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畅圈”在预防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2018-08-13 10:46谭霭谊周立平胡品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顺应性尿潴留品管圈

谭霭谊 周立平 胡品佳 刘 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1400

产后尿潴留是指经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8h内出现的自主尿意感但无法实施自主排尿,作为产科顺产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被临床广泛认识同时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哺乳质量及产后康复[2]。因过度的膀胱充盈导致产妇各种不适,同时对产后子宫收缩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可能出现产后出血,而针对产后尿潴留如果通过留置到导尿管进行处理[3],则可能加重产妇生产后痛苦,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故积极有效的治疗并预防产后尿潴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另有研究称[5],产后尿潴留与产后排尿时间之间存在明确相关性,其中产后排尿时间越早其出现产后尿潴留的几率越低,反之亦然。故本研究针对产后尿潴留常见的可能原因选定本“畅畅圈”品管圈的主题为:提高生产过程中会阴切口切开后的愈合率,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产后排尿率及重视并加强产妇无菌操作规范性。而本院实施的“畅畅圈”品管圈能有效的达到促进产后排尿,减少产后出血及尿潴留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产妇自我配合能力及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有利于促进护患和谐,提高医院整体服务形象扩大知名度。本文则将本院实施的“畅畅圈”品管圈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表1 两组相关护理不足或并发症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1日~9月30日本院收治经阴道分娩且出现产后尿潴留产妇99例,所有入组者均经临床表现、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年龄在19~40岁,产前排尿功能正常,神志清楚,可正常通过语言及肢体动作进行相互交流;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发病前存在明确排尿功能障碍、发病前合并前列腺相关疾病、发病前存在尿失禁者,发病后存在明显且较为严重的语言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交流且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发病前存在明确的泌尿系感染病史,签字拒绝入组者以及合并精神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9例,年龄(32.5±2.0)岁,病 程(7.2±0.3)h, 最 大 尿 流 量:(5.1±0.2)mL/s,膀 胱 顺 应 性:(19.0±1.4)cm H2O,最大逼尿肌压力:(8.3±0.4)cm H2O,最大尿道压:(20.1±1.0)cm H2O;对照组年龄(32.6±2.1)岁,病程:(7.3±0.3)h,最大尿流量:(5.1±0.3)mL/s,膀胱顺应性:(19.0±1.3)cm H2O, 最大逼尿肌压力:(8.3±0.5)cm H2O,最大尿道压:(20.0±1.0)cm H2O,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畅畅圈”品管圈:首先设定主题并命名为“畅畅圈”,随后制定活动激活,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广泛参阅相关文献,对目前针对产后尿潴留的护理现状进行把握,针对本院产妇出现产后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具体个性化分析,同时对可能原因进行验证,针对可能原因再次实施小组讨论结合具体临床工作经验与文献提出解决方案方法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最后对提出的解决方案方法实施效果进行确认,并针对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再次分析,针对所指定的解决方案方法再次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后,确认方法方案的可行性,再次实施小组讨论,并将形成的解决方案方法制定成相关文本,实施标准化管理后进行总结备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留置导尿形式处理产后尿潴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相关护理不足或并发症,产后2h排尿率及产后2h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指标。

1.4 评定标准

其中排尿率=产后2h内排尿人数与整体经阴道分娩例数比值[6];设定的目标值为现状值+(最高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7];排尿功能评定使用尿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包括最大尿流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膀胱顺应性,以上各相关指数均以接尿器或尿管进行[8]。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护理不足或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相关护理不足或并发症中切口不愈合、病历书写不完善、产后尿潴留及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比例为1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0%(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后2h排尿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2h排尿率为83.6%(41/4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58,P < 0.05)。

2.3 产后2h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产后2h观察组最大尿流量及最大逼尿肌压力均大于对照组的(P<0.05),膀胱顺应性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产后2h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 s)

表2 产后2h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 s)

组别 最大尿流量(mL/s)最大逼尿肌压力(cm H2O)观察组 13.0±1.4 35.4±3.1 19.0±2.1对照组 9.1±0.5 26.8±1.8 13.4±0.8 t 17.598 16.094 16.717 P 0.000 0.000 0.000膀胱顺应性(cm H2O)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作为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经产妇中的发生率接近15%,如何有效的降低经产妇产后尿潴留,对于减少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均有积极意义,另外还能显著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对于缩短产后住院时间,促进产妇恢复有重要价值[9],同时还可提高产妇住院满意率,促进护患和谐[10],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通过品管圈活动,可将产后尿潴留相关知识形成系统化[11],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将注意事项制备成宣传资料定时发放及学习[12],对相关进行进行推广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对扩大医院知名度有一定价值[13]。

本研究观察组针对产后尿潴留实施“畅畅圈”品管圈活动,针对两组相关护理不足或并发症比较发现,观察组相关护理不足或并发症中切口不愈合、病历书写不完善、产后尿潴留及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产后尿潴留实施“畅畅圈”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切口感染及不愈合率。另外针对两组产后2h排尿率比较发现,观察组产后2h排尿率显著大于对照组,证实针对产后尿潴留实施“畅畅圈”品管圈活动,对于提高产后2h排尿率有重要价值。最后针对产后2h两组术后尿动力学指标对比发现,产后2h观察组最大尿流量及最大逼尿肌压力大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大于对照组。证明针对产后尿潴留实施“畅畅圈”品管圈活动,对改善产后产妇膀胱功能,从而促进排尿能力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分析出现产后尿潴留常见的原因有多种,将其分为产妇原因、护理原因以及外部原因,首先产妇原因方面:分娩前如已留置导尿管或实施多次一次性导尿者,多存在一定的尿道或会阴麻木无力,另外分娩室存在的会阴水肿或伤口的存在[14],引起产妇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担心用力排尿导致伤口疼痛而不敢自主排尿,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医学干预与指导,且存在一定的尿意但未能及时解决,且在分娩后仰卧位时间过长[15],存在一定的不习惯而导致排尿困难,同时因部分产妇自认为产后2h内排尿无必要性[16],另外以你分娩室缓解不利于隐私,而无法排尿,最后可能原因考虑为分娩过程中消耗产妇大量体力,而无力排尿[17]。护理原因方面则有:未能及时更新产后尿潴留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繁忙,同时针对产后出现尿潴留未能提高足够认识而存在意识淡薄,未能提高对产妇产后排尿的重视,多通过留置导尿进行对症支持处理等墨守成规的方式方法[18];另外外部原因方面因目前尚未有特殊有效药物能显著促进产妇产后排尿,且无相关权威宣传资料进行指导。其中未能对产后尿潴留引起重视、分娩产妇体力消耗、不习惯床上排尿以及伤口疼痛影响自主排尿、多次依从性导尿而引起损伤为最主要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通过本品管圈后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认识,并规定及时针对产后2h内膀胱情况进行评估,实施积极有效的促排尿措施,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并制定有效机制督促学习,针对产妇则加强宣传,做好产妇心理干预提高依从性同时加强对产妇生产过程中自主排尿意识的形成,同时针对产后体位不便导致的排尿不适,建议实施自主体位下排尿,使用创意马桶配合排尿3字歌进行,最后由该品管圈负责人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监督,及不定时抽查,从而形成有效机制并制定方案,以便在全科甚至全院推广。

综上所述,针对产后尿潴留实施“畅畅圈”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提高产后2h排尿率,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猜你喜欢
顺应性尿潴留品管圈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仲裁庭审答话中闪避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