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的骨科护理效果

2018-08-13 10:46桂辉琼杨毅华郭素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医护住院

桂辉琼 杨毅华 郭素云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骨伤科,广东深圳 518116

护一体化是近年来临床护理新模式,指的是三线、二线、一线医生系列与二级责任护士、一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护理系列构成的治疗护理小组,依据护士能力、岗位技术难度、岗位风险将临床责任护士分为两级制,真正做好“包病人到人”、“包病人包实”、“8h在班,24h负责”“一次住院、终身负责”的临床护理。SBAR沟通模式基于美国NAVY危急病情处理构架上,依据临床医疗服务环节延伸而来的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既往研究中指出,将此模式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1]。鉴于现阶段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报道较少,本文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入院均获得相关检查确诊,伴有程度不一骨骼肌肉病理表现。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相关同意书;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分析组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8~65岁,平均(42.4±3.5)岁,其中骨折32例(包括肱骨、尺桡骨、股骨颈、股骨干、髌骨等),关节脱位18例(包括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者5例,腰椎管狭窄症者3例,其他2例。对照组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7~67岁,平均(43.3±3.7)岁,其中骨折29例,关节脱位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6例,腰椎管狭窄症者4例,其他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士:参与研究护士20名,年龄24~38岁,平均(28.7±2.2)岁;学历本科8名,大专12名,其中初级护士10名,高级护士10名。

1.2 方法

对照组执行骨科常规病房巡视与查房工作,分析组则展开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

1.2.1 建立SBAR沟通模式 为便于护士在繁忙工作期间适应SBAR沟通程序,予以护士提供相关培训与讲解,促使其具备临床思维模式之余,逐渐转化为习惯性行为。以患者疼痛管理为例,我们先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完成评估,依据SBAR相关的工作表格、指南,并结合现实科室特点予以设计S、B、A、R四个模块的干预内容[2]:Situation(现状):收集患者姓名、病情、床号、疼痛评分、主诉、阳性体征等内容;Background(背景):采访患者主诉依据,并以此完成分析,总结目前用药情况;Assessment(评估):由汇报者及时完成对患者现存护理问题评估、判断,了解患者存在的异常反映、观察要点、心理情绪等等;Recommendation(建议):由汇报者依据制定内容落实护理措施,并予以相应的建议。

1.2.2 加强医护人员SBAR沟通的掌握与应用 由科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完成对组内成员的培训,方式可依据现实情况制定,如小讲课、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核心应基于变革目的、方法、配合事项等,促使组内成员早期及时了解SBAR沟通模式,尽早掌握SBAR沟通相关理论与操作能力[3]。随后由科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对其床边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并积极执行。

1.2.3 医护一体化查房 根据病房病床数、科室医护人员数及结构特点,分成三个医疗护理责任组,每组的责任护士负责8~10个患者,每组管床护士参与本组医师查房,共同对新入患者、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等进行重点交接,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护理重点与难点,特别是危重患者、新入患者、手术患者。

查房模式基于4个阶段:(1)病情监测与汇报:查房之前应由护士与医师展开上一班记录的内容,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与护理要点,查房期间由管床护理人员依据SBAR模式进行病情的汇报,包括诊疗措施、效果、护理问题、突发情况抢救过程与结果等;(2)治疗讨论:由组间团队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关于护理期间存在疑难问题的解决措施;护士长应作为指导提出点评,依据现实情况酌情改进,组员均可提出关于问题解决的见解[4-5];(3)总结:在医护诊疗方案确立后,应不断总结下一步医疗、护理关注问题,并完成组内讨论结果达成共识,对下一班护理的病情关注点、特殊内容做出标识;(4)反馈:主要在于夜间查房,医护查房再次巡查病区后,核查晨间查访内容的落实与效果,并依据病情、治疗方案完成相应调整,以月为单位总结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的应用效果,也提出不足之处并展开讨论并改进[6]。

1.3 观察指标

总结两组患者干预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展开初级责任护士与高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的考核,初级责任护士考核内容包括专科知识与技能、措施实施及健康教育、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护理评估;高级责任护士考核内容包括管理能力、应急协调能力、批判性思维、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分数越高表示成绩越优[7]。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满意度评分,总分值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分析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3 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初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 s,分)

表3 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初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 s,分)

组别 n 专科知识与技能 措施实施及健康教育 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 护理评估分析组 10 17.65±2.18 26.42±1.87 25.31±1.17 19.12±2.24对照组 10 14.91±2.31 22.34±2.32 20.92±2.32 15.21±1.23 t 2.728 4.329 5.343 4.838 P<0.05 <0.05 <0.05 <0.05

表4 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高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 s,分)

表4 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高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 s,分)

组别 n 管理能力 应急协调能力 批判性思维 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组 10 28.21±2.11 17.16±2.48 18.15±2.22 28.22±1.41对照组 10 25.63±0.71 13.48±2.57 15.24±1.13 26.28±2.13 t 3.665 3.258 3.694 2.401 P.<0.05 <0.05 <0.05 <0.05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 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分析组 60 6.05±0.59 0.69±0.25对照组 60 8.76±0.62 0.97±0.26 t 24.526 6.013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分析组患者总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初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分析组初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评分(专科知识与技能、措施实施及健康教育、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护理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2.4 两组高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结果比较

分析组高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评分(管理能力、应急协调能力、批判性思维、理论知识与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在开展期间,SBAR沟通模式强调了沟通内容与流程,促使沟通工作落实,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理清了低年资护士工作思路,可独立完成病情的系统评估,最终减少问题发生[9]。医护一体化是临床护理新模式,指的是三线、二线、一线组成的医生联合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构成的治疗护理小组,其优势体现在可全面安排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在分配时间中保证了每位患者与随访助理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改变了传统医护人员服务理念,促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更加具体、贴近患者,最终得以提升临床服务质量[10-12]。

本次研究采用建立SBAR沟通模式、加强医护人员SBAR沟通的掌握与应用、医护一体化查房等内容结合展开。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分析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分析组初级与高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考核评分、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在何会红等[16]展开的改进前后交接模式比较中指出,SBAR模式应用于骨科医护人员中,有助于精简交班内容,缩短交班时间,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利于医患关系和谐。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的实施可有效提升初级责任护士岗位能力,如表3、4所示:分析组专科知识与技能、措施实施及健康教育、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护理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模式还对高级责任护士的岗位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分析组管理能力、应急协调能力、批判性思维、理论知识与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一体化查房过程中,管床护士参与到医生与患者的病情交流中,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以及护理难点,有效提升了护理操作水平[13-14];而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保障了护患沟通的良好展开,护士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其理论与实际操作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15-16]。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效果突出,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产生的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医护住院
妈妈住院了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沟通模式的构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