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在肺部疾病中临床意义的研究

2018-08-20 06:43葛冬华
医药前沿 2018年25期
关键词:肺病阻塞性肺部

葛冬华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上海 201805)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血沉对判断疾病处于静止期与活动期、病情稳定与复发、肿瘤良性与恶性具有鉴别意义,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检验指标[1,7]。有研究显示,血沉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常见肺部疾病有明显相关性[3,4,5],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肺部疾病血沉水平变化,研究血沉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住院肺病患者82例,其中肺炎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5~90岁。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54~84岁。肺癌患者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39~84岁。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5岁,均是健康体检人员。

1.2 仪器与试剂

Monitor-100全自动血沉仪及配套专用管(1.28毫升的Monosed GE-011-B管,管中含有3.8%枸橼酸钠,真空状态可以抽取1.28毫升血液)。

1.3 方法

抽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于专用血沉管(含有3.8%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比例是1∶4)中,用Monitor-100血沉仪(60min模式)检测。将检验结果分成4组进行分析:肺炎组,慢性阻塞性肺病组,肺癌组,健康对照组。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7,P<0.05);慢性阻塞性肺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2,P<0.05);肺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10,P<0.05)。

表 各组肺病与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

3.讨论

血沉是一项常规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鉴别良性与恶性疾病等,在组织损伤、炎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增高[1]。肺部炎症时,血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ɑ1-抗胰蛋白酶、ɑ2-巨球蛋白等急性期反应物质增多,促使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血沉加快[2]。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血沉加快可能与血浆中IgG含量增加、肿瘤组织坏死、贫血等因素有关[5-6]。本研究结果表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患者体内ES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6.957,t=5.552,t=6.510,P<0.05)。综上所述,血沉可广泛应用在肺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程度,具有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肺病阻塞性肺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