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初中地理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2018-08-15 00:45王喜婷
现代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成员交流教师

■王喜婷

一、开展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地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课程改革时代性的需要

合作学习是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版)明确提出:“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实现《标准》的理念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变学生在学习上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为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关注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操作体验,更能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前对合作学习重学轻导,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我校地理组自2011开始真正在课程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尝试。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地理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教师一上课,没有经过铺垫和过渡,就抛出问题,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讨论,略过了学生独立思考,离开学生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合作学习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学生马上可以说出答案,根本不需要合作。有的时候,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而教师只是象征性地来回巡视一下,然后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只等时间一到就叫停。这种随意的、没有组织的合作学习是因为老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导致教学实践出现了偏差。

二、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地理合作学习的涵义

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具体的任务要求、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三、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地理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一)对小组建设有效指导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的建设。而小组组建之初是进行团队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此时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我们都会抽出专门时间进行小组建设。经多次尝试得到的结果表明,我校班额在46-50人的情况下,一个小组的成员数为6-8人较为合适。确定小组人数后,小组成员的合理编排是合作学习得以实现的前提。编组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性别、性格特征等。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确定小组成员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利于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加深友谊。

每个小组确定成员后,应当建立默契的分工合作,形成基本的小组合作规范。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为确保小组的有效合作,还应进行任务划分,一个最简单的小组分工中,应有组长、主持人、记录员和检查员。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还应要求成员建立基本的合作规范,规范应征得绝大部分成员的同意。规范一旦确定,教师就应该监督小组各成员认真执行;对违反规定的成员进行批评和纠正,维护规范的严肃性。

(二)对合作学习任务有效设计

设计合作学习任务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提交的小组学习内容应该是具体的、有明确指向性的内容,并且要紧扣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这部分学习内容应有研究讨论价值、有思考空间且能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问题,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贴近,能引起学生兴趣。学习难度也应该是学生个人不能独立完成,需要经过小组合作努力可以完成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具体的学习任务转换为学生的问题时,小组群体的思维才容易被激活,学生们才可能在自然的情境中较为自觉地围绕特定的目的开展活动,比较容易地进入真正的讨论。

(三)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关注与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成为合作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还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参与小组学习的基本步骤和要领,这是开展合作学习重要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和小组讨论方式的多样化。教师的指导力度还要因人而异,因组而别,把握好帮扶的分寸,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

(四)对合作学习的效果引领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都需有评价。而评价的内容包括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应由学生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组成。

小组自评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结小组成功的经验,对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好的方面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二是对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三是对以后小组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创造、合作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但对于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暴露的态度、习惯方面的问题也应及时指出,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问题答案应给予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以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学生的深入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自从我校地理课堂开展合作学习以来,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都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的地理探究精神也延续到了课外,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写的地理研究性论文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2.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我校理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转变了教学观念:教师应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敢问、善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标新立异,自觉参与集体学习。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教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多位教师被评为区市级地理教学能手,教师所写的关于地理合作学习的论文也多次发表在教育专刊上。

(二)反思

在探索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这点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成员交流教师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