最高发的,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产妇生产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若胎儿分娩后的24h内,产妇失血>500mL则就被称为产后失血[2-3]。失血过多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治疗无效需要切除子宫,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所以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尤为重要,以往常常采用纱布填塞的方法进行止血,近年来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广泛应用。还有报道称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本研究以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204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和观察组(n=102)。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38.8±4.7)岁,孕周36~40周,平均(38.58±0.73)周,初产妇55例,经产妇47例,巨大儿2例,双胎2例,前置胎盘23例,羊水过多3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38.7±4.6)岁,孕周36~41周,平均(38.55±0.72)周,初产妇53例,经产妇49例,巨大儿3例,双胎2例,前置胎盘21例,羊水过多38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24h出血量(mL) 总出血量(mL)对照组 83.3±8.6 1010.4±91.5 312.3±35.6 1322.7±112.4观察组 51.3±7.3 740.7±71.4 207.7±22.3 948.4±91.8 t 28.645 23.469 25.148 26.048 P 0.000 0.000 0.000 0.000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联合腰部麻醉下行剖宫产,横切口。患者产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两组患者进行以下治疗。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使用前护理人员用少量生理盐水(30mL左右)测试水囊是否完整漏水,医生常规缝合两侧宫角后,从子宫切口正中用无齿卵圆钳夹住球囊放置在子宫底正中,注生理盐水300mL后关闭注水口,无齿卵圆钳夹住注水口端,并塞入产妇阴道,缝合子宫并关闭腹腔,术毕按压子宫底,若阴道血流量大于50mL,球囊继续注生理盐水,但总注水量应该控制在500mL以下,观察24~48h,待产妇阴道流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放掉球囊内的生理盐水,拔出球囊[4]。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具体做法:将子宫提出产妇腹腔,彻底清理宫腔内积血,右侧切口下部3cm处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至子宫下段,于子宫上部切口处褥式缝合至前壁右侧距宫角3cm处,在子宫后壁下段切口右侧左斜式进针,左侧出针,贯穿子宫全层采用褥式缝合。待缝合完毕,按压子宫,若无出血,关闭子宫切口,并缝合腹部切口[5]。同样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血流量、术后24h血流量以及总血流量,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失血性休克、产褥感染等。

1.4 评价指标

根据产妇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种治疗效果:若产妇子宫收缩,且无低血压、睡眠障碍等临床症状则记为显效;若产妇治疗后子宫收缩力、睡眠障碍、低血压等临床症状有好转则记为有效;若治疗后,产妇以上临床症状未有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则记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对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所有产妇均安全通过手术,无生命安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总有效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住院观察以及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甚至夺去产妇生命。而临床上,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疗法填充物压迫,让宫内压超出动脉压,从而抑制动脉出血,减少渗血。虽然水温、水体对产妇刺激较轻,但外物机械性压迫还是会使产妇具有异物感,导致不同程度的产褥感染、失血性休克、痛经甚至子宫切除等不良反应[7]。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则是利用捆扎缝合线的外力挤压平滑肌,从而促使子宫收缩,关闭小螺旋动脉,减少血流灌注量,子宫收缩压迫到血窦,血窦关闭后同样达到止血的效果。与此同时,捆扎压力作用下,血流速度变慢,容易导致血栓凝集,起到止血的效果[8]。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出血症状,手术时间相较于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短了半个小时,术中、术后血流量分别少了300mL和100mL,止血效果更佳,有效降低了产妇失血过多的危险。治疗的总有效率更是高达96.08%,相较于传统止血方法的75.53%,总有效率更高。且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84%。说明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后出血高效安全,这与以往权威报道相一致[9-16],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背带出血量剖宫产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一款智能自动调节背带压强的书包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相机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