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18-09-04 14:08赖珩瑗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摘 要: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解读,体现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科学性。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 质量互变 爆发式质变 非爆发式质变

一、引起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

矛盾着的双方都发生了改变,导致矛盾本身也发生了改变。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强调对同一个矛盾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不能平均的看待,要抓住起着主导作用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力量的不断变化,使二者相互的转化,這就形成了事物发展的过程。

1.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发生变化

过去的36年里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是次要方面。原因在于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判断是主要依据是哪一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有着决定性、主导性的作用。一方面,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使满足人民的需求成为可能,没有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这一矛盾也就无法化解。另一方面,生产力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人民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刺激着人们产生新的需求。

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化,也就是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变化决定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发生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的变化可以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进行佐证。“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2.社会主要矛盾次要方面发生变化

人民的需求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它的变化也是整个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发展中就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过去的较为单一的物质精神需求变得丰富多样、多层次,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求结构、层次的变化,是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导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这一变化实际上是对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进一步阐释了人民需求的变化。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

要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间阶段,回答为什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在现阶段发生变化这一问题,就要运用到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质量互变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 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区分它们二者的依据在于它的变化是否引起一种事物变成另外一种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运动中的,不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中,就是在显著地变化状态中。数量变化呈现出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性质变化呈现出事物处于显著地变动状态。我们可以将这两种运动状态看作量变和质变。

1.社会主要矛盾的量变分析

我国过去沿用了36年的社会主要矛盾论断中,我国的生产和需求中的各要素首先发生了量的变化,例如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2013至2016间平均增长7.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15年的31194.8元。我国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快速上升,化解了曾经由于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2.社会主要矛盾的质变分析

是否我国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体现在当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的判断这一质的变化上呢?当然不是。质的变化可分为爆发式的质变和非爆发式的质变。区分爆发式质变和非爆发式质变的主要依据是寻找有没有明显的关节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在当下时间点上或者说是关节点上的简单爆发式的质变。或者可以用我们常说“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的这句话来理解,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一个“飞跃”(这里将飞跃理解成为爆发式的质变)而这一“飞跃”其实在之前我国发展中早已有迹可循。这爆发式的质变是由无数的非爆发式的质变堆积而来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非爆发式的质变有成为我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等。也有许多非爆发式的质变使得现有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要素产生。比如近年来人民需求结构的扩展、需求层次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

在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时,我们要将社会矛盾看作一个始终运动着的事物。过去36年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没有改变,不代表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一直保持不变的,也不代表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里的各个要素没有产生质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的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原因和具体内容。

上述用辩证法中质量互变规律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旨在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非某一个时间点上的突变,而是党坚持唯物辩证法,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 人民出版社,1964.4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任心怡.质量互变规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中的体现研究[J].成才之路,2016(18):16.

[4] 侯德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及其当代启示[J].湖湘论坛,2017,30(05)

[5] 余雷.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的内在逻辑研究[J/OL].河南社会科学,2018(01)

作者简介:赖珩瑗,1995年,女,籍贯:四川资中,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六重经济含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内在动因探析
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坚持辩证思维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的发展性和继承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理论创新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