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观研究

2018-09-04 14:08李颖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李颖

摘 要: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现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试图让哲学成为科学(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然而这也标志着古典哲学(尤其形而上学)的终结。黑格尔在其著作《哲学史讲演录》、《小逻辑》二书中大篇幅地阐述了他的哲学观,包括对哲学的定义、形成条件等内容,而其极具特色的主要观点是: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即最高科学(黑格尔哲学的最终目的。不同于以往哲学家,黑格尔是完成了这个论证的)。可以说,黑格尔构建的这个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庞大哲学体系,包括作为论证工具的辩证法在内,其全部思想均是为证明“哲学即最高科学”这一观点服务的;在哲学史的论证中,结合绝对精神思想,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作为理论依据,黑格尔得出哲学史即绝对精神自我展开的过程这一结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与其哲学观有着紧密关系,且具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整体主义。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哲学观;德国古典哲学

一、哲学的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哲学的定义

“概括讲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一种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我们以为构成我们表象内容的那些对象首先存在,然后我们主观的活动方随之而起,通过前面所提及的抽象手续,并概括各种对象的共同点而形成概念,——这种想法是颠倒了的。反之,宁可说概念才是真正的在先的。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全凭内在于事物并显示它自身于事物内的概念活动。” 意思是说,哲学是我们的思想去思想内在于事物的客观思想。而这种客观思想正来自“绝对”。当思想把握了事物自身时,我们便达到了真理,获得了绝对知识。

正因为哲学是概念式的认识,哲学作为科学才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且,哲学是追求关于真理的绝对知识。所以哲学必然是科学,且是关于第一原理的最高科学、科学之科学。哲学除了自柏拉图以来的理性特点外,黑格尔还专门利用了辩证法来使哲学成为科学。“但当精神在进行它的思维的本务时,思维自身却纠缠于矛盾中……因而不但未能达到它自身的回归与实现,反而老是为它的反面所束缚。这种仅是抽象理智的思维所达到的结果……即在思维自身中以完成解决它自身矛盾的工作。”

(二)哲学的对象、内容

哲学的对象和内容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

“哲学的对象与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对象就是真理。结合上面哲学的定义,黑格尔说的“真理”其实就是绝对知识或者说绝对精神。哲学的内容正是思想,是绝对精神。这样一个“对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其实就是“达到概念的概念,自己返回自己,自己满足自己……” ,这是达到真理(绝对理念)的过程,是哲学这一学科的工作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

哲学的内容再具体来说就是“……属于活生生的精神的范围、属于原始创造的和自身产生的精神形成的世界,亦即属于意识所形成的外在和内心的世界。”,也就是现实。经验作为现实的最初的意识,对哲学的工作有重要意义。“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哲学与经验的一致可以作为检验哲学真理的一个标准。

(三)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一般科学有着相同的形式,但内容(对象)不同。它们都是用思维理性去把握对象。然而,一般科学的研究对象只是有限的对象和现象;哲学的对象不仅是有限事物的世界,还有无限、超经验的领域,这是由于其特殊的思维模式(对形而上学的探索)和使命(达到“绝对”)要求的。黑格尔认为哲学是最高科学,经验科学中的思维的自由(思维的先天因素)正是哲学赋予的,哲学赋予科学必然性的保证。然而自近代以来,一般科学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哲学面对的最大挑战,所以黑格尔才将复兴古典哲学看作自己的使命。

哲学与宗教学有着相同的对象和内容,但形式不同。“哲学与宗教站在同一基础上,有一共同的对象:普遍的独立自存的理性。” 它们的对象都是真理,研究的内容是有限事物的世界,自然界和人的精神以及二者的关系,还有它们与上帝(真理)的关系。哲学以概念式的理性思维为形式;宗教以神话、仪式、教条等作为形式,理性只是其内容之一,甚至一度排在虔诚之后。相比之下,哲学的形式要优于宗教的形式。“哲学能理解宗教,它又能理解理性主义和超自然主义,它又能理解它自己,但反过来,宗教却不能这样。宗教从表象的观点只能理解与它处于同等地位的东西,却不能理解哲学、概念、普遍的思想范畴。”

哲学与艺术也有着相同的对象,即以普遍的、无限的对象为内容。这和宗教学的关系有点相似。宗教正是利用艺术来呈现它从普遍事物到上帝(真理)探究所得到的一些直接的外在直观、表象和感觉,具体表现为仪式、神话等,都是艺术被宗教利用的形式。尽管艺术也是抽象的,也是试图把握绝对精神的一种方式,但它并不具有理性思维的形式。

