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的影响

2018-08-25 02:50付守芝陆辉志杨璐瑜廖友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8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液体

谭 赟 付守芝 陆辉志 杨璐瑜 董 辉 廖友霞 曹 松 文 茜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感染性休克是严重全身性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危重病临床治疗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总体短期病死率达30%~50%[1-2]。本研究收治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常规采用集束化治疗策略的基础上,早期加入参附注射液,并运用BioZ-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监测相关指标情况的变化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满足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存在明显感染灶;伴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动脉压均值低于 70 mmHg(1 mmHg=0.133 kPa);组织存在不良灌注现象,中心静脉压(CVP)介于8~12 mm;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儿童及孕妇;合并慢性或急性肾衰竭者;既往有不适合液体复苏病史。

1.2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1~75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6.24±0.31)分。对照组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2~76 岁;APACHEⅡ评分(25.24±0.81)分。 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明确感染性休克后均立即实施集束化治疗策略,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预防和处理应激性溃疡、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治疗措施等[4]。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入参附注射液50 mL(50 mL/瓶,由四川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51020664)缓慢推注,再取100 mL以15 mL/h 持续微量泵输注[5-6]。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监测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6 h 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每搏射血量(SV)、加速度指数(ACI)、速度指数(VI)。 BioZ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为美国Cardio Dynamics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见表 1。 治疗 2、6 h 后两组 CVP、MAP、CO、CI、SV、S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LVSWI[(kg·m)/m2]ACI(100 s2)1422.00±143.00 32.40±2.30 1324.00±108.00 34.60±1.60 1256.00±99.00 37.40±3.40 2 h 85* 5.60±0.60△ 3.20±1.20△ 1100.00±103.00△ 38.40±1.50△6 h 80△ 5.80±0.60△ 3.30±1.10△ 1098.00±132.00△ 38.50±5.60△对照组 治疗前 112 4.70±0.80 2.60±0.60 1423.00±12.00 32.60±3.30(n=24)10 min 110 4.80±0.90 2.70±1.60 1334.00±109.00 33.50±1.30 1 h 95 4.90±1.10 2.80±0.40 1302.00±143.00 35.20±1.50 2 h 90 5.00±0.80 2.90±1.30 1268.00±201.00 36.20±2.10 6 h 85 5.10±0.60 2.90±0.60 1134.00±190.00 36.40±3.20组别 时间HR(bpm)CO(L/min)SVRI[(DS·m2)/cm5]治疗组 治疗前(n=23)10 min 1 h CI[mL/(s·m2)]114 4.90±0.70 2.90±1.10 109 5.20±0.90 2.90±0.90 93 5.50±0.80 3.10±1.60

2.2 两组治疗后使用液体总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情况比较 见表2。治疗组使用液体总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使用液体总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使用液体总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情况比较(±s)

组 别 血管活性药物总量(mL)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min)治疗组 134±12.7△ 13±5.5△对照组 150±14.5 24±3.5 n 液体总量(mL)23 2 765±256△24 3 065±344

2.3 两组复苏目标达到时间比较 见表3。结果为治疗组复苏目标达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复苏目标达到时间比较(min,±s)

表3 两组复苏目标达到时间比较(min,±s)

组 别 MAP(65 mmHg)尿量(≥0.5 mL/h)治疗组 66±8.5△ 25.5±5.4△对照组 77±6.4 35.3±3.9 n CVP(8~12 cmH2O)23 45±6.6△24 63±5.3

3 讨 论

感染性休克是目前危重病学的一种疑难病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炎症反应出现失控,炎症介质因子呈级联“瀑布样”的大量释放,临床特征为高心排量和低外周血管阻力同时存在,进而导致器官组织的灌注量严重缺乏,继续发展下去将导致多脏器功能出现障碍甚至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7]。所以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点是如何在6 h内尽快改善微循环及外周血管阻力,稳定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尽可能使患者在12~24 h解除高危因素,这样才能避免发生不可逆性器官损害和并发症,降低病死率[8]。

本研究在传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参附注射液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运用BioZ-ICG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9]动态监测相关指标情况发现治疗组在应用参附注射液2、6 h后较对照组CVP、MAP、CO、CI、SV、SVR、ACI、VI等均呈明显改善趋势,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参附注射液是根据中医古方参附汤而来,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和乌头碱,具有补气温阳、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之功效[10-11]。其中乌头碱是受体激动剂,能显著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升高血压;人参皂苷有与强心苷相似的强心作用,同时能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适应性,达到升压稳压的作用[1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升压、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具有延长动物耐缺氧时间、抗休克、抗脂质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13-15]。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休克的常规治疗中,早期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心输出量,有利于及早纠正血流动力学指标紊乱,阻止病情恶化。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液体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液体小“桥”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思考心电图之177》
液体压强由谁定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层层叠叠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