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城?

2018-09-01 06:33海安娜
中国民商 2018年9期
关键词:底特律都市货币

海安娜

城市,是现代人赖以为生的根据地。我们曾生活在大自然里,学会耕种使我们建造出农村聚落,不需为了猎食与猛兽搏斗。慢慢地,聪明的我们还研发出许多器械,工业革命塑造今日大城,我们有了更舒适的房子、更迅速的交通工具,还有各种新奇酷炫的娱乐活动。

但每个人心中却怀揣许多隐忧:忧虑洪水地震,担心能源枯竭与日益上涨的物价,不确定每天吃进去的食物是否安全,世界各地恐怖袭击四起,小孩的教育是否真有未来……

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城、你的生活?

人类的明天不是只有走向世界末日唯一一条路,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有人在为自己生活的城市努力,他们都热爱生活,努力想为人类的明天做出改变。

以下就让我们走近这五座城市,看看别人的今天,想想我们的明天!

底特律:“都市农业运动”

汽车大城底特律2013年成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政府,这都是因为单一经济与工业结构倒塌所造成。因此有一群人决定通过“都市农业”让底特律重生。他们的目标是“建造拥有真正食物主权的城市”,让市民能自己栽种健康蔬果并享用,摆脱靠垃圾食品度日的噩梦。现在底特律有1600座菜园和农场散布在写字楼与公园间,由“成长中的底特律”的两万名志愿者维护,他们提供种子和肥料并教人栽种。

都市农业运动成功地复兴城市并重建社区,浴火重生的底特律发出了政治宣言:我们决定重新夺回土地,夺回主宰自己的食物,变得坚韧、自立。

哥本哈根:“世界第一碳平衡首都”

哥本哈根人放弃依靠政治领袖,决定从自身生活做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几乎一半的哥本哈根人风雨无阻地以自行车代步,地铁与火车车厢内设有自行车专用空间。这不只减少废气排放,降低交通成本,还有益市民健康,全城年医疗费节省了2.3亿欧元。此外,也解决了都市交通堵塞的问题,调查证明:在少于5千米的路程内,自行车平均车速和汽车是一样快的,而且还不需要费心思找停车位。

政府受群众感召,在公共建设上也努力加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建设了100座风力发电机,在供暖和空调方面都尽全力抹除碳足迹。这也使得哥本哈根荣登为第一个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碳平衡的首都。

法国珀西口公司:“环保型生产模式”

法国珀西口信封公司做到了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赚大钱。

20年前当爱马略刚接手珀西口时,公司濒临破产边缘。爱马略改采扁平化组织管理,让每个员工在诚信原则下拥有最大自由。他改变原物料购买策略,只选购有良心的造纸商,每砍1棵树就会再种4棵树。公司还特别花1年时间研发了无毒墨水,由水与自然色素合成。

所謂的“循环经济”正是从废料中回收再利用,使有限的能源生生不息。这是21世纪能源耗尽后的唯一希望。珀西口公司在死灰复燃的15年间留下了100%的员工,充满创造力与社会责任心的精神使每位员工都热爱工作和生活。

布里斯托:“地方货币”与“本地经济”

英国许多城市都发起了货币革命,他们同时使用英镑与地方货币,目的是阻止大型跨国公司卷走钱财,预防需要资金支持的地方经济日渐萧条。“地方货币”要有成效,首先需锁定民众生活所需的所有产业,使之频繁流通,并建立与通用货币的等价关系。在布里斯托,人们可以到信用合作社换钱,当一般英镑不再参与货币流通后,将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及弱势人群申请低利率贷款的保证金,公民重新夺回经济主权。

不是只有生态需要多样性,货币亦然。“单一货币较有效率”其实是种误区,它使得金钱集中、经济体系脆弱。英国在接收欧元之余,拥有多种英镑,保有了更多经济自主权。

赫尔辛基:“以人为本的芬兰教育”

芬兰的教育制度远近驰名,关键在于:“教育系统的重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理想的教育还包括:包容、理解、了解每个人都很重要,让孩子们学会互爱。

科尔科加尔文小学位于赫尔辛基郊区的贫民区,但校舍建筑却不将就。在这里,孩子拥有绝对的空间自由和行动自由,却积极向上且尊重老师。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到了13岁成绩单上才会有数字,但零鸭蛋早已被废除。他们不只学习语文和数学,也学织毛衣、洗衣服、画油画、玩乐器、金工制作。校长卡里说:“学校应该让学生为人生的下一阶段做出准备,而不仅仅是找到工作。”

以上5个城市案例是来自一本名叫《人类的明天》的书,5位新手爸妈忧虑孩子未来生活的世界,花了5年走访10国采访50多名各领域专家,力图为人类的明天寻找希望。同名纪录片获2016年凯撒奖,而《人类的明天》中译版于今年8月面世。书中你将看见不只这5个城市的人在为地球努力,在千万种热爱世界的方式中,你将找到属于你的解答,并且相信自己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责任编辑 李雨蒙)

猜你喜欢
底特律都市货币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底特律活塞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