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红利惠及河南农村千万学子

2018-08-24 05:50卞瑞鹤张国清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6期
关键词:寄宿制农村教师农村

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张国清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农村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同时,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见证了国家由弱变强的历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为人口大省和生源大省,河南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普及程度很低,基本上那时期属于文盲半文盲的时代,特别是农村教育水平十分低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党中央、国务院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与努力,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4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升的4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4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农村教育的40年。

见证40年农村教育历程

让深山里每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是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古峪小学教师陈俊德的一生所愿。为此,他从十八九岁便扎根贫瘠乡村,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40年。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才走出深山迈向更广阔的世界,他却从年轻力壮变得两鬓斑白。

1977年,陈俊德刚刚高中毕业,古峪村村干部找到他,想让他做“村筹教师”,到距村校十几里的汤庄开办教学点,以便那里的孩子们就近读书。他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

教学点很简陋,村组的三间牛棚整修一下就是学堂。这让陈俊德一度“心灰意冷”,但孩子们渴求的目光留住了他。土坯支住长木板当书桌,木箱盖挂在墙上当黑板,木棍搭成床,铺上麦秸就是“安乐窝”……就这样,在这个深山沟的教学点,守着煤油灯,守着孩子们,陈俊德一干就是6年。

那个年代,因生活条件艰苦,山里孩子经常辍学。为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入学,陈俊德翻山越岭,走遍全村每家每户做家长思想工作。40年来,山里的老师来了又走,唯有他坚守在这所离镇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的山村小学。陈俊德的奉献让他收获了很多荣誉:2013年被评为西峡县最美乡村教师,2015年被评为河南好人,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师德标兵。在荣誉面前,陈俊德却说,深山里的孩子靠着读书点亮了梦想,是他最感欣慰的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他真切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程。

2017年秋季开学典礼那天,在拔地而起的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高沟小学,当着100多名学生家长的面,校长朱雪军哭了。

“新学校修起来了。我一定把你们的孩子教好,这是我对你们的承诺。”短短一句话,朱雪军数次哽咽。

此前多年,他和5名教师、80多名学生在200多米外的一栋老式两层教学楼和几孔破窑洞上课、办公。站在老校区的院子里,新学校每天的建设一览无余。

“我看着新学校一砖一瓦起来,那是激动啊,盼了多少年了。”朱雪军说。

帮助朱雪军实现梦想的,是河南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这两类学校是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

铁门镇北部山区分散着好几个村庄。曾经,这些村庄村村有学校。这些学校虽然在当时解决了村民子女上学的问题,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极差,教学质量长期低下。近年来,很多学校更是面临生源流失的难题,一些学校的办学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

河南省启动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后,当地政府多方论证,选定交通条件便利的高沟村,决定在此建立新校。按照规划,高沟小学将容纳近600名学生读书,可供100多名学生寄宿,大大改善附近7个村孩子的就学条件。

“生活上的苦,忍忍也就过去了。最主要的是教学条件差,新教师不愿来,课程开不齐,教不好,耽误人家孩子一辈子。”朱雪军说。他一直有个梦想,希望农村的学校和城里的学校一样,有窗明几净的教室,有功能齐全的设备,孩子们在学校里又唱又跳,又学知识,又长身体。

2017年夏天,新高沟小学建成交付。新学校里,塑胶场地和跑道一应俱全,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手工坊、计算机教室设施齐备,宿舍整洁舒适,餐厅干净卫生、三餐丰富。梦想成真的朱雪军在开学典礼上激动得落泪。

而这些,正是河南农村学校发展的缩影。

历经阵痛,迎来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分配至农村学校工作的年轻人,都清楚地记得,当时除了校舍破旧外,人们还没有从心里根本走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阴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这其间,教师们稍有举动即会遭遇“斗争”,学校上课只能以“语录”为准,学生可以不上课“闹革命”,可以“炮轰老师”。因此,农村产生了大量的文盲半文盲。

80年代中期国家包分配的师范生们,奔赴农村学校首先要挑起“一师任两教,教了日校教夜校”的普及初等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担。20岁的年轻人和一批“民办教师”拿着30元月薪,凭着“党的号召”,鼓起一腔热血,全身心投入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工作。

小学普及工作刚刚报捷,农村教师又接受了全力动员学生进入初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基”重任。那时的小学教师完全处于“行政压力”中,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声令下,包村到户(包学生读完初中的硬指标)必须无条件接受。而且全日制课不能丢,工作必须尽职,只能早晚进村入户动员初中辍学的学生返校。

