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发展进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8-08-21 03:00李英魏猷刚唐懋华李纲范学臻
长江蔬菜 2018年14期
关键词:工厂化种苗南京市

李英 魏猷刚 唐懋华 李纲 范学臻

1 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进程

南京市的蔬菜工厂化育苗与全国相比起步较晚,1979年开始利用塑料大棚内套小棚加草帘和电热线育苗,在此基础上,快速育苗的三室配套,逐渐全部转变为在塑料大棚内完成。1986年市郊专业化育苗大棚面积7.82 hm2,温室 1 500 m2,培育茄果瓜类1 063万株,1989年专业化育苗面积增至245.3 hm2,育苗达到上亿株,为以后高效商品化工厂育苗奠定基础。

20世纪90年代南京地区蔬菜育苗技术迎来了发展的快车道。90年代初大棚+小棚+电热线新型育苗方式的推广与运用,保障了育苗床的温度,增强了抵御不良气候的能力,育苗成功率大幅提升。90年代中期无土栽培技术运用至蔬菜育苗中,减轻了常规育苗的工作量,降低了病虫为害程度,秧苗生长快,苗龄缩短,成品苗整齐度好,品质佳。1987年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荷兰引进智能玻璃温室并成功运用于蔬菜花卉生产及科研工作。1989年春南京市遭遇低温连阴雨恶劣天气,在市郊菜区秧苗遭受大面积冻害的情况下,市蔬菜局紧急征用蔬菜所荷兰温室抢育近百万株各类蔬菜秧苗,减少了当年春季市郊蔬菜生产的损失,确立了现代化温室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000年,南京市蔬菜局成立工厂化育苗协作组,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负责相关技术的研究,市、区推广站组织推广,其中郊县六合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从2002年开始率先实行高效节能、省种省工省力的穴盘育苗技术,有效解决其200 hm2内外销蔬菜基地春秋两季果菜和出口青花菜的壮苗供应问题。同时,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宁横溪基地现代化加温温室也加紧进行了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的试验研究,涉及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蔬菜品种,各类成品穴盘苗被源源不断送至市郊科技园区或种植大户手中,为该项新技术的全面普及推广作出基础性贡献。

2009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发挥横溪现代农业园区平台和技术优势,利用现代化智能温室,引进西班牙产的全自动精量播种生产线及相配套设施,并配套建设基质生产车间、播种与出货车间等配套设施,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年生产能力达1亿株的南方冰冻灾害地区南京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草花生产,年生产优质草花种苗3 000万株以上。2011-2015年南京市投入2 000多万元对该育苗中心进行了扩建和升级,年生产能力达到2亿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种苗基地于2010年7月建设,2011年10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拥有育苗专用玻璃温室1座,面积2 880m2,并具备新型地源热泵温控系统;辅助设施建筑面积近500 m2,包括组培生产车间、实验室、精量播种车间、催芽车间、低温处理车间等。种苗生产上,以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等为主,规模化年生产各类优质种苗150万~200万株,供应省内多个示范点、农业科技园区、经合组织、种植大户进行推广应用。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园于2012年建成3 000 m2玻璃育苗温室,其中1 500 m2用于育苗,配备苗床、湿帘及遮阳系统,主要生产茄果类及甘蓝类蔬菜苗,年生产能力40万~50万株。南京工厂化育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图1 南京市各主要蔬菜产区集约化育苗比例

2 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投入多压力大,运营风险高

育苗工厂的建立,涉及到土地租用、设施建设、流动资金周转等诸多因素,一次性投入大,企业要上规模,资金短缺常常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如溧水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建成蔬菜育苗玻璃温室3 650 m2,苗床面积1 400m2,配备了湿帘、水肥一体等设施,但由于保温设施不到位及技术尚不成熟等原因,尚不能满足工厂化育苗生产的要求,后续的建设和运作仍需要政府部门提供项目支持。育苗企业虽然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但遇到极端天气仍然会有较大损失,南京2018年1月降雪量达到40 cm,对很多蔬菜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导致运营风险增加。

2.2 种苗市场混乱,种苗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除了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以外,一些种植大户和农民也加入到蔬菜育苗中。但是部分农户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自留种甚至是用杂种一代留种育苗,导致产量减少,品质下降,降低了商品苗在农民心中的信誉度;另一方面加温或者降温设施不完善,造成不能及时供苗或出现高脚苗,增大了商品苗的推广难度。

2.3 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基础研究薄弱

辣椒工厂化育苗

工厂化育苗虽然发展很快,育苗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工厂化育苗技术环节多、要求高,在环境调控、育苗基质开发、嫁接、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国产基质消毒不彻底、浇水困难、持水能力差;机械化播种时漏籽、多籽情况较多;夏季育苗时秧苗徒长严重;西瓜嫁接育苗中,播种长颈葫芦砧木前还采用传统的嗑籽方式,顶插接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等;对株型控制、萌蘖发生等机理的基础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西瓜嫁接育苗

2.4 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技术培训不到位

由于南京市小型蔬菜基地较多,通常20 hm2以下且叶菜较多。为了便于销售,基地种植蔬菜品种繁多,农民和小型经营主体大多自行育苗,对蔬菜集中供苗认可度有待提升,不利于形成较大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制约了大型育苗企业的发展。另外农户对商品苗的益处认识普遍不够,除西瓜嫁接苗外,在其他蔬菜品种育苗的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对商品苗的接受程度较差。

3 发展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对策

3.1 建立资金和技术保障体系,培育示范中心

蔬菜工厂化育苗起步阶段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蔬菜育苗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传统蔬菜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将蔬菜工厂化育苗培养为蔬菜产业新的增长点。在蔬菜种植集中区域,根据南京市蔬菜生产区域分布情况,在溧水和凤、江宁谷里与横溪、六合东沟,集中选择一批具有一定生产基础、信誉好和技术较高的蔬菜育苗企业、合作社及科研单位,利用基地现有的温室、大棚等设施,集中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力量优先发展,实现重点突破,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地尽快建成现代化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育苗示范中心。

3.2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保证育苗质量

促进育苗企业与种植户之间产前对接,并进行订单生产,提高蔬菜育苗的针对性,实现生产企业与种植户的“双赢”。积极扶持信誉较好的蔬菜育苗企业,尽快树立自身品牌,形成集团化经营模式,走品牌带动发展之路,全面提升蔬菜种苗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南京市蔬菜育苗产业的竞争力。

3.3 产学研相结合,攻克技术难题,建立行业标准

以项目为依托,组建由蔬菜、土肥、植保等部门以及街道农技部门组成的科研团队,重点解决育苗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基质优化、省力化生产等问题,为育苗企业提供技术扶持。尽快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加快蔬菜育苗产业的标准化普及与发展。同时,育苗企业更需要立足本市,紧跟市场导向,积极参加培训及外出参观先进示范基地,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育苗水平。

3.4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采取媒体宣传、田间示范、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宣传力度,以增强农户对工厂化育苗的认识,引导农民购买。结合生产实际和农户需求,加快对育苗企业技术人员、育苗专业户、嫁接工、种植户的培养,适时在各蔬菜主产区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技术培训,通过专家现场授课、技术培训与育苗企业实地学习相结合,培养出一批熟练掌握工厂化育苗生产的技术人员,切实提升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工厂化种苗南京市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钢结构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南京市长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