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体育观视野下“体教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9-04 14:08周洪松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教运动队

摘 要:随着人文体育观的深入人心,我国的体育认知也从生物认知转变为人文体育观。为了顺应这种体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体育竞技培养模式也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观的不同阶段分析,对以往体教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后,认为人文体育观下体教结合应该走省队校办模式发展。

关键词:人文体育观;体教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研究

体育认知指的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过程。体育观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既是人脑对体育存在的客观反映,又是人们体育行为的原动力。我国体育观经历了手段论体育观、目的论体育观、生物体育观,到了21世纪,随着文化理念在体育馆的渗透,人文体育观形成。人文体育观成为了推动当代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分析了几种体教结合模式,提出当前体育人才的培养应当顺应体育观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培养体育人才。

一、人文体育观的内涵及意义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本为中心,以人性为基础、以揭示人类本然的生存意义为核心,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追求人的自由与平衡发展的思想观。人文文化的作用,人的价值,以及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是人文精神所重视的几个方面。

人文体育指的是在体育教与学的活动中渗透和融入人文精神,以体育为载体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实践手段,其核心精神是以体育为载体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人文精神的思维则被称为人文体育观。人文体育观的形成,使人们认识到了体育所蕴含的人性光辉。我国当前的体育推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文体育观打破了以往的体育人才生物体育观的理念,更有助于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体育人才。

二、我国体教结合各种模式研究

(一)体工队一条龙培养模式

体工队一条龙培养模式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体育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具体来说,它是由体委系统负责,由体育运动学校、业务体校、传统体育运动学校联合成立的国家队三级训练体系。这种模式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体育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根据资料显示,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28枚金牌的36名运动员中,有35名都是来自体育运动学校,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学校对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模式较为封闭,它是由国家统一投资和统一管理的,教练员也都把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作为主要教学训练目标,运动员在这种环境下,也把进入更高一级的队伍作为训练和比赛的目标。这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在于,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形式下,能够走到顶端的事少数,多数人的利益都被牺牲。这种模式忽略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大量的体育人才的就业负担,不适应当今的国际化形式,也不利于我國竞技人才的培养。

(二)三位一体模式

三位一体模式也被称为南京体院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利用一块土地和设施资源把省优秀运动队和后备队伍、体育单科性高校和省体育科研所集中在一起,以集约化的方式将其三位一体。其目的是既培养国家竞技体育的顶尖人才,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体育专门人才。为了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这种模式还建立了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研究生的一条龙教育通道。这种模式做到了融合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也提高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含量。

(三)普通高校运动队模式

普通高校运动队模式是指普通高校利用我国高考相关政策和优惠条件,直接招收体育特长生的一种体育人才吸收模式。这种模式的生源主要来自参加高考并具有某种体育项目潜质的学生、运动水平较高的体工队中青年队员、体校队员。大部分高校都愿意采用此种体教结合的模式,运动员可以作为学校代表参加教育系统的各种竞赛,为学校争得荣誉。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这些运动员缺乏参加教育系统之外的竞技比赛的机会,他们的竞技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此外,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缺乏高专业水平的教练员,那么,这些运动员的潜质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指导和发挥,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我国体育人才的流失。

(四)体校联合模式

体校联合模式是指由体工队和高校联合办队。队员的身份是运动员学生,也就是说他们具有大学生学籍,以职业训练比赛为生的运动员。在此种模式下,运动员虽然有学籍,但是只是形式而已。这些运动员平时基本上都是在训练和打比赛,很少有时间进行文学教育学习,到最后很多学生因为知道自己的文凭是空的,没有真才实学,只能在毕业后重新进修集体专业,从而在体育系统内就业。这种模式只体不教,缺乏了对运动员人文关怀,造成了运动员因缺乏文化知识所产生的就业难题和融入社会的难题。这种模式忽视了运动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挖据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还应该挖掘运动员的智能,没有做到真正的体教结合。

三、体育局与高校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模式

体育局与高校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这一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体育局通过向高校注入资金、设备、教练员等资源,将专业队训练基地设在高校,队伍里的运动员均通过高考招收入队,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学习、训练都在高校,而平时运动员的训练任务、训练计划、业务指导和竞技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由体育局负责。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要向和体育局联办运动队的高校提供资金帮助。

结语:综上所述,从人文体育观的视角来看,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应当走体育局与高校联办高水平运动队模式这条路,此种模式可以同时发挥体育局和高校各自的优势,实现体育人才的体育培养和文化培养共同进步,可以形成小中大三级人才的良性循环,实现我国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王浩,李锂.人文体育观视野下“体教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09):1-4+9.

[2] 王丽. (2012). 我国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吉林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周洪松(1972—),男,汉族,籍贯为武汉市蔡甸区,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体育管理学、休闲及体育产业。现就职于武汉市江汉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体育人文教研室,副教授职称。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体教运动队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教改革举措之反思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运动队管理中人际内耗问题与对策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