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08-13 10:46邓冬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体征雾化住院

邓冬梅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深圳 518112

在临床儿科中,新生儿肺炎属于非常多见的疾病之一[1]。该肺炎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可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本研究中,主要探究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肺炎新生儿,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正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均来源于本院儿科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肺炎新生儿,均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基础护理组、集束化护理组均50例。该研究已经得到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儿家属均知情。基础护理组:26例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小限值为2d,最大限值为30d,年龄均值(18.64±5.22)d;发病时间12~37h,平均发病时间(23.52±2.31)h。集束化护理组:27例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小限值为2d,最大限值 29d,年龄均值(18.54±5.20)d;发病时间12~ 35h,平均发病时间(23.33±2.28)h。上述两组患儿的各资料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 s,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 s,d)

组别 n 咳嗽缓解时间 呼吸困难消失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 痰鸣音消失时间 哮鸣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集束化护理组 50 2.51±0.62 1.85±0.20 1.30±0.51 3.21±1.01 2.71±0.33 5.21±0.31基础护理组 50 6.22±0.25 3.01±0.81 3.14±0.72 5.51±1.24 3.56±1.47 9.51±1.22 t 39.242 9.832 14.746 10.169 3.990 24.15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即控制室内温湿度适宜、病情观察和处理等。集束化护理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1)雾化吸入前护理[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集束化护理工作。体位方面,护理人员应协助患儿取平坐位,将其前臂平放于桌面上,将软枕置于背部,提高舒适度。(2)雾化吸入治疗中护理:雾化装置均选用改良版,将顶端的硅胶奶嘴剪去,放置于患儿的口中。口鼻使用氧气面罩罩住后,进行雾化治疗。吸入初始,应以小流量给药,随后逐渐将药物剂量加大[5]。目的在于减轻对患儿呼吸系统的刺激。实施无菌蒸馏水配置,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0~24℃之间,湿度为60%。(3)雾化吸入后护理:雾化吸入治疗后,对患儿的口鼻进行清理,将腔内的分泌物清除,避免不适感引起患儿哭闹。引流时,患儿的体位应维持头底脚高位,且每隔2小时为患儿进行一次翻身护理。轻轻叩击其胸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同时也可借助机械进行振动排痰[6]。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痰鸣音、哮鸣音)改善情况和住院时间。(2)分析雾化吸入前中后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选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和核对,其中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并采用t检验。P<0.05表示以上计量资料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集束化护理组患儿的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痰鸣音、哮鸣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基础护理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基础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中、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雾化吸入前,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中、雾化吸入后,集束化护理组患儿的HR、RR、SpO2水平均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该疾病,雾化治疗原理在于将药物以及水分,通过雾化装置,形成细小的雾滴送入至患儿的呼吸系统中,达到祛痰、解痉和抗炎的作用[7-8]。但由于新生儿年龄尚小,其在治疗方面的依从性和配合度较低,加上冷刺激引起的不适,使得其存在哭闹、挣扎等情况,对雾化治疗的效果造成严重影响[9-11]。因此,需要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集束化护理属于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热点护理模式,然而其在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护理中使用较少[12-13]。但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14-16]。集束化护理指每一项护理措施均得到临床证实,明显较单纯执行一项护理措施更佳。

本文研究中,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基础护理组(P<0.05)。在生命体征改善方面,集束化护理组同样更优(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可通过调整合理的患儿体位、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以及使用改良版雾化装置,可减少对患儿呼吸系统的刺激,进而提高其对治疗的耐受性。治疗中配合度的提高,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康复,缩短治疗时间。雾化吸入后,集束化护理通过对其口鼻分泌物的清理,可保证患儿舒适度,减少哭闹、挣扎引起的心率加快和耗氧量增加情况,对稳定生命体征具有积极意义。

表2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中、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 s)

表2 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中、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 s)

组别 n HR(次/min) RR(次/min) SpO2(mm Hg)前中后前中后前中后集束化护理组 50 90.45±11.36 78.85±9.70 72.20±7.82 53.21±2.25 45.20±1.32 42.27±1.30 85.75±1.33 94.68±1.62 98.66±2.25基础护理组 50 90.40±12.02 87.90±9.88 82.57±6.38 53.30±2.24 47.89±1.52 44.56±1.42 84.97±1.28 91.51±1.34 93.22±1.84 t 0.021 4.622 7.266 0.200 9.448 8.411 0.843 10.662 13.234 P 0.983 0.001 0.001 0.842 0.001 0.001 0.401 0.001 0.001

综上所述,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肺炎新生儿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征雾化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雾化有害?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