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独秀的持久战思想

2018-09-04 14:08蔡瑞虹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武器民众

摘 要:陈独秀作为“九一八”事变后提出抗日“持久战”的第一人,他关于持久战的思想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却不乏闪光点。本文将对其持久战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并考察其对持久战态度的转变。

关键词:持久战;民众;武器

关于持久战问题的思考,最为完善的当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提出和探讨,许多有识之士都提出自身的观点,其中陈独秀便是不可不提的一员。他的持久战思想虽最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却不乏闪光点。

一、持久战的提出

唐宝林在《陈独秀全传》中认为陈独秀是“提出抗日‘持久战第一人”1。然而通过对持久战理念的历史考察,笔者认为更确切的提法应该是:陈独秀是“九一八”事变后提出抗日持久战的第一人。早在1911年,蔡锷任云南新军协统期间,他就提出持久作战的理念,认为在对敌过程中,如果我方力量弱小,不能追求速胜,而应讲求迟缓。2然而蔡锷英年早逝,他的持久战略只是刚刚成型,并不针对特定国家、战役。在他之后,蒋百里又做出了更具体的讨论。他通过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分析,认为日本是中国的首要敌人,假若中日交战,则“彼利速战,我待之以久,使其疲弊”3,而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还有9年,可见他的远见卓识。但“九一八”事变后,最快做出反应的是陈独秀。

1931年10月1日,他在《抗日救国与赤化》一文中,对国民党政府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认为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所采取的“不抵抗”政策,是一种亡国政策,实际上反映了其害怕中国“赤化”的心理。4他认为要在抗日救亡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不怕赤化,建立由革命群众组织起来的革命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持久殊死战。这是国人在事变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持久战的方式进行抗日。同月8号,他又对持久抗日做进一步的补充,认为不仅要在军事上和日本做持久战,更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发动民众进行长期排货,给日本资产阶级以致命的打击,两方面相结合才是“此次抗日救国运动的康庄大道”5。

二、持久战的依靠力量

在陈独秀看来,要持久抗战,必须要有具体的方法和依靠的力量。中国国贫兵弱,单靠国军,不足以跟敌人打持久战和消耗战,必需动员全国民众并寻求外国的火力支援。

陈独秀十分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他认为“如果民众蜂拥起来了”,就能够帮助政府在对日抗战中获得胜利,即便国军失败了,民众的抗争,也可以“使敌人不能够顺顺当当,安安稳稳的统治中国”。6因为,人民群众不僅能够提供人力支援,还能提供财力支援。

首先是人力支援。他认为在日军的装备及训练都优于中国的情况下,中国的抗战更需要大量的兵力。如果群众能够纷纷“武装起来”,参与抗战,则“不但正规军之补充不成问题”,“还有大量的游击队”可作辅助。71938年1月,他在《准备战败后的对日战争》一文中,再次强调群众力量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全国广大民众无束缚的自由组织起来”,不仅能使政府军队有反攻的可能,还能动摇敌人在沦陷区的统治。8其次是财力支援。陈独秀认为为了保持外汇的平衡,政府不能大量动用手中的现金。要保证战争经费的充足,就必须动员全国民众,从中获得资金支持。

要取得抗战的胜利,除了发动群众外,陈独秀认为在中国的武器装备远逊于日本的情况下,获得外国的火力接济十分必要。在《我们要得到怎样的胜利及怎样得到胜利》一文中,他就对当时国内存在的反对“唯武器论”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唯武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一个民族的武器发展水平实际上是该民族在这一时期 “一般文化发展的象征”9。在现实的战争中,希望用精神战胜物质,就像希望用大刀能击败飞机大炮一样,只是一种妄想。

三、对持久战态度的转变

从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开始,陈独秀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并对抗日的前途充满信心。在《抗战一年》一文中,他通过对这一年战争情况的分析,认为虽然战争胜负还不可知,但敌人已经是失败了。因为日本的实力虽强于中国,但经过一年的战争,却没能将之打到,还暴露了其作为侵略者野蛮无赖的嘴脸,其国内反战的情绪已在蔓延;而中国则在顽强的抗战中,提高了人民的人格,至今没有出现一个汉奸。“敌人的失败就是我们的胜利。”10

但陈独秀的这种乐观情绪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中国在抗战过程中的节节败退,特别是上海、广州、汉口等主要城市的相继失陷,他的悲观情绪越来越明显。他在1938年11月给托洛斯基的信中,提到中国目前的局势只有三种前途:“(一)是经过英法等国的调停,蒋介石承认日本之要求而屈服;(二)是蒋介石政府退守四川、贵州、云南, 事实上停止战争;(三)是日本攻入云南, 蒋介石逃往外国” 。他在信中认为汉口失陷之后,中国已经不会又有大规模的战争了。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小规模的抗战只能是作为战争的余波了,不能构成击退敌人的集中力量。陈独秀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放弃持久抗日,但从他的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在他看来通过跟日本打持久战、消耗战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已经不可能了。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既中国在抗战防御阶段的暂时性失利有关;也与他晚年入川之后生活困苦、年老体弱,长期处于悲观消极的状态有关。

注释:

1 唐宝林:《陈独秀全传》,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7页

2 唐宝林:《陈独秀全传》,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7页

3 国防学会编:《真理常新—蒋百里先生文选》,国防学会,1947年版,第102页。

4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14页。

5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页。

6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页。

7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8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9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5页。

10 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5页。

作者简介:蔡瑞虹(1990-),女,广东潮州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武器民众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不能使用”的武器
战争催生的武器
负荆请罪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
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