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集体备课的思考和实践研究

2018-08-27 03:17郑航如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二次开发创新驱动

郑航如

摘 要:集体备课是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共享资源和智慧的一种组织形式。本文就当前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物理集体备课的一些新思考,以期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集体备课;内外兼修;二次开发;创新驱动

引言

备课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集体备课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探索相关教学问题的研讨活动,是一种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组建学科集备组,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办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许多学校在集备组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则和要求,每周一次的集备活动,努力做到三定四统一五必须,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但在集体备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过程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内容过于僵化等现实问题。使得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不尽如人意,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1 原因分析

通过对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集体备课没有收到应有效果的主要原因有:

1.1 集体备课的操作层面弊端

一些学校和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本质和意义理解不够,导致集体备课在具体操作层面出现了一些弊端:

(1)“一言堂”式备课:这种集备方式是主备教师形成的集备成果(包括教案、课件、学案等)定为集体备课的成果,这种备课方式其实质是集备组个人备课的体现。这种集体备课对集备组其他老师是无准备的集体备课、无观点的集体备课和无反思的集体备课。

(2)“包干”式备课:备课组长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备课计划,将备课任务平均分配给每个任课教师,一本教材分散备课,这种备课方式影响了教材本身设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1.2 集体备课的目标定位狭窄

一些学校为了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制定了许多硬性规定,如“三定”、 “四备”、 “五明确”、 “六统一”等,对集体备课做出高度程序化的管理体制,极力推行教案统一化、学案统一化、习题统一化等。这种集体备课的目标定位阻碍了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这种高度程序化的集体备课必然会导致教师疲于应付或生搬硬套。这样做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1.3 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单一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实际集体备课过程中,集备形式比较单一、集备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教案的编制、作业的布置和习题的编写等方面。

集体备课是教学活动中的准备环节,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学习理论、分析学情、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剖析案例、探讨方法等方面[ 1 ]。

2 集体备课改进的思考与实践

为了促进集体备课的长效发展,让集体备课突出重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集体备课需要内外兼修

集体备课是种外形“手段 ”,最终是要实现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集体备课的内核所在。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物理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和完善物理教师在新的课程背景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前校本研究中集体备课的紧迫任务[ 2 ]:

(1)加强近现代物理知识的学习: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统计学思想 、滴变等近现代物理知识。

(2)补充物理教学背景知识的学习:物理学科学方法和思想、物理人文的价值、物理学史和物理实验、物理前沿知识的理论与应用等。

(3)加强新课程标准学习和实践: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等。

(4)加强物理教学相关技能的学习:物理微课的制作,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物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相关技能。

2.2 集体备课需要二次开发

集体备课重在对课程与教学的“比较研究”和“二次开发”。长期以来,许多物理教师缺少对不同版本教材的质疑批判和比较思考,往往只是凭经验处理教材,更谈不上教材的二次开发[ 3 ]。

以加速度集备为例,在集备过程中,比较人教版、教科版、滬科版、粤教版、司南版等五种版本教材“加速度”概念建构的过程。比较概念引入的过程、比较活动设计过程、比较初高中如何衔接、比较概念的形成过程、比较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等,集备组老师们各抒己见,从学情和生情出发,最终提出优化加速度教学设想。这样的集体备课比起常规的集体备课更丰富、更理性,也为集体备课的行动指明了方向。

2.3 集体备课需要创新驱动

集体备课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优秀资源的共生共享和凝聚群体的智慧生成,寻求教学真义,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创建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集备组。

创新驱动一:基于作业设计的集备活动

当前同步辅导练习往往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练习,忽视解题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更谈不上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着力点落在每个章节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突出作业的基础性,强化知识与技能;凸显作业的探究性,体验过程与方法;彰显作业的育人性,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作业的多样性,尊重学生不同需求。

创新驱动二:基于主题学习的集备活动

开展主题学习,由于备课组各成员原有专业水平有差异,因此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要求有所不同,对自身的专业知识的拓展与专业技能提升要求不同,从而对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主题式学习是指备课组成员解剖、发现自身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问题当作研究主题,从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形成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系列化。发挥集备组各年龄段教师的优势,老教师经验丰富,年轻教师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强,对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应用能力强,给老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注入一些新元素和活力,这也激发了老教师对合作的支持和参与。通过集备交流发展各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瓶颈,实现合作共赢,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创新驱动三:基于微课设计的集备活动

随着移动媒体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拉开了 “微 ”时代的序幕,基于微课设计的集备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集备活动。以高三二轮复习为例,开展了微课设计的集备活动,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微专题课题的提出到脚本设计、PPT设计、微视频制作和后期监制,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完成相应的工作,同时各个教师的工作必须相互协调,统筹安排,才能完成最后的作品,这就要求物理备课组内教师精诚合作,一起来应对新时期物理教学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基于微课设计的集备活动,不仅改变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充分调动起集备组各成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3 结语

集体备课是提升高中物理教师素质和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接地气的校本教研活动。新时期集体备课要多维度创新备课模式和备课内涵,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书写集体备课的奋进之笔。

参考文献:

[1]宋金波,程百花. 提高农村学校集体备课效益的若干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07(4):25 -26.

[2]曹义才.高中物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物理教学,2009(1):56 -57.

[3]曹义才,刘永红.不同版本物理教材“加速度”概念建构的比较分析[J].物理通报,2016(4):47 -49.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二次开发创新驱动
例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二次开发
浅谈CAD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及工具
例谈课本习题的“二次开发”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