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外国医生的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2018-09-04 14:08刘欢欢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基层

摘 要:抗战时期,许多外国医生不远万里来到陕甘宁边区边区,他们的到来为边区的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极大的改善了边区的医药卫生工作面貌。尤其是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立足实际的创新意识、扎根基层的工作态度,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外国医生,医疗卫生,基层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的正义战争吸引了一大批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的支持,特别是来到中国的外国医生,他们的到来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外国医生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旨在使更多的医务工作者能够在这些精神的感染下,得到启发,受到鼓舞,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从而改善基层“看病难”的现状,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1938年4月,白求恩率领的美加援华医疗队在八路军的护送下来到延安。当时,陕甘宁边区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严重缺医少药,战区距离医院较远,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有的伤员因为延迟救治导致残疾,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边区为数不多的医院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正常的手术室,一般外科器械以自制为主,没有病房……白求恩经过多番努力,成立了一所相对正规的医院--“模范医院”,[1]在创办医院的过程中,亲自为医务工作者讲授基本医学常识、为护理人员做示范动作;针对医护人员极其短缺的现状,他提出了创办卫生学校的建议,并亲自拟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为了使伤员能够减少痛苦,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他主张把医院建在前线,自己坚持跟着部队上前线。白求恩始终坚持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除了对身边医护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也会以身作责,即使是盖被、倒屎倒尿、喂饭等极其微小的事情,只要病人有需要,他都会积极去做。边区医务工作者在白求恩同志“到病人那里去,不要等病人叫你”、“医生不能在医院坐等伤员上门”、“想尽一切办法,忠诚为伤病同志服务”等精神下,思想上开始发生转变,纷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身心投入到医疗卫生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模范医务工作者。

国际友人安特烈·阿洛夫,在国际和平医院第一部(中央医院)工作的时候,时刻秉持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每日工作达十五小时,深夜始得休息,睡前还必须遍查病人。远近急症,只要他得到通知,不论风雨昼夜,立即跑去救护。对于治病,他多从积极方面着手,一切为了病人的利益,坚决反对那种以病人为试验品的恶劣作风。他爱护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的得到广泛认可,许多群众从百里以外骑乘车找“外国人”看病。他善于组织和推动工作,负责外科以来,经过紧缩的精简,严明的分工和各种制度的建立,使各人都有明确的责任,不仅使工作能固定熟练,而且能很好的配合,形成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作风。他常说:“一个革命的爆发只几分钟,而准备就不知要多少时间,一个病人的死活也常常决定于几秒钟的时间之内。”他对时间的要求,绝非对病人医疗中的马虎,而是由熟练的技术和很好的工作组织配合起来所产生的效果。对于那些不能很好执行要求的实习生和护士,他便会说:“请离开外科,因为不负责任,不严格执行的代价,将是病人生命的损失!”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边区医院的工作作风得到很大转变。他提出的“不是为个人的前途而工作,而是一切为了病人的利益”,给全院同志以新的思想启示。[2]

近年来,医生与患者发生纠纷、医务工作者被残害、医闹等事件频频发生,越来越尖锐的医患矛盾使外界对医院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不信任,医务工作者的医德遭到了质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更多医院以盈利为目的,忘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是为病人服务,许多医院对于那些可能“吃力不计好“的患者能推则推,恨不得拒之以千里之外。医护人员的观念也在功利心、雷锋精神已过时、好人不好当、利己主义等思想驱使下,忘记了自己的天职--救死扶伤。即便是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弘扬抗战时期外国医生身上所展现出的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医院作为治病救人的场所,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需要、及时更新医疗设备,制定修订相关规章制度,改善医疗环境;医务工作者也应该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升,及时关注专业相关的前沿信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在现有水平下最大限度的為患者排忧解难,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认可度。

二、立足实际的创新意识

抗战时期,尽管来到陕甘宁边区的外国医生医术都非常高明,但是受地域、经济、观念以及战争多种因素的影响,边区的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再加上没有相对正规的医院,许多必备的医药器械和药物也无法正常供应,给外国医生的救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他们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直面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经过多次研究、试验,发明了一些便捷、高效的医疗器械和特殊功效的药物,极大的改善了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的现状,从而推动了边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满足前线救治工作的需要,白求恩创造性的设计了“马背上的手术台”,又名“卢沟桥”,它是为野战手术而设计的一种桥型木架,搭在马背上,一边装药品,一边装器械,就像随身携带的一个手术室,一边是换药室,一边是小药房。在医疗救护中,当白求恩发现伤员的伤口经常因为延误治疗而感染化浓时,他潜心钻研,最终研制出了“毕普”药膏,不仅疗效较长,而且具有防止创面干燥和消毒的功效。还“亲自设计图样,和木工、铁匠一起制作了大批托马式夹板,用于治疗骨折”。[3]国际友人阿洛夫在适应了陕甘宁边区的医闻条件的前提下,发挥了他高超的医疗技术,创造和使用了许多节省药品和免除病人痛苦的新式疗法,领导全院力求在医疗技术上向最新的科学境界迈进。[2]例如:采用别特曼氏的办法治愈赵占魁被熔铜烫伤的脚面;采用石膏固定疗法治疗党校运输员杜成仁被大车压伤后的脚跟;开刀使延长独眼农妇李玉林双目复明等。阿洛夫主张的直接大量输血、手术后少休养多活动以增强肌肉增长等方法,都给当下的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面对中西医的矛盾,外国医生并没有因为对中医完全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就产生排斥心理,而是在尊重中医特殊功效的前提下,向中医请教针灸、把脉等医术,了解中草药的功能后,开始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通过多次实践,最终得出结论,“中医要学习西医的诊断、生理的知识,消毒的方法和简易西药的应用;西医要研究中药的处方、针灸方法和中药。中西医不应该相互指责缺点,而应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少疾病死亡与增进人民健康目的”。[4]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就有外国医生用实践证明了这点。当麻疹、痢疾等传染病严重影响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生命和健康时,热衷于传染病研究的奥地利医生傅莱,创造性的将自己所学关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与中医相结合,研究出用针灸治疗痢疾的方法。

