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宝宝了

2018-08-22 11:23刘兴华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评析爸妈爸爸妈妈

刘兴华

【创课缘起】

一次大课间恰逢雨天不出操,几个学生围着我聊天。一个学生用央求的小眼神看着我:“老师,这次单元试卷不要拿回家签字好不好?”好几个学生一起附和。“為什么?”我明知故问。“考砸了呗。”“回家少不了吃一顿唾沫大餐。”“我就惨了,一定是男女混合双打!”看来考试分数除了几个“学霸”,其他人都怕父母知道。“我还以为你们00后天不怕地不怕呢!”我笑了。于是,一个绝妙的话题作文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怕啥》。

【创课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与习作教学挂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地提升孩子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乐于表达。“课标”倡导习作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个教学设计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提取,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现场】

一、小诗开课,营造氛围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综合性学习“诗歌”这一单元,你们每个人都写了小诗,其中几首小诗让老师刮目相看呢。老师也精心写了一首小诗,这节课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PPT出示《我怕——》

我怕,

交家庭作业江南直摇头

我怕,

大课间跑步郑浚会溜走

我怕,

政勋嘻嘻哈哈总吹牛

我怕,

马俊豪自恋帅过EXO

我怕,

蒋一将发言地球抖三抖

我怕,

付成浩不写作业玩网游

我也怕,

尤嘉康上课不开口

我更怕,

石桂林一拳竹炭包爆头

……

说一千道一万

我最怕的还是狗

(还没等老师读完,学生们就已经掌声雷动,笑个不停。)

(二)学生评价,引起共鸣

师: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老师的这首小诗?

生:太好了!太有意思了!老师,你怎么不写我啊?老师,你有点儿夸张了吧……

师:你们想想看,老师的小诗里面的“怕”,是害怕的意思吗?是不是这几个同学的这些特点让老师感到“恐怖”?

生1:不是,老师您的怕,其实就是担心、担忧、不放心的意思。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评析:为了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老师出示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我怕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再现了班里几名熊孩子的特点,表达了老师内心满满的爱。小诗的出示,一下子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的导入方式太接地气了,太贴近学生了。】

二、打开思路,实话实说

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喜欢,让我们向往。同时,也有一些事情是让我们讨厌、害怕、担忧,甚至是恐惧的。比如说,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怕被爸爸妈妈打;有的同学看到蛇,心里就特别害怕;还有的同学晚上一个人在家感到特别害怕;有的同学最害怕爸爸妈妈吵架……

1.出示话题《我怕……》,交代本节课的两个任务:

说出——真实经历

写出——真情实感

2.出示《新华字典》关于“怕”的解释:

害怕、感到恐惧、发慌——惧怕

担心——怕天下雨

承受不住——瓦罐怕摔破

师:所以说,这里的“怕”,可以是感到恐惧的人和事,也可以是自己担心的、牵挂的人和事。总之,是心底里最真实的声音、最真实的想法。

【评析:小诗的引入,很自然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于是大家纷纷说出自己“最怕”的人和事。】

三、选择话题,实话实说

那么现在,我们进入“实话实说”板块。先看看这些不同的“怕”,哪一方面的“怕”,是你一直以来最恐惧和担心的;或者与之相关的哪一种事物,只要一想起来就让你不由得打寒战?思考片刻再回答。

(一)出示:不同内容的“怕”——

自然现象——打雷、闪电……

动物——狗、蛇、毛毛虫……

情景——晚上一个人在家、父母吵架、和陌生人交流、妈妈流泪、饭桌上没肉……

事情——考试考砸了、好朋友不理你、上课发言、打针、拔牙、恐高、走夜路……

虚幻——鬼、穿越、做噩梦……

人物——小偷、老师……

生:我最怕爸妈吵架,而且害怕他们说离婚,不要我和妹妹。那一次,妹妹才3岁,爸妈又开始吵架。我劝不了,妹妹大哭,我也在哭。爸爸一下子把妈妈推倒了,我怕妹妹看见,就把妹妹抱到楼下。我听着楼上爸爸摔东西的声音和妈妈心碎的哭声,我伤心极了……(这个学生眼泪流下来了,几个学生眼睛湿润了,估计有类似经历)现在,我还在怕,就怕爸妈吵架……

生:我最怕的和别人不一样——我最怕饭桌上没有肉!(大家笑了,有几个点头的)我是奶奶带大的。大家知道,奶奶怎么可能让孙子受委屈呢,她特别娇惯我,妈妈劝阻也没有用。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小胖子(又笑)。上一年级时,妈妈爸爸接我来到上海,并且为了让我减肥,规定每餐吃肉不可以超过两块。天哪,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折磨!可是,减肥没有那么容易。后来我妈干脆全烧素菜……所以,我最怕吃饭没有肉。唉,说起来全是泪……

生:我最怕去乡下奶奶家——因为没有Wi-Fi……

师:看来,如果把每个人最怕的故事编成一本书的话,还真是画风各异啊!

