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团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8-08-15 08:23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长社团学校

◎ 顾 炜

控江中学低控制、高支持、轻负担、重自主的校园文化,赢得了“玩”在控江的社会口碑。深入校园,不难发现,五彩缤纷的学生社团极好地诠释“玩在控江”的育人内涵。类型丰富,推陈出新,组织有序,管理有度,学生乐此不疲,教师精于指导,曾经是散兵游勇的学生社团日益成为控江校园的一道风景线、一张文化名片。转变的关键,在于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的实践创新。

一、起点分析

控江中学原先的学生社团活动作为课外活动而存在,其弊在于,一是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地点,学校无法实施精细化监管,放任自由的结果就是社团活动时兴时衰,无法形成有效聚力;二是学校对社团指导教师没有明确的评价制度,教师的工作效绩得不到保障,长此以往,积极性不断消退。这种处境,从小处看,是对学生社团配套保障不足;从大处看,可以解释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发展并无明确理念和长远路径。

学校在做了大量前期文献研究后,管理层形成共识:要让学生社团长期稳定地发展,首先要给社团上“户口”,不能再把它当作界定模糊、可有可无的存在,而要把它当作课程来看待,按照课程标准来建设。基于上述考虑,学校启动了社团课程化的实验。

这一实验采用分步推进的方法。基于观察、问卷、访谈,及时发现每一个试验阶段的问题,收集各方需求;依据问题和需求优化方案,实验求证。具体而言,实验经历了三次蜕变,即供“器”、创“制”、提“神”,具体如下。

(1) 供“器”:按照课程标准提供配套资源的支持,解决社团课程化发展的后顾之忧。

(2)创“制”:通过建章立制,优化管理与评价,促进社团课程长期稳定发展。

(3)提“神”:依托文化建设赋予社团新的育人价值,实现社团新的造血功能。

二、三次蜕变

(一)供“器”

在社团课程化实验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厘清社团课程的价值定位,解决社团课程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套支持,确定社长与导师的角色分工,以提供社团课程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具体而言,学校实施举措有以下三个方面。

1.纳入课程,注入学术

学校将学生社团按照课程标准建设,归属于研究型课程。这是考虑到以共同兴趣作为聚力的社团更容易形成课题,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也更容易形成有效互动,让“大孩带小孩”,有研究经验的带教没经验的,混龄同伴教育的方式有利于推动课题的开展。

2.尊重愿景,按需订制

要让社团长期稳定发展,基本保障不可或缺。学校的思路是,当学生申请成立一个社团,并且有愿景把它转化成一门课程时,学校就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把它排进课表,配置课时、教室、活动经费。如果有进一步需要,学校可以安排指导教师。其他需求,学校也予以酌情考虑。学校通过这种按需订制的方式把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较为精准地对接,作为课程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3.社长领衔,导师参谋

社团课程一旦成立,社员的招募、组织的完善、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写、活动的设计、对外的展示、社员的评价,主导权都在学生。学校虽为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但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参谋但不代谋,管理而不束缚。教师的功能更多的是为社团提供发展性服务。

(二)创“制”

在社团课程化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学校主要解决了社团课程的定位和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以器物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改革给社团课程化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这样的课程依然无法为社团课程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基于此,课程实验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通过制度建设,优化社团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促其规范有序,使其长久稳定。具体而言,学校实施举措有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瓶颈,分类培训

社团课程化作为学校的新生事物,首要问题是让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管理者的能力同步跟进。针对调研发现的瓶颈问题,学校设计了导师和社长的系列培训计划,形成培训体制,以提高其课程驾驭能力。通过外请培训师、大学生社长、优秀校友(社团原社长),校内自培等方式,学校逐渐完善了培训机制。对导师、社长的培训各有侧重,如图1所示。

此外,学校还允许在审核资格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外聘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外聘导师须遵循学校的课程规章,参加不少于两次的课程培训,签署职责书;在试用期内合格者,正式授予长期聘书。

2.依据章程,民主自治

学校制订了《控江中学社团课程指导教师管理章程》,从课程导向、课程申报、师资审核、导师角色、安全保障、成绩认定、教师激励等方面明确了导师的职责与权利。学校还制订了《控江中学社团课程指导社团管理章程》,从课程导向、学分制说明、管理原则、社团申报、社员招募、时空管理、社长职责、社团财务、社团评价、展示要求等方面明确了制度。

