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导引下校外教育课程的实践
——以潍坊市为例

2018-08-15 00:45高洪俊
现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潍坊市立德基地

■高洪俊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基础教育如何认识和落实这一任务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现有的学校教育框架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还不能很好满足落实这一任务的要求,需要校外教育进行有益的补充。潍坊市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一直以来,坚持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统筹校内、校外育人资源,突出校外课程资源建设,努力打造平台载体,形成了完整、均衡的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格局。

一、重新审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教育实践的问题和基础

(一)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立德树人的新要求,“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无疑,我们原有的课程实施体系若没有较大的调整和改进,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目前高考、中考导向下,中小学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实施尚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困难,教育部门必须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

(二)潍坊中小学校外教育有良好的基础

从2001年始,为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潍坊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于2001年底建成全国第一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其后,每县市区建成一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全市综合实践基地每年举办500多期、近20万中小学生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各县市区按照“一县一特色”的原则,致力于完善的课程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近60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三)活动育人课程起步早、收效好

早在2009年,潍坊市教育局就在全市开展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等为主题,构建“必修+选修”的活动育人课程体系。重点围绕社区服务、岗位体验、小课题研究、劳动与技术教育、价值教育、传统文化、革命教育、生活教育等内容开发课程。目前,全市92%以上的学校开发了15门以上的活动育人课程,成立各类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小队1.3万支,每年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4900多次,中小学生参与工、农、商、政、军等领域的校外实践体验活动达到130多万人次。

(四)实践活动课程育人势在必行

山东省教育厅于2016年5月专门针对立德树人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文件。其中《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最为引人注目,对中小学的各类实践活动设计和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潍坊综合保税区实验学校作为一所纯农村学校,结合农村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开发了校本“研学旅行课程”。每一次研学教育活动,前期准备任务化,过程自主合作化,成果作品化,评价多元化。

二、立德树人导引下的校外教育实施的基本要素

一是统筹教育资源,建设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按照“先行一步,深化一层,连成一片”的思路,潍坊市级及8个县市全部建成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每年进行500期,可接纳20余万中小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建设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构建“市-县-校”三级网格化的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版图,涵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企事业单位、生态农业园区、自然景观、科普展馆、军营警营等各类场所1450处,其中市级命名、免费开放的基地就有300处,为学校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各县市区也分别确定了县域的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市中小学校按照“一班一基地”的标准,构建起校级实践基地版图,拥有100处以上实践基地的学校占全市中小学的15.3%。

三是利用社区资源,建设儿童俱乐部。2010年,潍坊市教育局与市文明办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儿童俱乐部建设的意见》,以社区公共设施资源为依托,以学校实验室、阅览室、艺术教室等资源为补充,整合四点半学校、乡村(城市)少年宫等资源,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011所,全市978个农村社区建成社区儿童俱乐部,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的良好校外教育条件和环境。

三、保障校外教育长效实施的四大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一)落实组织保障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与文明办、关工委、团委、妇联、科协等部门实现合力育人;成立全国首个创新教育研究院,具体指导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成立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联盟,实行课程、师资等“联合攻坚”;中小学校与有关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结成共建单位;依托潍坊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成立了潍坊市诺贝尔少年科学院。通过上述五个平台,构建了合作、共享、多赢的活动育人机制。

(二)落实家教保障

从2002年起,我们大力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成立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成立全国首个编制10人的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学生全面成长的研究;设立全市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并在中小学全面建立家庭教育总协调员制度。坚持课程引领,开发全国首个“亲子共成长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出国内第一套按年龄、分年级、成体系的《牵手两代》家长课程,编制了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四个学段起始年级的“四个一”家长课程等。实施家长全员培训,每年通过4次8课时的系统家长课程学习、家庭教育专家农村行、父母大讲堂等立体化措施,满足家长的多元化需求。

(三)落实师资支撑保障

实行“一师两用”,组织2600余名有特长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担任社区儿童俱乐部辅导员;实施“千名名家进校园”活动,把潍坊的专家教授、文化名人、能工巧匠、道德模范、劳模、企业家等请进校园,协助开发并实施校外教育课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学生。近年来已有近万人次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成立全国首个中小学生家长联合会,各校建立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密切家校沟通共育;组建拥有15万名家长的义工队伍,自主参与学生校外教育活动服务。在潍坊,社会各界支持、家长主动要求开展并积极参与校外教育课程已经成为常态。

(四)落实评价保障

我们将校外教育活动品牌创建纳入对县市区的年度教育综合督导。在督导这一指挥棒的引领下,各学校校外教育活动开得有声有色。建立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成果定期交流点评制度,每年举行一次综合实践基地学校联盟会议,展示交流课程开发等办学成果;每两年组织一次“校外教育精品活动课程”评选;每隔三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促使各县市区不断改善实践基地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市教育局还建立了寒假、暑假学生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评选表彰长效机制,推动中小学校广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

四、展望与反思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地推进校外教育课程建设,潍坊市中小学的教育生态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学生个性成长、学校特色发展,家长认同、社会支持的良好局面。过去,学生、家长怕参加活动、发展特长影响高中升学,学生不想参加,家长不支持,学校不愿意开设;现在正相反,学校不开设校外实践活动课程、不组织参加实践基地培训,学生不答应,家长会投诉,校外教育开展得扎实有效。

基于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大格局。潍坊市下一步将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统筹设计,出台《潍坊市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校外教育资源库,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等的育人功能,共建、共享、共赢、共长,着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1]韩自成.对“立德树人”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14,(3).

[2]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Z].201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

猜你喜欢
潍坊市立德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潍坊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