(二)模拟采访,说出感受

师: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那么多的感慨,激活了你们真正的心声。我们现在不妨来一个“焦点访谈”——以“怕晚上一个人在家”为例——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现场采访这个“怕者”,你会设计哪幾个问题?

话题预设(学生设计问题不全面时,适时出示):

(1)你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家?

(2)你害怕时心里都想些什么?(心理活动)

(3)你害怕时怎么做的?(行动、语言)?

(4)你如何克服这个害怕的心理的?

(5)你现在晚上一个人在家还怕不怕了?

采访纪实:

记者:请问,你一个人在家怕吗?(大家笑了,他明知故问)

嘉宾:当然,不然我为什么站在这里?

记者(也笑了,抓抓头):哦,那我换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害怕一个人在家?

嘉宾:因为我当时还小,你五六岁时难道不怕吗?(嘿,会反问了——看来这个嘉宾有些“刺儿头”)

师(马上打圆场):这位小记者,你设计的问题要“有效”。有效就是让被采访者有同感才可以,并且滔滔不绝。这位嘉宾,你也要有问必答,不可以反问记者哦。要尽量配合第一次当记者的同学……(大家都笑了)

记者:咳咳,我的错,我的错。请问,你当时怎么会一个人在家呢?(这个问题挺靠谱)

嘉宾:因为那天奶奶突然晕倒了,爸妈急着赶去医院。我才5岁,他们说小孩子夜间最好不出门,更不要去医院这种地方。他们让我好好在家里看动画片,还给我薯片吃……

记者:这么说,你爸妈也是无奈呀。好,爸妈走了之后,你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哭?

嘉宾:你问题一个一个来嘛。(大家笑,记者脸红了)我把所有的灯都开了,包括厕所灯。我想鬼应该怕亮光。但是我还是害怕,就把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大。我感觉自己在发抖,就哭了起来……

记者: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你爸妈回来了没有?

嘉宾:当然回来了,不过我是第二天早上才见到他们的。当时因为害怕,我就躲在爸妈的被子里面,把头蒙在里边不出声。后来就睡着了……

(三)小组讨论,话题自定

(1)为什么会怕;(2)害怕时的表现;(3)想办法使自己不怕。

教师提醒:如果讨论时着重说说你害怕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你的发言一定会比别人的更精彩。

(四)学生汇报

【评析: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不同内容的“怕”,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最怕的镜头,一个个让学生担惊受怕的瞬间,纷纷呈现在课堂上。】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示下水文两篇,从内容和形式上打开学生思路。

我最怕爸爸妈妈吵架

那一个夜晚,我彻夜难眠。爸爸妈妈之间暴发了一场战争,深深地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

窗外的竹林被皎洁的明月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白,蝉在轻轻吟唱,这本该是一个和谐的夜晚。我正在楼上看电视,楼下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终于淹没了电视声。我纳闷极了,马上下了楼。只见爸爸妈妈正吵得不可开交。

爸爸脸红筋胀,首先向妈妈抛出个“手雷”。妈妈的脸立马成了“火烧云”,气不打一处来,也不甘示弱,双手叉腰,狠狠进攻。奶奶站在妈妈那方用洪亮的嗓音“反击”。空气中充满了难闻的火药味,他们个个凶神恶煞。爸爸妈妈的每句话像千万支针刺伤了我。我不忍心看他们吵架,走了过去。他们愣了一下,我以为他们会结束战争。但却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爸爸妈妈又吵了起来,并更加猛烈了。

我鼻子一酸,无声地呜咽起来,努力让自己不掉下眼泪,在心中虔诚地祈祷让他们别吵了。爸爸妈妈越吵越激烈,最后犹如一触而发的火山,爆发了!爸爸大发雷霆,把装豆的碟子一扫,“咣当!”碟子四分五裂。吵架声戛然而止,豆子蹦蹦跳跳地飞溅出来。爸爸怒气冲冲地回了客厅,奶奶和妈妈如雕像般呆立着,只有闹钟“嘀嗒嘀嗒”地庆幸战火已熄。

我默默地捡起碎片,捡啊捡啊,腿也麻了。爸爸从牙缝中迸发出几个字:“不用打扫!”我怯怯地望了爸爸一眼,上楼在被窝中哭泣。

有千千万万个父母吵架,就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害怕。如果父母离婚,在背后哭泣的却是孩子……

爸妈,你们可以不再吵架了吗?