社团课程的内部治理遵循“有序自治,以法治团”的精神。“法”即社团章程,社团章程产生在教师指导和社员民意基础之上,一旦达成共识,则让渡自由权利,人人遵守,这就是社团自治。社团内部事务是在导师参谋之下、在社长的组织之下,实行分工协作管理,从社员招募、活动策划、课程内容安排,到社员评价,乃至教材编写、社团纪念品开发、社团品牌营销,需要社团按照章程来执行。

图1 对导师和社长的培训侧重示意

3.创意评价,激赏学生

在课程建设中,评价是动力源,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学校对社团活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评价制度,涉及对社团、社长、社员、导师的评价,既强调规范尺度,也旨在产生人文激励,形成校本特色。

将评价方式提前以量表形式告知学生社团,并提出一系列课程实施建议,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向社长、导师传递学校的课程价值观,也是提前介入指导课程建设。例如针对以往社团活动因缺乏主旨而过于散漫的现象,要求社团在设计活动时须“有主题,成系列”。

学校将资源的优先分配权与社团考核相结合,推行社团星级制,按照星级为社团配置相应的课程资源,变无条件供给为有竞争配置,促使社长、社员和导师形成新动力,结成荣誉共同体。

学校对在社团课程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师生予以充分重视,开展个性化表彰。学生经营社团课程的能力足以折射其核心素养,因此优秀社长与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同等重要。为此,学校设置了别具一格的“明星社长奖学金”,此外还利用海报、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国旗下的讲话”等载体表彰其优秀事迹,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三)提“神”

以创“制”为推力的社团课程化第二阶段实验,解决了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的问题,培训、管理、评价三管齐下,以激发参与者的内驱为切点,以有序自治作为课程导向,带来的不仅是对社团的良性引导,更有学校课程管理思维的更新。

在新一轮的实验成效调研论证中,问题聚焦到以下三个新领域中:一是社团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是一种难以消弭的客观存在,即便同一社团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那么如何传承最佳发展时期的社团文化,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示范与号召力;二是随着社团课程日益丰富、课程体系日益完善,社团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之间的时空冲突日益显现,如何在不同课程文化之间架设桥梁,形成共生生态;三是社团课程的区域影响力不足,在形成可复制模式的前提下,如何形成社团教育成果共享的路径。

于是课程实验进入了以提“神”为主旨的第三阶段,具体来说: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优秀社团课程的文化范本;通过课程的文化融合,为社团课程的功能再造注入新的可能;通过社团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使其成为学校课程开放共享的代表。

具体而言,学校实施举措有以下三个方面。

1.借助慕课,留住精彩

通过慕课的形式将社团发展的最佳状态记录下来,形成课程文化的资源库,这是学校传承传播社团文化的一项新尝试。目前学校已经录制了8门精品社团课程,以学校投资、提供技术服务,学生主导、编剧串演的慕课制作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成为学校课程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这些社团慕课既可以成为学校的在线课程资源,也可以成为社长培训的视频资源,还可以成为社团文化与精神传承传播的载体。

2.专业导航,融合设计

社团课程是否可以追加专业导航的功能?在追加功能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和其他类型的课程建立联系,以缓解课际之间的时空冲突?为此学校设计了“专业导航系列课程”。

学校的校本课程按照学生的专业愿景和研修方向进行模块化重组,专业种子课程、社团课程、高中知识拓展课程、大学知识先修课程按照专业关联度组合成课程包,形成数学与逻辑、物理与工程、生化与医学、编程与人工智能、军事与科技、政法与财经、语言与文学、文博与文创、管乐与艺术九大“专业导航课程包”。每一系列的教师组成校本课程研修室,负责课程开发研究、对接院校资源、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夯实相关基础知识、设计定向培养计划等。学生每一学年选择一个专业导航课程系列。学生可以选择不同课程系列,允许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尝试,形成较为适合的专业愿景;鼓励持续选择同一个课程系列,以便在某一领域专注深造、学有所长。

3.学校搭台,社团唱戏

考虑到社团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成熟的社团文化需要宽广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以产生更大辐射力,学校开始系统化地搭建三个层面的社团课程共享与交流平台: ①面向市、区的辐射平台,包括社团开放日、区域社团联盟、创客夏令营、社团游园会、社团微电影节、社团公益市场、参加市学生论坛、社团文化衍生品开发等;②面向全国的辐射平台,包括创办社团媒体、参加教育博览会、共享慕课、创办社团公众号等;③面向国际的辐射平台,包括参与姊妹学校的友好互访、参与对接孔子学院、参加相关国际比赛等。

