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学分制构建研究综述

2018-08-27 08:35阎惠丽张成国冯梅邓桀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构建高职院校

阎惠丽  张成国  冯梅  邓桀

摘 要:素质学分制的概念提出、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及程序等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发展中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必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学分制在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改革创新中功能的强化和凸显就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考量参数。探讨素质学分制的概念提出、体系构建、实施主体及程序等是基于研究需要的综合考察。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学分制;构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成为不可撼动的现实,“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必然趋势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职业院校的改革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学分制的改革和创新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学分制属于相对成熟的高校教育管理手段之一。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管与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上的差异化随着高职学生群体特征差异化的凸显而更加明显。

一、素质学分制概念的提出

在一些普通高校的学分制度中,有素质拓展学分的说法,这就是高职院校素质学分的影子。陈斌在《推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提到,素质学分的提出源于国家政策层面、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层、德育工作层面的考量;邓洪秀、樊红梅、杜馨在《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到,素质学分是用来记载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成果;曹刚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体系构建研究》中称之为“成功素质学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参加集体活动、遵章守纪等方而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人文身心素质和开拓创新素质等方而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王煊在《素质学分制:一种新型的人才测评体系》一文中提到,素质学分制是在成功素质教育模式下提出的有别于传统学生测评模式的一种新型测评模式,围绕成功素质教育的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五大体系,运用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全面考核、评价学生成功素质状况,把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实践课程的动手能力、品行修养以及创新活动、个性特长发展等综合情况都纳入测评内容,旨在以正确的测评导向对学生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全貌的测评,充分凸显出该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步推进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当前文献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素质学分制作为一种测评记录和教育管理工具的应用,而忽略了素质学分制的动态评价和育人导向功能。

二、学分制构成的体系

罗金凤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体系的构建》一文中,将综合素质学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修学分,一类是奖励学分。必修学分是每个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修完的学分;奖励学分是对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鼓励,但是奖励学分不能代替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也不能代替奖励。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分一、二两级素质指标,一级素质指标共五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身心素质、综合能力素质、文化艺术素质;二级指标共20项奖;陈斌在《推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提到“成功素质学分,是对将学生在学习、生活、参加集体活动、遵章守纪等方而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人文身心素质和开拓创新素质等方而五个层面。朱光福《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四维评学体系”》则认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行为都分类别纳入学分的计算“四维评学体系”,即学业学分、素质学分、就业创业学分、奖励学分四大类。现有文献对学分制的体系的构建阐述主要围绕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而对于素质学分在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比重以及素质学分存在的导向功必要性探讨较少,并且对于那些内容应该纳入素质学分体系没能形成大体一致的共识,并且没有厘清素质学分制与之前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逻辑关系,最关键的是对于素质学分体的构建没有一定的相对合理的框架。

三、素质学分制的实施主体及程序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提出的成功素质学分制,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成立积点管理中心,学工处教育管理科负责全院的成功素质积点管理工作,指导积点管理中心对积点申报项口及流程把关监控。各系组建积点管理部,分管学生工作的系领导和分管积点工作的辅导员共同指导本系积点管理部门及各班级完成积点申报工作。其他一些院校的实施主要由教务处部门实施。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认定程序和手段比较混乱,结果的可信度和參考价值降低。需要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适时动态考评认定,及时跟踪学生的发展状态。

四、小结

素质学分制的意义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会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习技能的同时创新发展,发挥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充实知识的同时增进身心健康;充分调动教育系统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内各主题的智慧和潜能,整合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使个体化学习与组织性学习,多样化学习与规定性学习得到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相互沟通和衔接,满足学习者主动学习、完善自我的需要,促进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陈斌.推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4(23):97-99.

[2]邓洪秀,樊红梅,杜馨.综合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教资料,2013(07):144-145.

[3]曹刚.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4):151-152.

[4]罗金凤.大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体系的构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22-23.

[5]王煊.素质学分制:一种新型的人才测评体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0(28):123.

[6]朱光福.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四维评学体系”[J].职教论坛,2012(05):15-17.

作者简介:阎惠丽,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思政课项目“高职院校素质学分构建研究(2017szk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由阎惠丽主持。

猜你喜欢
构建高职院校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