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企业中的和谐管理

2018-09-04 14:08张敏艳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效益思想文化

张敏艳

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把和谐管理作为单一管理理论进行专题研究,他们提出和谐中“谐”考虑的是科学化、物化的东西,它讲究的是比例协调、配合得当、可以科学安排;“和”更多看到的是人的心理感觉、心理感受。和谐管理最高的境界是要达到无为而治的状态。和谐管理,就是既有客观的、比例得当的、科学的“谐”的完美,又有主观的、感觉良好的、情感的“和”的融合。但如何构建?怎样构建?又是企业需要努力探索和研究的一项新课题。笔者认为,企业要和谐发展,首先管理要和谐。和谐企业的构建除了继续保持企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有一个归属感。

一、和谐企业,必须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老话题,但这个老话题确是政治思想工作者所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思想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空洞的说教替代有血有肉有内涵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人云亦云,要从实际出发,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实事求是,深入细致,“对症下药”。现代员工早已厌倦了所谓的“大道理”和理论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扎扎实实地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所以我们的思想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和换位思考,少些指责,少扣帽子,真正做到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

(二)思想工作者要真正了解基层员工的想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从以往事件来看,有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怎样化解员工在思想上产生的疙瘩,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懂得去倾听,要真心听,耐心听,听完,听全。当然,因为员工政治觉悟有所不同,他们的言论有时或许偏激、消极了些,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置之不理,还是需要我们思想工作者立场要和公司保持一致,统一认识和口径,去化解矛盾。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灵活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现实难题,职工的思想也难免会发生波动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除了现在经常开展的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公民道德教育培训等方式外,应该让员工走出去看看兄弟企业改革的典型经验,用真实事例来说话。另外笔者认为公司应该加强对内部先进员工的报道和宣传,多挖掘一下他们身上的动人事迹并加大宣传力度,用员工身边的事迹来教育员工、感染员工,这样或许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加强它的实效性。如今员工的思想问题大多数是从考虑自身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育他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考虑下他们的正当利益和承受能力。企业领导应该多多主动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为员工排忧解难,办实事,重实效。只有把握好员工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他们才会中心拥护企业的改革,支持改革,甚至推动改革。

二、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构筑企业凝聚力工程

所谓企业的凝聚力,就是能有产生使内部的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及磁石般的吸引力,而综合性地提高企业素质的工作即被称作凝聚力工程。目前,国有企业大多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透明度不够,激励机制不明确,员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闲得闲,忙得忙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员工的个人价值不能真正体现。要形成强烈持久的凝聚力,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横向、纵向合作过程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国有企业内部部门职能和员工职责划分十分明确,这样虽然能使大家各司其职,能将公司领导下達的任务在纵向上迅速传达,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门横向间的合作隔阂,会出现责任推托现象。因此企业应大力倡导“团队精神”,鼓励部门间、员工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人人争得“团体分”、争做“团体冠军”,使团队精神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培育共同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树立了一面团结的旗帜,开辟了一个行动的指南,凝聚人心,弘扬士气,把全体员工拧成了一股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改革进程中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战斗力。

(二)建立尊重人才的用人机制,营造员工成长的新环境。企业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在企业人才的流动上,人才上下、左右、内外合理流动,就会调整、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但企业人才只流出不流进,即人才流失,则会造成企业“失血症”,制约企业发展,动摇企业人心,造成企业人才再次流失的潜在危机。而企业人才流动的合理性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用人机制的合理性。所以,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是企业留住、吸引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要在确保企业员工思想稳定的基础上,加速企业人才上行、下行和平行的合理有效流动,试行“首位晋升”、“末位淘汰”、“岗位流动”等制度,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激励员工、增强企业生机与活力的目的。

(三)重视员工文化活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是展示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文化、凝聚职工的重要工程。现在企业内的文化活动大多具有局限性,员工参与面不高,内容不是特别丰富,活动的频率也不是很高,不能满足员工要求。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员工文化活动的次数,增强活动的影响层面,给员工提供相互交流感情的机会。特别有些 国企基层员工工作强度大,也可以将开展文化活动以指标的形式下派到各基层部门,由各部门自行掌控,这样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又不必占用基层员工大量的休息时间,增强了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建立企业文化导向型的管理模式

现在的国有企业大多为集团公司,这就意味着要面临将总公司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各控股公司去的问题,笔者认为,集团型企业的内部文化必须建立起导向型的管理模式。

文化导向型的管理模式指的是集团的总公司通过文化的各种载体,对所属公司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进行统一、规范、协同的一系列管理控制体系。现在很多企业为了将企业文化不折不扣地贯彻到下属公司,将总部员工中的一些精英份子下派到各子公司担任要职,要求部门经理定期走访考察所属公司,将公司所有受训层面直接扩大到子公司的职员并利用各类报刊、宣传资料将企业发展信息进行全方面的传达。但笔者认为要真正建立起导向型的管理模式,最有效的方式是总公司将自身的文化以制度的形式在子公司中建立起来。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把文化的内核植于制度之中,并使制度得到强力推行,为人们所接受,企业文化的复制和移植才能成功。经由制度复制文化,既有制度的刚性,又有文化的弹性,这样才能使总公司的企业文化渗透得到有效保障。

四、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确保可持续稳定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在创造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必须的,更为关键的是要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锤炼团队能力、实现经营目标、提高市场地位、保持竞争领域、储备发展力量,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而和谐企业的重要目标,是通过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达到可持续发展。

和谐管理就是要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二者并举,企业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单纯追求效益而不顾企业和谐,是一种短视行为,即使有了一定眼前效益,也不是长久之计。和谐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只有一手抓“和”,一手抓“谐”,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发展。如此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效益才是永久的效益。

猜你喜欢
效益思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