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2018-08-25 17:21周滢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用典意象

周滢

【摘 要】 悼亡原属于诗歌范畴的题材,由李煜带入词的领域,苏轼进而肯定其抒情性质,纳兰性德增加了悼亡词的数量,而且推动了思想内涵的提升乃至艺术表现手法的发展,以婉丽凄清、真挚深切的词风著称,在中国悼亡词作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悼亡词 意象 用典 写作视角

一、悼亡的起源与发展

从“悼亡”的起源来看,《说文解字》“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从心卓声。”①本义为恐惧,由恐惧而生哀伤、悲痛义。亡,《说文解字》曰:“亡,逃也。”由主动的逃跑躲藏生被动之躲藏逃跑,逃跑至坟墓,也就是“死”之义,由此可见,“悼亡”是表达对亡者的哀痛之意。古代人们对死亡心存畏惧,同时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思念,举行祭祀活动,悼亡便是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邶风·绿衣》是最早以悼亡为主题的作品,以绿衣起兴,抒发对亡妻逝去的悲痛。魏晋时期,潘岳的三首悼亡诗,最早将“悼亡”二字合用,真正推动了悼亡诗的创作,而此后“悼亡”也专指伤悼亡妻这一主题。南朝沈约将悼亡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乃是悼亡诗的绝唱,抒写死别之恨,为后人传诵。杜审言、李商隐、梅尧臣、赵嘏、韦庄、温庭筠也都写过悼亡之作,而李煜则独创性地把悼亡这一诗歌题材写入词中。宋代苏轼的《江城子》更是被尊为悼亡的经典之作。到了元朝、明末清初悼亡题材的作品也发展得相对成熟,其中就以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尤为卓越。

二、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从收录最为完备的榆园严刊本来看,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分为两类,一类为题中标有“悼亡”的,共七首:《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鹧鸪天(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南乡子·为亡妇题照》、《青衫湿遍·悼亡》、《沁园春》(瞬息浮生)、《青衫湿·悼亡》、《沁园春·代悼亡》(梦冷蘅芜)。另一类是题中未标有“悼亡”,但表达对亡妻的悼念和怀念之情,共有二十六阙,这类占其悼亡词数量的大多数。榆园严刊本共收入纳兰词三百四十二首,其悼亡詞占其词作将近十分之一,而创作始于卢氏逝去半月,迄于纳兰性德逝去,数量和时期延伸在悼亡诗作史上都极为罕见,可见卢氏亡故对他的伤痛至深。《词学通论》有云:“迨纳兰容若才华门第,直欲牢笼一世,享年不永,同声悲惋,此一时也。”②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一字一咽,颡泪泣血,将哀恸追念,真挚缠绵之情吐露纸上。

三、纳兰性德悼亡词的艺术特色

(一)意象凄婉哀怨

纳兰性德将情感与意象充分融合,情景相融,渲染出凄清哀婉的氛围,抒发内心悲痛之至。“西风”、“疏窗”、“梦”、“月”、“泪”、“荷”等意象,悲凉伤感,点染情境,令人感慨唏嘘。未读全章,单看零词,便有凄清之感。

“回廊”出现次数极多,如《青衫湿遍》“教寻梦也回廊”,《虞美人》“回廊一遇相思地”。“回廊”是情定终身和恩爱欢乐之地,如今天人永隔,让人黯然神伤。也多用“梨花”这一意象,梨花是亡妻卢氏的象征③,如《青衫湿遍》“独伴梨花影”,《采桑子》“落尽梨花月又西”《沁园春·代悼亡》“魂在梨花”,《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借梨花之影表达对亡妻的追思,融情于景,飘零孤寂之感甚浓。

这些残缺、凄迷的意象,具有浓烈的怀旧色彩和虚实相生的特点。以白描手法,将心中所想以平淡的口吻说出,让词的表达效果更进一步,使人读起来感概其情深,不禁潸然泪下,可谓是字字含痴,痴中含恋。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④

(二)典故缠绵精妙

其悼亡词用典手法尤其贴切精妙,多使用历史上情深义重的爱情典故。如“料短发、朝来定有霜”用了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典故,挥洒冥思苦忆的眷恋深情;“不辞冰雪为卿热”,“欲知奉倩神伤极,凭素与秋擎”等多处用了苟奉倩雪天冰冷全身为妻降热以及苟奉倩因妻而去的典故;“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用了向秀《思旧赋》典故;《红窗月·燕归花谢》中用了三生石的典故,情真意切,抒发哀思;《临江仙》用了“湔裙”的典故;“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则是用了汉武帝和李夫人的典故,纳兰性德精于用典,数量不少,真挚贴切,毫无晦涩生僻的弊病。

纳兰性德喜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典故,几乎完全以《长恨歌》为经纬。如《鹊桥仙》“今生钿合表予心,祝天上人间相见”、《金镂曲》“钗钿约,竟抛弃”、《浣溪沙》“信得羽衣传钿盒”、“当时七夕有深盟”都是用白居易《长恨歌》的文典。都含蕴“已隔存殁”的生死阻隔,以此写存者对殁者绝望而又无可排遣的悼念与怀想,极易激起一种凄恻缠绵的氛围,强化悲剧气氛与感伤情调,呈现出咫尺天涯、回环浩渺的哀感特质。

(三)写作视角独特

纳兰性德往往从对面入手,在表达对妻子的追思时,从妻子入手,如“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担忧妻子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境况,真切动人。再如“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夫妻二人都为对方考虑,感情真挚动人。

词从对面入手,自己思念至极而不写,却假想对方在思念自己,加强了作品中人物的互动性,增强了作品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新颖奇特,在思想表现上,也更加深切地表现出自己的相思之深,爱恋之切。好友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亡妻那真挚深切的情感,才能产生如此多的情感共鸣。

结语:真挚深切的情感,用典如神的手法,至情至性的纯真,成就了纳兰性德悼亡词长盛不衰的神话。无论潘岳、元稹,还是李煜、苏轼,悼亡诗词不过寥寥数首,而纳兰性德却数量庞大,贯彻始终,十年如一日。纵观古今,从未有人如他这样大量创作悼亡词,无疑是悼亡词作上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王易,《中国词曲史》.[M].团结出版社,2005:p382

[3] 严迪昌,《清词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p280,p282

[4] 顾贞观,《纳兰词顾序》.[A].纳兰性德.《纳兰词》[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p1

[5]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注释:

①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14

②吴梅.词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5

③黄士吉.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J].社会科学辑刊,1992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1995

猜你喜欢
用典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用典犹如用比兴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