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2018-09-04 08:49王秀琴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巩固预习动手

王秀琴

【摘 要】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领会化学概念与原理,培养各种科学素养,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实验教学方法、强调实验预习、巩固课后知识、重视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加强科学的训练,培养实验技能的养成性等方面来阐释如何做好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动手;预习;巩固;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06-01

结合学生的情况和我的教學经验,现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 让学生多动手是很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学生多动手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假如教师用刀切去钠外皮给同学们展示银白色时,只有前面的同学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看不清晰,也没有机会去做演示。所以可将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合并,让学生五人一组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讲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记录和结论,等几个实验做完了,结论和记录也写好了。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例如,将初中化学乙醇和苯、甲醛和乙酸等物质的鉴别改为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实验。原来学生只在作业本上完成乙醇和苯、甲醛和乙酸等物质的鉴别、分离,现在改为由他们先设计合理方案,自己选择仪器,然后独立在实验室完成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的实验。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很高,他们会千方百计翻书查资料,设计出最好的方案。

2 实验预习和课后巩固是学生掌握实验的重要保证

2.1 课前认真做好实验预习

上课前一天,学生们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做的实验。学会先预习,它能强化听课和实验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和实验效率,它可以节省实验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缩短做实验和课后作业的时间。

2.2 课后及时复习实验的内容

复习能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短板,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

3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操作技术。如,在进行碱和酸的反应实验中,要求他们会震荡试管,用试管加热物质,注意试管的倾斜方向等。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3.1 演示实验是直观教学方法

备好实验内容和教材。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规范实验操作。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使全班所有人都能看到,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制取有毒气体时,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对易燃易爆要更加小心。

3.2 恰当改进实验方案丰富学生情感

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意义极大。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的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实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都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猜你喜欢
巩固预习动手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