我怕啥?

看到这题目,你们一定以为我啥都不怕。错了,我怕的东西多了。

No.1:怕狗

怕一个东西总有原因,我怕狗就是这样的。小时候,我一直在奶奶家住。有一次,我犯了错,把盘子打碎了。当时,奶奶吓唬我:“下次再这样,放狗出来咬你。”我哼了一声,出去玩了。

我哼着小曲走到关狗的笼子旁,根本碰都没碰它,它却对我狂吠不止。我一听急了,对它大喊:“再叫,再叫我拿板砖拍你信不信,我分分钟往你的狗粮里掺泻药信不信?”然后,然后,我就被狗咬了……

从此,我遇见狗就两腿发软,一屁股坐到地上,动都不敢动。直到狗走远了,我才敢起来。突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No.2:怕鬼

说实话我最害怕的还是……

有一次,爸爸出去了,妈妈上班去了。姐姐虽然在家,但跟没在一样,因为她一直在睡觉,我怀疑她是不是继承了妈妈属猪的基因。

我一个人在家,干吗呢,看书吧。可是,我总感觉后面有个人……算了,睡觉吧,于是,我进入了梦乡。我迷迷糊糊地走下床,坐到椅子上开始写作业。突然一阵凉风袭来,我回头一看,一双手向我抓来。鬼来啦!鬼来啦!我蹲在地上喃喃道:“不要吃我啊,不要吃我啊。我的肉不好吃啊,不要吃我……”

啊——我从梦中惊醒,满头大汗,浑身发抖。

从那次以后,每次爸妈出去,我都要跟着。

师: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哪些描写最传神,让你眼前有画面?或者,你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使例文锦上添花。

生:我感觉第一篇写得更好,尤其是那一句话触动了我:有千千万万个父母吵架,就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害怕。如果父母离婚,在背后哭泣的却是孩子……

生:我喜欢第二篇,因为作者用了小标题的方式写了他“怕狗”和“怕鬼”,很真实,很有画面感……

生:“怕狗”片段,我认为还可以更好。比如,描写一下狗吓人的样子,牙齿啊,眼神啊等等。相对来讲,“怕鬼”片段就好多了,字字句句让我身临其境,寒毛直竖。

生:爸妈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很形象,很立体。比喻、夸张一起呈现了“战争的激烈”——“手雷”突出了爸爸的吼声震天响、“火烧云”突出了妈妈的脸涨得通红,气愤至极。

师:第一篇例文,讲述了自己最害怕的一件事“怕爸妈吵架”;第二篇写了自己怕狗,怕鬼。二合一,两种不同的“怕”,很丰富,很有料嘛。所以,在选材时要注意:是通过写一两件事写一方面的“怕”,还是通过几个画面写不同的“怕”。

【评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生内心感受最饱满的时候,适时出示两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下水文,会让学生更加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

五、题目新编,深度启发

师:老师出示的这几个题目,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拟题吗?说说看。

1. 我怕……

2. 我的心事……

3. 我的软肋

4. 每当(桌上无肉)……

5. 妈妈的眼泪

6. 话说拔牙(打针、走夜路)

7. 就是张不开嘴

8. 唉,别提了……

……

生:《唉,别提了》是设置悬念,把自己尴尬的、无奈的时刻,巧妙遮掩。文章里面揭示谜底,这个不错。

生:我会自己拟个题目《老师,我怕你》。并且采用小标题,写出我怕那位老师“发火的样子”“多留作业”和“经常拖堂”。

……

【评析:水到渠成之时,题目也会深度启发学生的思路,甚至让他们眼前一亮。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题目,对选材不够明朗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注入了源头活水。】

六、学生行文,抒发真情

巡视观察,发现问题,随时指点:

