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浅析

2018-08-15 10:12展宗瑶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展宗瑶

摘 要: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强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如今广大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之一。而要想彻底落实核心素养这一培养目标,就要从不同的方面改善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教师通过对小学数学课上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数学建模的研究,探寻出模型准备、模型建设、模型建构、模型运用的具体培育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09

在小学数学课上,数学建模是建模思想与数学教学相互融合的产物,也是小学数学课上被逐渐采用的一种方式。数学建模的有效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增强数学学习信心至关重要,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更强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也能因此得到提升。而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数学建模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一定要合理运用数学建模,这也是如今小学数学课上呈现出的一种教学需求,可以对学生整体能力进行强化。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目前核心素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给出准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门学科对自身的核心素养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却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可以将学科本质体现出来;其次是一定要具备普适性意义;最后是可以承载不可取代的学科教育价值。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往往在其他学科也会部分出现,但是在本学科的教育价值是无法替代的。而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及方法;另一方面是数学学科的六项素养,分别是运算能力、抽象思维、推理能力、模型、空间概念、数据分析。

数学建模实际上就是对数学模型进行建立,也就是运用数学教学的语言以及方法,通过抽象、建设等方法,将与实际问题并无关联的因素除去,保留数学本质以及关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表现出来,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结构,然后运用这一数学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建模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数学建模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擴展学生思维

数学建模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对自身的思维进行开拓,同时通过建模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意识。原本在小学数学课上学生多数是用机械化的记忆方式进行学习,在数学建模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并加强理解,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体验,在体验的前提下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激发学生兴趣

借助数学建模,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强的兴趣,学习信心也能有所增加,因为数学建模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良好途径。加强数学建模方面的培育是如今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途径。

(三)推动教学改革

数学建模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将很多传统模式中的弊端消除,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得到正确引导。

三、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育路径

(一)模型准备

要想实现成功建模需要对现实情境进行有效分析,在小学数学课上面对现实情境,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教学的需求,创设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关于小数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购物案例,因为在超市中所有的价签基本上都是用小数表示的。这样可以为模型的建立奠定生活体验基础,也能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生活体验感受到其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建模实际上就是由具体概括抽象的过程。

(二)模型建设

建模的过程就是结合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化,通过精确的数学语言以及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描述,将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例如,可以用路程、速度以及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计算从家到学校自己的行走速度是多少。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成长时期,自身认知能力还不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对问题进行逐步解读,不要试图一蹴而就。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模的思想并学会运用。

(三)模型建构

对模型进行建构主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站在学生角度,让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完成对模型的构建,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建模掌握得更加全面。教师则是鼓励学生运用更多丰富的方式,提升认知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对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多种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建模的过程。

(四)模型运用

对模型的运用主要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数学建模就是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最终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数学建模的真正价值,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整体发展。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性非常强,但是小学生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意识,通过模型运用,可以让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总之,数学建模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需求。小学数学课上需要对学生的思维以及应用能力进行强化,而数学建模可以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爱平.把握数学本质培养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2017(9).

[2] 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严冰老师《平面图形的密铺》教学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7(4).

[3] 崔海江.认真研读教材培育核心素养——结合冀教版《小学数学》谈教材挖掘和利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