随着《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并强力实施,教师非本职的社会义务逐渐压缩,职称、称号、名誉、工资待遇等也逐渐给了农村教师。虽然那只是极小的比例,却让农村教师尤其是“民师”看到了希望。2000年前的“民师”大转正,让“熬”了几十年的“民师”们热泪盈眶,甚至兴奋得夜不能寐。

农村教师历经积年磨难,当改革开放成果的雨露滋润到他们时,即使是中老年教师也焕发了青春,全身心投入到谋求学校发展和增强自身素质上来。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掀起了尊师重教之风,对教育发展实施了三步走战略,使农村的孩子大多脱离了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现在已“跳出农门”,走向全国各地。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算是较为幸运的一代,他们正好赶上了国家推行“普及初等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个时期(后者又称“两基”时期),亲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成果。可以说,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跨时代发展就在“两基”期间。当时,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强制的、救助的、奉献的等形式,通过教师将徘徊于学校大门外的农村适龄少儿基本动员返回了学校,95%的农村孩子读完初中。

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和农业的改革又催生了城市和工业改革,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学校也要适应国家要求和自谋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农民真正受益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增多,“留守儿童”依靠祖辈或亲朋生活,产生了“留守儿童”怎么办的难题,农村中小学的一些管理者和改革者又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举办“寄宿学校”或“寄宿班”,为农村和农民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

1990年前,农村学校校舍的基建、维修基本靠“乡(镇)村”自筹。奋力实现“两基”时,各地强力推出“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捐资助教措施,“举全民之力”集资建校。当时口袋里并没有多少钱的农民兄弟靠借、靠贷、靠变卖家产,每户出资几十、几百元不等,全力新建孩子们读书的校舍,于是村村为有自己的“教学楼”而骄傲、自豪。如国企改革一样,我国的乡村教育也在经历了十年阵痛后,迎来快速发展。

让农村娃上好学校,让农村教师“留得住”

作为人口大省和生源大省的河南,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均居全国第一。但是,河南省农村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寄宿制学校少、办学条件差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的短板。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中小学生流入城镇,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农村中小学校在校学生逐步减少,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学校布局不合理现象更加凸显。

据悉,“十三五”期间,河南要求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布局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点),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初中原则上按24班规模,其他地方原则上按18班规模,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初中;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原则上按24班规模;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平原地区的农村中心小学,原则上按18班规模;人口比较分散的山区、丘陵地区的农村中心小学,原则上按12班规模。

河南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张怀君说:“到2020年,规划保留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要达到标准化要求。每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师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音美器材以及运动场地等要按照标准配备,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要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基础上,全省基本完成所有中小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任务。”

“河南省还将严格农村教师编制管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使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张怀君说。

为此,河南省出了不少新招:各地不断加强农村教师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师,拓宽农村教师来源渠道,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严禁以各种形式“吃空饷”,严禁管理部门与中小学校混编混岗占用教职工编制,严禁非教学单位长期借用教师帮助工作;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点核编和配备教职工时,适当予以倾斜;保障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鼓励各地建立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继续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陈村小学老君洞教学点学生正在上课。

据了解,河南省财政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速度快、社会满意度高的地方将予以奖补,从2016年起,每两年表彰一次,每次表彰20个先进单位。同时,各县(市、区)认真落实本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逐校建立推进台账,省、市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落实情况专项督导。

补齐短板,振兴乡村教育

今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这两类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有384.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两类学校仍是教育的短板,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加强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办好两类学校意义重大,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还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他介绍,《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的总体目标,努力为乡村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指导意见》提出了统筹布局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建设、强化经费保障、提高办学水平、加强组织领导等六项措施。《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合理确定两类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各地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本省份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指导意见》还要求,切实落实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继续给予支持。

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盲目撤并和撤留两难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统筹布局规划的要求,强调准确把握布局要求,科学制定布局规划,妥善处理撤并问题,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上学困难甚至辍学。针对两类学校师资保障不到位、师资队伍不太强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强化师资建设的要求,强调在教师编制岗位核定、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两类学校实行倾斜政策,严格落实各项津补贴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与水平。

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均居全国第一的河南省,现有乡村义务教育学校1.49万所,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59.97%;乡村学校在校生462.21万人,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32.75%。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精准施策,2014年和2016年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和《关于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意见》,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她说,2017年,河南省已改扩建新建寄宿制学校600多所,2018年全省将改扩建或新建900所寄宿制学校,要求每个县至少有一半的乡镇要完成改扩建或新建一所寄宿制小学。

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将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做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补齐农村教育短板,进一步振兴农村教育。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布局规划、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学质量以及督导检查等六个方面的工作。教育部明确要求全面改薄资金向两类学校建设倾斜,加快建设进度,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两类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猜你喜欢
寄宿制农村教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寄宿制小学推广花样跳绳的有效策略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