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

2018-09-06 10:36姚力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策略

姚力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以茶艺课程的教学为例,从以职业生涯为主线、以实践锻炼为形式、以社会活动为载体、以考取茶艺师资格证为目标五个角度探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策略。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职业技能培养 茶艺课程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055-02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与中职教育有很高的契合性,中职学校办学的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培养具备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中,茶艺课程是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茶礼服务的技能、鉴别各类茶叶的能力和冲泡的技术,同时还要拥有推销茶叶和茶具的技能,要求从业后的学生不能再简单重复地进行劳动,而是以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导向,具备处理和满足顾客的各种人性化要求以及掌握协调交流的技能。因此,教师需要从茶艺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

一、以职业生涯为主线,传授学生职业技能意识

首先,教师需要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确保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调整能力,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育的要求。在课堂中,学生必须是唯一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从挖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着手,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茶艺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确保学生能够对茶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此动力的刺激下對中国茶艺的内涵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展示乌龙茶茶艺表演时,教师就需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习”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即: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乌龙茶冲泡的流程,利用课堂上现有的资源重新进行具有创意性的茶席设计与汇报表演。在表演时,教师可以将歌舞、绘画等形式融入汇报表演中,真正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舞台看作是职业生涯的舞台,在表演时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模仿,更是在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融入自身角色的创新,尤其体现了自身对茶艺的感悟,这种教学模式凸显个人对茶艺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理解,加入了个人茶艺风格,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其次,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确保达成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新课改提出,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延伸拓展法、信息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生活教学法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在红茶服务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教室定位为茶馆,创设相应的职业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借鉴茶馆组织机构的各项功能来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四个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茶馆工作人员,有茶馆茶艺师、红茶茶艺表演者、茶文化解说员和奉茶的工作人员;再请其他学生作为顾客,深刻体验这种职业服务,教师则发挥正常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学生在完成了角色的扮演和情境的体验后更换角色再次体检。最后教师一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课堂表演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再比如在学习紫砂壶冲泡的作用时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微课教学法,微课设计需要明确该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乌龙茶紫砂壶冲泡法所包含的 14 个步骤,难点在于学生要掌握动作的内涵与科学性。那么教师就要导入微课,在教学前让学生观看乌龙茶冲泡的相关纪录片如《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让学生产生一定认识的同时实现学习的迁移,主动地思考,并借由微课视频来了解乌龙茶冲泡的动作技巧和过程,按照课前预习、课堂观摩分析微课视频、教师现场示范并总结技巧、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汇报答疑点评的流程进行。

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改善教学环境,创设真正的实景来深化学生的感受。在上述提及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对场景的布置也必不可少,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尤其在创设职业情境、提高职业技能时更重要。比如著名的普洱茶产自我国的云南,也是云南的特产,因其独特的口感与保健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确保普洱茶更具口感,人们需要不断改进其加工的工艺,才能保留其原有的味道,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从种植、采摘到烘焙来营造氛围,让学生完成对茶领域知识的掌握并获取蒸茶、煮茶及烘焙的技巧。再比如绿茶采摘与制作教学,可以将教学安排在清明节前后,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茶园去体验采摘茶叶和制作茶叶的过程,也可以到附近专业的茶馆欣赏各种紫砂壶,学会一些鉴别的技能,并在茶馆中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看、学、做相结合的方法,轻松地掌握职业技能。

二、以实践锻炼为形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首先,教师要注重课堂实践环节,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即以小组竞争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协作、竞争与成功的乐趣,激发并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众所周知,茶艺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操作特征,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包括茶礼服务技能、鉴定茶叶技能、冲泡茶叶技能以及茶叶推销技能等。比如关于不同茶品推销技能的教学,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推销的技巧,学生在面对顾客时要全面分析顾客的性别、年龄、体质以及职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顾客进行演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是老年顾客,那么学生可以以绿茶和普洱茶的推销为主,在交流过程中要尊重对方、不要插话;如果是脑力劳动者,则可以向其推荐茉莉花茶和绿茶。此外,在学生茶艺表演技能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遵循实际操练、创新操练和表演操练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和展示舞台,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信心。

其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校内的茶艺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好的提升职业技能的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比如为茶艺班的学生每年举办一次“校园奉茶会”,具体的活动交由学生来策划,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同时结合茶叶展示环节、设计环节和表演环节的内容,将其编制在宣传小册上,融入更多的茶与健康的知识,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个过程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通过自主组织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以社会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当前,不少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是确保学生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的有效载体,学校要积极针对学生的具体专业建立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邀请茶馆管理人员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活动,将茶艺行业的文化、服务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深入茶艺行业进一步学习,抓住提升技能的机会。

比如在当地举办的“与茶共饮”和“以茶会友”的活动中,笔者所在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喜欢茶艺的学生就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并在精心的策划下展现了精彩的茶艺表演。这些社会活动都是学生锻炼专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与平台,学生才能不断提升职业技能。

四、以考取茶艺师资格证为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目的

中職教育的本质是在学生就业前进行系统专业的教学,这是针对当前职场人才需求的现状而制订的教育方针,毕竟市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具备一定的技能,而不是入行后初学的员工。那么在中职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学生对茶艺师资格证的重视,并以此为目标,全面掌握扎实的茶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出色的成绩考取茶艺师资格证,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茶艺师资格证考试是人社部对从事茶艺服务工作的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的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技师以及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高级技师。考核的内容包括茶艺师对茶专业知识储备的理论能力以及对茶艺表演的熟练程度和创新能力,而具体的考试内容与茶艺课程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这就要求教师要重点突破学生实践环节上遇到的问题,同时结合专业学习中课程时间短、专业实践不够的情况加强学生茶艺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需要启发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升操作技能与创新能力,为成功通过茶艺师考试奠定基础,并最终考取茶艺师资格证,为日后从事酒店管理或专业的茶艺工作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茶艺课程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职业需求,以职业规划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利用现有的学习机会,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 渔.中高职衔接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J].福建茶业,2017(2)

[2]苏巧雯.《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的探讨[J].广东茶业,2007(4)

[3]王晓洋,卜燕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职教通讯,2012(12)

[4]文 琼.从程度茶文化谈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1(24)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