综上,在众多学科当中,只有哲学才能真正达到绝对精神(真理)。

二、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

(一)哲学史是什么

黑格尔根据自己的哲学首次提出观点:哲学史即哲学本身,这是哲学这门4学科的特点。黑格尔认为哲学史不是历史,因为在历史里就不能发现真理,哲学史是发现绝对的思想历史,是绝对精神自我展开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就是各哲学体系(理念的不同表现)。从外在历史来看,理念发展的階段似乎是偶然的彼此相承,各哲学体系的根本原则之间也并没有真正联系,但其实它们并不是普通的“分歧的堆砌”,每一个哲学体系都是整个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由绝对精神系统地展开,即精神自身不断超出自己,不断达到它自身存在的一个更高阶段。“哲学史上所表现的种种不同体系,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只是一个哲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罢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那些作为各个哲学体系的基础的特殊原则,只不过是同一思想整体的一些分支罢了。” “关于理念或绝对的科学,本质上应是一个体系,因为真理作为具体的,它必定是在自身中展开其自身,而且必定是联系在一起和保持在一起的统一体,换言之,真理就是全体……真正的哲学是以包括一切特殊原则于自身之内为原则。” 因此,绝对精神展开是一个有必然性,有次序的进程,这是由理念所规定的。哲学史的每一种哲学都在追求绝对精神的真理,每一种哲学既是历史的也是绝对的。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的客观必然性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人做的一切工作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绝对精神。

(二)理论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哲学史也就是理念自身发展的过程,二者是同一进程(绝对精神的展开)的两方面。“……我认为:历史上的那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的。” 虽然一个是时间次序,一个是概念发展的次序,但却是相同的。所以当我们抛开不同哲学体系基本概念的外在形态,我们就可以得到理念发展进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逻辑概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掌握整个逻辑进程,从各个主要环节中得出历史现象的进程。我们可以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利用到对哲学史的研究中,研究哲学史就是研究哲学本身。最后可以得出结论:最晚出现的哲学是最发展、最丰富、最深刻的哲学;尽管如此,每一种哲学都是理念发展进程中的一环,都是理念的具体体现,都是有意义的,不能忽视它们。

黑格尔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受到了唯理论的心物平行论的影响,这也体现在他的整个哲学思想当中,他认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本体论问题,这正符合他的“客观思想”、“绝对精神”思想。关于这个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黑格尔受到斯宾诺莎的思想影响最多,他正是从斯宾诺莎的“关联的次序与事物的次序”中发展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三、哲学与哲学史起始与存在的条件

(一)外在条件

黑格尔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只有物质生活上完全得到满足,人们才开始有哲学思想;哲学是思想追求自由的工作,而不为任何现实欲望和自私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哲学叫做一种奢侈品,如果奢侈品是指那不属于外在必需品的享受或事业而言。就这点看来无疑地哲学不是必需的。……从精神方面说来,我们正可以把哲学当做是最必需的东西。”

“哲学开始于一个现实世界的没落。” 所以人们有构建“理想世界”的需要。民族精神要求人们挣脱个人的利益、目的等,而追求普遍性;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伦理风俗也无法满足人们,所以人们需要建立思想的王国来对抗现实世界。总之,人们总是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思想来推动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二)内在条件——思想的自由

思想是哲学存在的知识条件,因为哲学正是要追求普遍的思想。正因如此,黑格尔便认定中国没有哲学,认为中国的思想就是教条要求,并非以普遍的思想为内容。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哲学观,是以西方哲学的模式来看待中国哲学,但在哲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承认哲学的多样性。

自由是哲学中思想独立的条件。黑格尔认为,所谓思维就是把一个对象提高到普遍性的形式。“所谓自己思维或自由思维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具有普遍性、自己给予自己以普遍的特性、自己与自己相关联。” 这正是为达到理念所要求的,即自己“认出”自己。“只有当我保持或保存我自己的自为性或独立性时,我才会与普遍者有能知的认识的关系。” 没有独立性(自由)就无法通过思维使普遍者“实现”,就无法做到自己认出自己和自己返回自己。

结语

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哲学的理性和形而上学传统,以前者为基础,以后者为目标构建自己的哲学以及他的哲学观。在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客观唯心哲学中,黑格尔认为哲学就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对象和内容就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他还将所有哲学部门融会贯通于一体,使其哲学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证明哲学(形而上学)的最高科学地位,然而实际上也终结了古典哲学(形而上学)。哲学史观方面,黑格尔认为哲学史即哲学本身,其实质是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他还认为,哲学和哲学史的起始和存在条件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著.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 [德]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2节,第37页

[4]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163节,第334页

[5]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11节,第50页

[6]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1节,第36页

[7]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17节,第58页

[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69页

[9]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86頁

[10]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13节,第54页

[11]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第14节,第55页

[12]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36页

[13]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57页

[14]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58页

[1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102页

[16]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