1. 学生完成习作时间段,老师巡视,个别启发引导:没有思路咬笔杆的,题目切入点太大的,没有写题目的,意思表达不明确的,句子不太顺畅的,出现错别字的……

2. 发现比较普遍的问题,可以叫个暂停,适时指导学生明确。

3. 解答学生“短暂性”头脑短路——两件事之间怎么过渡,某个意思用哪个成语比较好,纠结小标题……

【评析:情绪饱满待抒发,最怕主题思无涯。落笔成文箭在弦,精彩镜头作品佳。】

七、大家品评,尝试修改

师:我们一起给几个片段“集体会诊”,提出诊断意见和建议。病灶在哪?如何手术?

(一)《我怕恐怖片》片段

有一个暑假,我和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突然,有一个人发了个外挂,我像个呆子一样盲目地点了进去,突然……

“啊!”我被吓了一跳,一直跑下楼。回去再看已经没了,但还是吓得我一天不敢玩电脑。这样真的好吗?听同学说什么电视里跳出贞子啊,马桶里蹦出花子啊,都把我吓得半死。所以我就连大白天也不敢面对电视和马桶,这给我的心理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生:吓了一跳,后面有必要写一下自己看到了什么。如此深刻的印象,强烈的感官刺激,如果不描写一下,感染不了读者。

生:此处可以加一段心理描写:我立马开始发抖,到了楼下,嘴唇也抖个不停,差点踩空从楼梯摔下来……有细节才能让读者感受深刻。

(二)《我怕狗》片段(周俞冰)

我怕狗,因为有两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在4岁时,姑姑带她心爱的小狗来我家玩。姑姑刚推门而入,那小狗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它直接扑到我的脸上。我当场就大哭起来,姑姑还未回过神来,妈妈便一个箭步冲到我前边,迅速地将小狗放在地上。妈妈将我护在怀中,并不停地轻声安慰我。姑姑终于回过神来了,急忙将礼物泰迪熊塞在我的怀中,当时,我十分喜欢毛茸茸的娃娃,看到泰迪熊立即停止了哭泣。

生:这个片段动作写得还可以,語言也有活泼轻松的一面。姑姑作为“肇事者”,一点也没有愧疚吗?怎么不去哄作者呢?说了什么?作者都没有交代。

生:要是我来写,我会在后文交代一下“小狗”的可爱。比如,写写它的皮毛啊,颜色啊,与前文的凶猛形成反差……

【评析:阶段性反馈,有利于作者适时调整思路,也有利于其他学生借鉴。】

八、教师总结

害怕人和事,妙笔在生花。若问谁最好,就是你我他。课后继续完成习作,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文章不厌百回改嘛。期待大家“怕出的精彩”!

附:

我怕弟弟

六20班 胡伟亮

你怕什么?怕鬼,怕晚上一个人在家,怕爸爸妈妈吵架……而我最怕弟弟。这是被他折磨后,我才知道他有多可怕。

想知道我弟弟多可怕是不是?那我请你们看看下面的片段。

有一次,他看我在写作文,而他很无聊。不知道他怎么想到的,竟然想到打扰我写作文。那时我正在想怎么把这作文写好,心情不太好,再加上他一直打扰我,心情则更不好了。

于是,一气之下我竟然想到:你平时借着奶奶的名义来欺负我,正好奶奶在阳台洗衣服,让我好好教训你。说做就做,我刚想打他。他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立刻喊了一声:“奶奶!”我立马退缩了。果然奶奶来了,我还是免不了被训。奶奶总是说:“弟弟还小,不懂事。你就不要生气了,而且他碰你一下痛吗?”而此时我心里灰暗了:你让他碰你一下,碰你一下试试,你一定也会觉得烦。

还有一次,他在玩棋,我从他身边走过不小心碰倒一颗棋。我心想:完蛋了他又要搞破坏了。然而他嬉皮笑脸地说:“没关系。”我信以为真,就回到房间里。

过了一会,我准备检查作业时发现,弟弟在玩纸飞机。我觉得他的那张纸很熟悉,便走过去抢过那张纸一看,那不是我的一篇作文吗?他什么时候撕下来的,我抬起手想打他。忽然,我又想起奶奶说的话,便放无奈地放下了手。

哎,这就是我弟弟。从小我就怕他,到现在还怕。

猜你喜欢
评析爸妈爸爸妈妈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我爱爸妈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能行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