那些来到陕甘宁边区的外国医生,并没有因为当地的医疗条件太差就选择放弃,而是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研制出许多了适用于当时特殊环境的医疗设备和特殊疗效的治疗方案及药物,开创了许多适合边区医疗卫生工作的举措,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当前,“看病难”的问题在基层仍然很普遍,尽管国家已经有针对性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的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是仍然面临着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去了基层,因为不适应基层的医疗条件,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外国医生身上所展现的立足实际的创新意识中得到启发,推动基层医务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他们立足于基层,立足于当下,牢牢把握关于发展基层医疗方面的有利政策,充分利用好一切现有的资源,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扎根基层的工作态度

抗战时期,外国医生放弃了国内优越的医疗卫生环境、丰厚的薪资待遇,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陕甘宁边区,面对边区极其恶劣的医疗卫生环境及封建迷信思想泛滥、医药常识极度缺乏的军民,并没有离开,而是将中国当作自己的第二家乡,全身心投入到陕甘宁边区的医药卫生工作中。他们扎根基层的工作态度让边区军民受益匪浅,也对极大地影响着边区的医务工作者。

来自加拿大的共产党员白求恩,拒绝了中央将其安排在延安的好意,执意要求去前线,去病人最需要的地方。即使是自己身上有病,都要急着到前线去,当后方医院院长劝他休息几天再上前线救治,他却发脾气了:“你们不要拿我当明代的古董,我可以工作,手指这点小病算什么,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来使用……”坚持认为“新鲜的伤员在前线治的好,比在后方好治”不听院长的劝阻,不顾天空传来的炮声、枪声和飞机声,冒着霏霏的淫雨,医疗队踏上泞滑的山路,向着炮声的方向前进,直到牺牲在前线。[5]抗战时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外国医生还有很多,例如:像白求恩一样献出宝贵生命的柯棣华;后来加入中国国籍,继续为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马海德、米勒、傅莱等。他们并没有因为到了偏远的陕甘宁边区而抱怨,而是在适应边区环境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为边区军民服务。

50多年前,当路生梅来到与北京大学有着天壤之别、医疗条件极其落后的佳县县医院时,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尽快适应环境,投入到工作中。当她得知当地为孕妇接生时,会用削尖的高粱杆割脐带,有的用家里的剪子剪脐带,剪之前也不消毒以后,被这些无知的做法所震撼,并立志做点什么。后来,在她的牵头下,小儿科独立分离出来,她成为首任儿科主任。她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尽管佳县是当时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县医院是全区最落后的县医院,但是佳县儿科水平,特别是小静脉穿刺技术名列前茅。曾经在她外出进修、学习的时候,北京协和医院的周华康主任、西安儿童医院的张凤翔主任以及老同学刘领珍都表示愿意开绿灯调她去大医院工作,但她选择了婉拒,信守对自己的承诺,回到佳县,继续扎根基层;退休的时候,面对外地年薪20万的聘请书,她同样选择了放弃,继续留在佳县,在县医院旁的一孔窑洞里义务接诊,不忘医生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6]她谈到,作为一名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的北京知青,50年前,她选择来到陕北,未曾离开。这里就是她的家。尽管已经退休,希望自己还能继续为老区人民的健康再作点贡献……[7]

今天,虽然国家鼓励支持医务工作者去基层服务,也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环境,但是绝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更希望留在大城市,例如:有的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宁可赔偿违约金都不愿意去基层;有的医务工作者虽然在基层服务,但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离开。出现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原因是医务工作者在观念上的偏差,沒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不是只能在大城市或者大医院体现,在基层同样可以。抗战时期为边区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医生以及在基层服务50年,于2017年12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的路生梅,他们都是在极度恶劣的医药环境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她们的经历告诉人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同样可以发光发热。医务工作者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自己的择业观,通过到基层工作,在为家乡服务的过程中,敢于、善于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基层医疗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务工作能力,为基层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缓解基层“看病难”这一现状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胜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外籍医生研究[D].延安大学,2016.

[2] 国际友人阿洛夫同志热爱病人精通医务打破保守观点创造群众作风[N].解放日报,1944-6-29.

[3] 王雁,察哈尔编著.纪念白求恩[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4] 中西医合作的几个问题[N].解放日报,1944-9-30.

[5] (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断片(纪念白求恩逝世五周年)[N].解放日报,1944-11-14.

[6] 北京女医生路生梅支医陕北50年 把全部青春献给黄土地[N].北京晚报,2018-4-12.

[7] 莫道桑榆晚 塞北夕阳红——榆林市老干部工作亮点综述[N].陕西日报,2017-12-4.

作者简介:刘欢欢,女,(1990-),陕西省榆林人,硕士,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动因及启示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