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马铃薯旱地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试验

2018-08-29 11:20张玉红李继明
中国马铃薯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定区全膜土壤温度

张玉红,李继明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 定西 743000)

安定区地处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1]。近几年,随着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地膜使用量也在持续增加,造成了“白色污染”[2]。安定区常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面积为27 000 hm2,产生了大量的玉米秸秆,这些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有些在田间直接焚烧,也造成了大气污染,影响了农村环境整洁[3]。为探索旱地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在安定区的推广使用,使作物秸秆得到就地资源化利用,并起到保湿保墒、调节土壤温度、节约覆膜成本、减少面源污染和旱地农业可持续增产的作用[4],进行了马铃薯旱地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团结镇庙川村五社一农户的旱川地,试验地为黑垆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玉米。试验地海拔2 058 m,年平均降雨量380 mm,平均气温6.3℃,≥10℃有效积温2 239.1℃。前茬作物收获后旋耕灭茬、深耕整地,结合耕作施足基肥,施农家肥45 000 kg/hm2,撒可富马铃薯配方专用肥(N∶P2O5∶K2O=15∶15∶15)1 200 kg/hm2。生育期不再追肥。

1.2 试验材料

参试马铃薯品种‘庄薯3号’。玉米秸秆由当地农户提供,用量9 000 kg/hm2。普通聚乙烯黑色地膜,厚0.012 cm(甘肃宏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1)玉米整秆带状覆盖;(2)黑色全膜覆盖;(3)露地种植(对照),小区面积60 m2(长10 m×宽6 m),各处理的播种密度为60 000株/hm2。试验于2016年4月28日播种,10月10日收获。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5]。具体试验处理见表1。

1.4 数据处理

1.4.1 土壤温度测定

在出苗期、开花初期、淀粉积累期、收获期,各处理分5,10,15,20和25 cm共5个土层使用直角地温计分别测定。出苗期将地温计埋入种植带2行间,全生育期均在固定地方读取地温。各生育期地温测定均选在干燥晴天进行[6]。

1.4.2 土壤水分测定

在出苗期、开花初期、淀粉积累期、收获期,各小区分0~20,20~40和40~60 cm共3个土层分别取土样,各处理取样位置均在种植带2行间,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计算公式为:土壤含水量(%)=(土壤鲜质量-土壤干质量)/土壤干质量 ×100[7]。

1.4.3 产量与大薯率

收获时各小区单收计产。并按大小分级,50 g以下为中小薯,50 g以上为大薯,大薯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大薯率[8]。

1.4.4 株高

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测量株高,取平均值。

表1 试验处理Table 1 Test treatment

1.4.5 块茎生长状况

各个处理随机抽取10株观察块茎性状特征、块茎数目、单株块茎重[9]。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物候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出苗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最早,为5月24日,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和露地种植(CK)处理早6 d;成熟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为最早,为9月26日,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早12 d,较露地种植(CK)处理早7 d;各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有差别,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的生育期最长,为131 d,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延长6 d,较露地种植(CK)处理延长5 d。

表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物候期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potato phenophase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采用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对土壤0~60 cm耕层含水量有明显差异。在出苗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最高,平均为8.44%,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0.41个百分点,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0.48个百分点;在开花初期,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最高,平均为9.57%,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高0.41个百分点,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1.25个百分点;在淀粉积累期,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为最高,平均为9.34%,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高0.90个百分点,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1.49个百分点;在收获期,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为最高,平均为8.95%,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高0.65个百分点,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1.36个百分点。

表3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oil moisture

2.3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

从表4可看出,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0~25 cm)有较大差异,在出苗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最高,平均为20.34℃,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3.38℃,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3.06℃;在开花初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为最高,平均为21.30℃,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1.1℃,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1.06℃;在淀粉积累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为最高,平均为21.08℃,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1.82℃,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1.42℃;在收获期,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为最高,平均为19.10℃,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1.28℃,较露地种植(CK)处理高0.76℃。

表4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oil temperature

2.4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在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等性状表现上有差异。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为最好,与对照(CK)相比,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分别增加1.0个、0.14 kg、25.67个百分点;黑色全膜覆盖处理第二,与对照(CK)相比,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分别增加0.3个、0.09 kg、14.64个百分点;露地种植(CK)处理最差,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分别为6.2个、0.58 kg、46.55%。

2.5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6可看出,各处理以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1 433 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增产1 283 kg/hm2,增产率为4.26%;较露地种植(CK)增产6 844 kg/hm2,增产率为27.84%;黑色全膜覆盖处理产量次之,为30 150 kg/hm2,较露地种植(CK)增产22.62%;露地种植(CK)处理的产量最低,为24 589 kg/hm2。经对小区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知,F=5.18>F0.10=4.324 6,各处理间差异达0.10水平显著。

表5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potato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表6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potato yield

2.6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7可以看出,各处理以黑色全膜覆盖处理的总收益最高,为16 749元/hm2,较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高466元/hm2;较露地种植(CK)高4 010元/hm2。其次是玉米整秆带状覆盖处理,总收益是16 283元/hm2,较露地种植(CK)高3 544元/hm2。

3 讨论

安定区降水较少,土壤干旱瘠薄,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有效保住天然降雨,降低蒸发,保墒增产,但也带来了土壤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安定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2.7万hm2左右,产生了大量的玉米秸秆,除去畜牧业消化一部分外,很多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有些进行了焚烧,影响了环境美观。探索研究推广使用便捷、易操作、无污染、可持续的地面覆盖技术,使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是安定区旱作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试验选择了玉米整秆带状覆盖、黑色全膜覆盖和露地栽培3种栽培模式,分析比较各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土壤保墒效果、土壤温度、经济性状、产量、收益方面的影响,力图为秸秆有效利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玉米整秆带状覆盖能有效延长马铃薯的生育期,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能够充分接纳天然降雨,保墒效果明显,可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马铃薯生长;产量是31 433 kg/hm2,较黑色全膜覆盖处理增产1 283 kg/hm2,增产率为4.26%;但经济效益比较以黑色全膜覆盖的总收益最高,为16 749元/hm2,主要原因在于玉米整秆带状覆盖花费劳力多,秸秆收购运输费用高,造成了产量高,收益低。前人研究[10]提出的一种旱地秸秆带状覆盖种植作物新技术,马铃薯增产率较黑色地膜覆盖为9.3%~16.9%,与该试验结论基本一致。因此,采用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有助于消化大量剩余玉米秸秆资源,玉米整秆通过长期在地表风吹雨淋、自然风化,秸秆很容易被小型旋耕机打碎入土,有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实现用地养地结合、促进秸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避免了地膜覆盖对土壤的污染和秸秆焚烧引起的雾霾污染,实现旱地可持续生产,但在当前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费工费时,增产不增收,不利于推广使用。因此,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可在安定区继续试验的基础上,作为旱作区地膜覆盖的补充,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表7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比较Table 7 Comparison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猜你喜欢
安定区全膜土壤温度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春油菜青杂5号不同覆盖模式温度、水分效应研究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青海省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高梁不同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对比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