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2018-08-21 20:47
中国摄影 2018年6期
关键词:惠特尼伦纳德布莱恩

印出一个新世界:1930年代商业图片展

时间:2018.2.3 - 8.19

地点: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印出一个新世界:1930年代商业图片展”(Printing a New World: Commercial Graphics in the 1930s)展出了1930年代英国与欧美的商业图片设计产品和各种商业公司的宣传册,以此展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在技术革新下的变化。

1930年代,商业生产与技术迅速发展,引导着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城市建筑或家庭生活都受其影响。本次展览不仅呈现技术创新为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还展示了彼时的设计师在新产品宣传中将设计、摄影图像、印刷技术结合起来的创意。

惊蛰·乡土之后

时间:2018.5.19 - 7.30

地点:河南郑州·昆仑望岳艺术馆

2018年第二届“惊蛰”展览将主题定为“乡土之后”,由李宇宁策划,王勇、慕容拖鞋、马列、孙文恒、张嘉武、李磊、王小翠、熊子豪、魏子翔、梁婷婷、高山、苏晟、陈勇、宁凯&Sabrina; Scarpa、李止等摄影师的最新作品参展。

在河南地域上,脱离乡土社会的语境谈论摄影是难以想象的,摄影仍然是与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交织在一起。传统的社会纪实摄影对于理解“乡土中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在当下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仍然需要继续坚持。不过,在后乡土时代,在城市化的语境中,个人化、感性的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存在着具体、个别与抽象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已经共同存在于当代摄影语境的公共空间之中,分别提供了考察社会生活的不同视野。这些视野彼此交叉、相互依赖、相互抗衡,呈现出一种充满了张力的稳定性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众可以在新一波“惊蛰”的春雷震震中感受到时代和历史的脉动。

东行记: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亚洲摄影

时间:2018.6.17 - 9.9

地点:上海·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览呈现了两位颇具影响力的纪实摄影师布莱恩·布瑞克(Brian Brake)和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的作品。布瑞克和二十年后的麦凯瑞都是以摄影见证时事,用图片讲述故事为所长的视觉叙事者。展览以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两位大师的作品,向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亚洲“异域情调”的好奇和着迷抛出疑问。今日重读这些照片,我们能揭示什么更深层的意义?

新西兰出生的布莱恩·布瑞克(1927-1988)在1957年以一篇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开始了职业生涯,继而在1959年作为唯一一位西方摄影师,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盛况。美国人史蒂夫·麦凯瑞(1950-)的第一篇摄影专题则是1979年刊登于《纽约时报》的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报道,自1980年代早期,他的作品开始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常客。

佐伊·伦纳德:测量

时间:2018.3.2 - 6.10

地点:美国纽约·惠特尼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美国艺术家佐伊·伦纳德(Zoe Leonard)的个展“测量”(Survey)是艺术家的首个大型综合个展。展示了她职业生涯30年的重要作品,包括摄影、雕塑和装置等形式。

佐伊·伦纳德1961年生于纽约,16岁时辍学开始学习摄影。1980至1990年代,她积极参与对抗艾滋病宣传和LGBT权益运动,1992年曾参加竞选美国总统。佐伊·伦纳德的摄影作品以摄影史、性与性别、失去与悼念、迁移与流离以及城市景观等为主题,对人们“熟视”的社会与政治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与反思。她关于景观的摄影图像利用在大规模的重复中制造透视微妙变化的手法,帮助观众去觉察到习以为常的日常场景背后的意义。而她的1993至1996年間创作的“伪”档案作品《费伊·理查兹照片档案》(The Fae Richards Photo Archive)通过构造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女性讨论了种族、性别、身份等话题。

伦纳德曾三次参与惠特尼双年展(W h i t n e y Biennial),并于2014年被授予“巴克斯鲍姆奖项”(Bucksbaum Award),以表彰她对2014年惠特尼双年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猜你喜欢
惠特尼伦纳德布莱恩
转世为鸡
惠特尼·约翰逊和她的非凡组织
超现实晚礼服
只有一个人的聚会
只来了一个客人
只来了一个客人
盲点(2)
美国女郎手机寻爱记
聪明的布莱恩
惠特尼.休斯顿:获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