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独之旅》看中考之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

2018-09-04 14:08唐超琼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现代文小康考查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个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而阅读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概括能力的考查常常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占一定比重。本文意在以统编教材中经典的文本《孤独之旅》为教学设计载体,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答题示例的思维过程,提炼生成概括的一般方法,从而促成学生一般概括能力思维训练的形成。

关键词:中考;阅读概括;方法

一、阅读概括能力的重要性及考查情况

在语文学习中,概括能力是基础能力之一。现概括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就强。历届语文考试大纲都会涉及到概括能力的考察。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1]较强的阅读概括能力,能让学生迅速抓住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并且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建构信息,使阅读能力提高,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洗练。

本文所涉及的阅读中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说道理、所言事物、所抒情感等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

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是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上几乎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如2017年重庆中考阅读《少年书架》第13题对事件、主要内容的概括,2018年福建《好沉的一抔土》第13题对心情变化原因的概括,2018年上海《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第12题按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等等。

二、阅读概括能力训练方法举例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例子”的作用发挥好了就可以举一反三。用学生熟知的文本作为思维训练的载体,可以消解学生与文本的陌生距离感,让学生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思维形成过程,使要探讨的概括方法更易聚焦。

我们以人教版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为载体进行阅读概括能力训练展开论述。这里略去《孤独之旅》课文。根据文本的实际,为了化繁为简,便于集中关注思维过程和思维产品,我们将题目设置得浅显易懂。

1.请概括第 36段段意。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42段的主要内容。

3.请概括第21段的主要内容。

4.请概括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中心句提取法

要概括 36段内容,需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细读第36段,在描写中我们仿佛真切地感受到黑云压顶、狂风断苇、天昏地暗的紧张与恐慌之感,暴风雨歇斯底里地来了。学生能轻松的感知到关键词“暴风雨”、“天气”、“恶劣”,可是需要把这些关键词变成通顺的语言表达,本段的第一句话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段首中心句。为了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感知,我们可以设置几个连续性的问题:该题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是怎样思考得来的?你为什么要找这个句子?这个句子其实就叫什么?由此,我们直接提取了本段首句,即中心句来概括该段的段意。因此,可以把这种概括方法叫做中心句提取法。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句能“提取”的前提是文本中已经存在;其次,段中心句出现在文中的位置不定,可能是段首、段中或者段尾。

(二)分层组合法

它是指先将考查的文段分作几个意义相关的层次,接着分别概括每一个层次的意义要点,最后“按要求”将各要点去“重”并“异”组合起来。这里的去“重”并“异”指的是如果上下两层意思有重复交叉的地方就去掉一者,只保留一次相同的意思,以避免我们组合时出现意义重复,也可纠正我们分层时不够准确的划分;对于上下两层意思均不交叉的情况,就采取并列保留下来的方法。如: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52段的主要内容。

先将36-52段进行层次划分,可以是第一层(36段—49段)层意是:在暴风雨夜,杜小康独自去寻找分散的鸭子,他感觉自己长大了。第二层(50段—52段)层意是:鸭子下蛋了,杜小康与鸭共成长。

采用分合法得到第36-52段的主要内容是:在暴风雨夜,杜小康独自去寻找分散的鸭子,鸭子下蛋了,杜小康与鸭共成长。这里“他感到自己长大了”与“杜小康与鸭共成长”就要采用去“重”方法,相同的意思只保留一次,即“杜小康与鸭共成长”。

(三)要素概括法

请概括第21段的主要内容(情节)。

可能得到的答案是:杜小康来到芦苇荡,面对芦苇荡感到害怕和胆怯了。

这种概括法,思维结果是由诸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构成。而要素的选择是要据文本侧重表达的意思来决定。《孤独之旅》的第21段,强调的意思是杜小康终于还是来到了芦苇荡——“芦苇如绿色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而产生的害怕和胆怯。因此选择的要素就是“谁(人物)+做某事(事件)+结果如何”三者来构成答案。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小说中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四)截词概括法

请看题:通读全文,请概括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

注意审题,第一,要从全文去思考表示“心理”的词;第二,“变化”,那就意味着不止一两个词;第三,“过程”,那就得注意答案中心理变化词的先后顺序。看看我们答案的构成:

茫然和恐惧(5段)——害怕、胆怯(21段)——恐慌(26段)——孤独(28段)——不再忽然的恐慌(33段)

我们直接截取了原文中表示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词。并按照心理变化的先后顺序依次组织起来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回答这类概括题的方法是:截取文中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关键词,并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这些词,进行综合性的表达。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阅读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心智劳动,概括作为阅读中摄取信息的重要能力其方法也有很多,囿于篇幅和载体《孤独之旅》的特殊性,在此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概括能力考查方法的应用介绍

语文是灵动的,方法是灵活的,也很难找到万能的钥匙来解决每一道相似的题目,这应该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质。此文研究的对象,还是应该主要在现代文阅读体系中来参照。

参考文献:

[1] 陈玉华. 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简介:

姓名:唐超琼 1984-06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四川中江 學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现代文小康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小康微博互动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