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开设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8-08-15 10:12陈青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陈青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的距离。生活经验的融入,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活化、亲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合生活知识和常识来理解数学问题,解决理论和实际自然融合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06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35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可以促进学生把数学这门学科真正学活学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使其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一、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实践

只有建立起生活化教学理念,才能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和设计者,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系统性很强,与现实生活联系也越来越密切,教师要发挥教材的特长,充分领会教材的基本精神,将现实生活自然融入其中,尤其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一些常规的数学题目可以适当地变形,将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情境融合进来。这样的教学改革,也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 教师要注重用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数学语言是抽象化的,教师要将生活中的现象用概括的、简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灵活切换,及时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8支铅笔,把这8支铅笔放到文具盒里,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盒?学生们都放完之后,选择集中放法:(1)每盒放了8支,8÷8=1(盒);(2)每盒放了5支,多出3支;(3)每盒放了4支,8÷4=2(盒);(4)每盒放了3支,多出2支……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除法运算的内在规律,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智慧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们可以直接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去。

三、 教师要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去观察并总结现实生活当中的数学现象,并且将这些现象提炼出来,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设计者,因此,只有教师带着一颗能够发现数学的眼睛去认真地生活,去体会生活,才能够将生活化的理念,真正有效地贯彻到教学实践中。

首先,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例如,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学和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有多少辆;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可布置作业:想一想班上每个学生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其次,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加留意,积累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建立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尤其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数字的学习是需要学生经常在生活中加以练习的,比如家中碗盘的数量、衣帽的数量等,都为学生接触并认识数字,建立一个较为形象的认知提供了条件。

再次,教师在平时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动手操作的数学练习。例如量尺寸、数数字这些练习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更容易完成,而且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由于现在小学数学教材越来越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所以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材的进度进行实践作业的安排。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学生生活的了解,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感。

四、 教师要多注重用生活化的方式去解释数学知识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学大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丧失兴趣。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何搭建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如何将大量的生活材料呈现给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学生触手可及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对于那些学生不易收集的资源,教师可以到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再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信息,然后课上汇报。学生发现的信息有:超市中有很多物品的價格用到小数;跳高和跑步成绩用到小数;各种建筑物的高度用到小数……他们个个都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现了很多的小数点。这样的发现让他们感到异常兴奋,以前自己看不懂的数字和符号,现在看起来如此亲切。他们忍不住与家长、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悦心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这样一个大舞台,让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生活情境,去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真正把数学这门学科学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可以用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数学,借助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 贾晓青.浅谈如何创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2] 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