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扶贫典型案例

2018-08-24 05:50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香菇红薯

洛阳众森农业有限公司深山贫困村种出金奖苹果

洛阳众森农业有限公司是洛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洛宁县上戈镇,拥有矮化密植栽培苹果2464亩,年产苹果1800吨。2015年8月,因其产品不是绿色食品被拒绝参展泰国曼谷的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后,公司负责人意识到要想发展产品质量不仅要硬,品牌也要响。2016年,“香腮”牌苹果申报并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2017年8月,“香腮”牌苹果第一次到第十八届绿博会上参展,就获得了金奖和300万元的订单。随着绿色食品品牌的呼声高涨,该公司苹果销售呈现出一果难求的局面。2017年,公司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扶贫带动模式,为区域内35名贫困人口支付固定工资126万元,人均年收入3.6万元;支付210人临时用工工资132.3万元,人均年收入0.63万元;为基地周边236人提供技术指导,带动种植苹果375亩,提高了产品品质和价格。

“香腮”牌红富士苹果

宝丰康龙众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产融合发展“,三品一标”带贫

众口菜粮产品

宝丰康龙众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位于宝丰县赵庄镇袁庄村,公司拥有占地面积3000余亩的康龙众口农业科技园。2014年5月,公司产品小米、小麦、红薯、白菜、萝卜等17种粮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随后,公司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模式,采用“养殖+沼气+种植”的生产模式,用沼渣、沼液和有机肥代替化肥,打造“众口”绿色品牌。品牌的效应加上品质的保证使企业知名度提高。有了绿色品牌,公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公司在平顶山市及宝丰县范围内批发和超市终端零售,在市、县开设“众口菜粮”旗舰店10家,销售价格增幅达30%以上,纯利润增加200万元,带动600个贫困户,年人均增收3600元。

汝阳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汝阳红薯“”汝阳香菇”产业带动脱贫

汝阳县充分挖掘地理生态、人文资源优势,抓住“汝阳红薯”“汝阳香菇”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机遇,集中力量统筹引导推进全县特色农产品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扶贫。其中,“汝阳红薯”获得登记保护以来,每公斤价格增长0.1~0.2元。高档礼品箱每箱5公斤售价30~50元,升值7~10倍,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以上。同时,品牌优势带动产业发展,2017年以来,新增红薯专业合作社6个、育苗基地2个、育苗专业村1个、加工企业2个,各类红薯储藏窖5000多座、储能4000万公斤。以每储藏1公斤鲜薯净增0.6~1元计,至少可增收2400万元。2017年,红薯种植农户3万余户,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业产值达1.4亿元以上,带动贫困户1000余户,人均增收1300元。同样,“汝阳香菇”登记保护后,鲜香菇每公斤新增1~1.5元,香菇种植由2500万袋发展到3000余万袋。香菇产品走出中原,产业产值达4.8亿元以上,带动从事食用菌产业有5个乡镇42个村2164户6200人,贫困户1000余户。县里还与洛阳佳嘉乐农产品公司合作,筹资5.5亿元规划建设100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已投产18个。全部投产后,将新增香菇种植6000万袋,可带动3500户、1.3万名贫困人员实现稳定脱贫。

鹤壁市绿源农牧有限公司发挥品牌作用促进产业扶贫

鹤壁市绿源农牧有限公司位于浚县小河镇张刘庄村,是一家种植、养殖一体化的规模化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种植基地2000余亩。2014年12月,大白菜、西瓜等7个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大白菜、萝卜、苹果、梨又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2018年3月,被认定为河南省“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该公司产品在未获证前,销量一直上不去,且价格较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获证后,设立了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店,并和《鹤壁晨报》联合宣传销售,开辟网上销售等营销手段,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迅速扩大了销量,每公斤销售价格高出该地市场价0.5~0.6元,平均每亩增加收入1500~2000元。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150余户,其中贫困户51户,农户平均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在种植、采后处理、销售等环节,该公司安排贫困户14户16人就业,人均年工资收入1.5万元左右。

“跃民”产品

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绿色草莓+西瓜脱贫路上是一家

“红绯”草莓

洛阳市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位于省级贫困县伊川县江左镇石张庄村,成立于2009年12月,占地560亩,现有温室大棚53座,是洛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种植草莓、西瓜。成立之初,产品虽好,但不被消费者认知,只能在乡级农贸市场上坐地销售,企业运营困难。为打开局面,企业经过咨询,意识到要走品牌化道路。2016年,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品牌效应、产品订单随之而来,由坐地销售转向了订单种植、销售。品牌助推企业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扶贫带动,直接为83个贫困人口提供常年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3.6万元以上。鼓励农民包棚种植,按照统一规范种植、公司收购,目前包棚人数达15人,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同时成立小康农民讲习所,对缺少技术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帮扶,累计培训贫困户1000人次。凡是经培训合格的为其提供工作岗位,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绿色食品品牌浇灌幸福之花

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红薯淀粉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红薯加工企业。2010年,公司“天豫”牌红薯粉条和“天豫”牌红薯淀粉2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获证后,粉条得以出口到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生产规模的60%。其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6个省市,是海底捞火锅、老鸭粉丝汤的粉丝(皮)供应商。公司采取“农户+专业合作社”模式带动郸城的18个乡镇10210个农户种植红薯,辐射影响周边区域30万亩红薯的种植。通过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红薯亩均单产由原来的1750公斤增长到了2750公斤,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种植户带来1.2亿元的增收。每年还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800多人次,优先安排贫困户,2016~2017年公司带动36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11元。此外,公司凭借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与洛宁县合作实施“洛宁天豫循环农业产业园”项目,辐射带动当地3000多农户,其中贫困户580户,人均增收1500元,助力了脱贫致富。

天豫薯业产品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香菇红薯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香菇接种三招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