三、后续思考

总体来说,学校社团课程体系的进化走过了一条螺旋式上升的道路,即从问题丛生到行动研究,再到反复实证;也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即从器物建设到制度建设,再到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学校也进一步挖掘了“玩学合一”育人理念的内在价值,明确了“顺其天性、助其个性、养其长性”的课程育人目标。

学校社团课程体系建设中取得的初步经验,无论是对学校其他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还是对他校学生社团的建设,都有参考价值。

(一)按需订制,是课程开发的新思路

学校原先的课程开发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但由此开发的校本课程未必与学生需要和擅长相匹配,如何让课程的设计契合学生的内需?校本课程如何满足学生多样化、小众化的需求?让学生自己申报社团,学校给予配套支持,使其改造成课程,这一模式经过验证,具有可行性。这一方式,既能解决校本课程相对不足的问题,也能确保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

项目实施一年后,学校注册的社团数量便从20个增加到40余个,涵盖人文、科创、艺术、健身、媒体、综合实践六大类。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创建社团和申请课程配套资源。加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以及学校给予充分的自由度,社团课程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门类之一。不仅如此,社团课程体系呈现出培养目标细分、门类齐全、学生全覆盖、富有个性、深度校本化的特点。

(二)调动导师的参与积极性,为其续写专业新增长点

课程实验开展以来,指导教师的数量从12位上升到30余位,占到教师总量的1/4左右。教师队伍逐步壮大,并形成教师梯队。教师对学校设定的社团课程理念态度从费解排斥到理解接受;教师教学行为从无所适从到摸石过河,从局限于课程实践到理论探索。实验开展以来,一些教师将指导社团的经验写成指导案例,在教师征文中获了奖;一些教师就社团课程指导申报了课题,争取到了专项经费;一些教师开设了公开教学,录制了教学视频,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还有一些教师通过社团带动学生参加各类新型竞赛活动,载誉而归。可见,借助社团课程化实验,教师总体理论水平、教研意识、工作方法、个人专业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并在这一新领域续写了专业提升的新增长点。我们认为,课程实验锻造的导师队伍正在从青涩走向成熟。

(三)社团组织内驱充沛,可以成为校园风景线

管理的日益规范,民主自治精神的传扬,使得学生社团充满动力与活力。团学联社团部作为学生社团的直接管理者,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表现在会议主持、制度建设、活动组织、难题解决、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在学生组织管理社团、学生社长管理社员的范式下,社团运行与发展逐渐变得井然有序。社团人气日益提高,社团声势日益壮大,社团功能日益多样化,社团部在学校团学联组织的地位越发突出,学生竞选社团部干部的热情日益高涨。

培训制度和激励制度推出后,学生社长对如何做社长、如何做好社长,如何实践“玩学合一”的课程文化,都有了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在形成共识的同时,社长们勤于思考、励精图治,在社团治理、社团课程创新、社团资源开拓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路和做法。家长比较担心的孩子学业成绩受影响问题也未出现,在连续三年54名“明星社长”候选人中,因成绩未达到既定要求(综合成绩年级前200名内)而落选的学生仅有2人。初步统计,60%左右的社长在近年高校的自主招生中因社团管理经历而受到关注,多数能考上名校。

(四)学术志趣相投,可以催生丰硕成果

在学生活动中注入学法、学术、学养的培养目标,边玩边学,玩学合一,这种课题研究方式实践下来,受到学生欢迎。

发展至今,社团不仅成了一门课程,也成了一个志趣相投的学术团体。因志趣相投而激发的学术热情和互动使得两年来社团研究成果丰硕,60余项社团课题在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进入终评,学校为其编制了课题案例集,同时也以此激励后来者通过社团课程发现课题,研究课题,完成课题。

(五)社团文化的影响力,印证校园文化软实力

学校在社团文化的持久推进建设中,也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质,并通过多重形式的展示、交流和传播,在市、区乃至全国、国际交流中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受到专家的认可、家长的点赞和同类学校的效仿。同时社团文化也逐渐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传承,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来控江中学建社团、做社团、玩社团成为一种风尚,也成为一种历练。

通过这几年的实证,我们发现,在诸如视野、教养、气质、情怀、思维、方法、能力、技巧这些影响人一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中,社团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价值,而且在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我们更多地期待,社团课程、社团文化的潜移默化,能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更大正能量。

猜你喜欢
社长社团学校
《中国出版》理事会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酬道平社长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学校推介
社长大人和他的FANS
社长/总编荐书录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