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疫核标蛇症治法》学术特点探析*

2018-09-07 08:2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良方鼠疫岭南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近代中国南方鼠疫流行,岭南地区为鼠疫流行重灾区,死人无数。根据已有资料记载,佛山地区1891~1911年连续11年均有鼠疫记载[1]150。1894~1914年,顺德不同地区死亡人数从“30余人”、“死近千人”、“毙人至3000有奇”至“死亡不可胜数”[1]379。可见,当地疫情十分严重。在长期防治鼠疫的过程中,岭南医家总结了丰富的治疗该病经验,吴宣崇《治鼠疫法》(已佚)、罗汝兰《鼠疫汇编》、陈兆祥《急救鼠疫传染良方》、黎佩兰《时症良方释疑》、劳守慎《恶核良方释疑》等以内服汤药为主辨证施治,李守中《时疫核标蛇症治法》以外治法施治。《时疫核标蛇症治法》为近代岭南瘟疫流行期间的外治专著,在当时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该书浅显易懂,描述清晰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极易普及,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然鲜有人问津,现通过介绍《时疫核标蛇症治法》,整理其内容与思想,使其法得彰。

作者、版本及体例简介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载[2],《时疫核标蛇症治法》现仅有一个版本,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广州十七甫澄天阁石印本。其为海内孤本,现收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作者李守中,籍贯未详,从书中内容看,李守中当为粤地医家[3]。李氏得湖南唐君所传治核症及标蛇症各法,后复得闽中汪君,里人范君各法,治是症每多见效。高超愚,字卓樵,顺德人,生平不详,约生活于清末民初间。李氏与顺德高超愚友善,遂将其术编成书交高氏付梓。

该书分为4部分,篇首附高超愚序言,第2部分为《时疫核症治法》,第3部分为《标蛇症治法》,第4部分为附录经验良方。第4部分包含经验良方29首,医案1则。《时疫核标蛇症治法》正文简略,高超愚在序文中以“半帙”[4]6称之。由此可知,此书是李守中对民间治法的记录,经高超愚润色而成书。

《时疫核症治法》述评

1.审诊简单,症状典型

篇中指出本病临床表现“时疫之核,必生于颈边、腋间、腿罅数处,间有在耳下者,染此证者,多发烧热,头必刺痛或心翳脚倦”,时疫核症“本名鼠疫症”。其具有“不速治最易伤人”的特点。

鼠疫主要有3种类型,即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鼠疫。岭南鼠疫以腺鼠疫为主,根据《岭南瘟疫史》记载,鼠疫流行时腺鼠疫病例占90%~95%[1]301。腺鼠疫除鼠疫的全身表现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好发部位依次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5]。书中记录的典型症状与现代研究一致。

2.指导清晰,宜忌详尽

李守中在文中对外治法的操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操作步骤包括钳痧、针刺、拔竹罐、放血和药物涂抹。对于操作部位,未刺之前,区分鼠疫和痰疬,“将核之阴阳辨之。其核浮肉上能抓而起之者,其性属阳,为时疫宜刺。如其核紧粘于骨不能抓起者为痰疬,其症属阴,刺之反伤人。”[4]8而后“视其形长圆,长者刺其头,圆者刺其中”[4]8,“至刺之浅深则视核之软硬……须并刺之”[4]8。

操作前,“须先预备小竹筒一个。大铜钱一文,用纸包之捻成一马蹄形,以油湿其蒂。”[4]7治疗时先钳痧“以中食二指将核之皮面钳红,然后取玻璃针尖刺之,约刺数下即可”[4]7,“待见血后急用火燃着其蒂,置于核上,然后以竹筒之口,将火盖紧,用手扶住,勿令气泻。于是将核内之血吸出。约片刻即可启筒。”[4]7“将血拭去,用熊胆开好酒搽之”[4]7。并提出“留刺口不搽,使核之毒气从此泻出也。再用敷核散搽之,干则再搽,务令常湿乃妙。”[4]7

李守中提醒针刺“血出不宜太多,恐预后难以调补也”[4]9。“刺之浅者,宜用玻璃针,使其不甚痛楚也;刺之深者,宜用银针,恐刺口阔难以止血也”[4]9、“耳下者不宜针,用散敷之即可,或用熟烟屎搽之亦妙”[4]9。若遇到核已结成一块的特殊情况,则“刺而吸之无血出者,宜用尖银针向核之边深刺之。用手指捻按有水出则用纸拭去。四维俱刺则核自软,再刺核中必有血出”[4]8。

3.玻璃制针,银针并用

本书《时疫核症治法》篇文末附有玻璃针制取方法,即选取合适厚度的玻璃划制,刮去钝角而成,方法简单易行。因玻璃针刺口阔,适宜浅刺,银针用于需深刺者,操作时根据核症的具体情况选用。值得提出的是,在针刺用具中使用玻璃材质极少见(玻璃针划法见图1)。

图1 玻璃针划法

4.忌食米气,不食粥饭

中医治疗疾病讲究饮食禁忌。李守中认为患者必须忌口;“宜食黎洞薯或者镜粉、麦粉。忌食米气,不可食粥饭”。《辨证求真》在论述甲午(1894年)、辛丑(1901年)广州鼠疫时,认为“初起忌食米气。稍愈宜清淡,不宜腻滞。”[6]14黎佩兰在《时症良方释疑》中表示“有一点热未退,不可食粥饭,犯之必翻病。”[7]15李守中的这种观点与黎佩兰、梁樵达等广东医家相合,均认为鼠疫患者在发病期间,禁食粥饭、米气。

《标蛇症治法》述评

1.略考标蛇,与鼠疫同

标蛇症,少见于正式记载。《标蛇症治法》篇名下的注释言:“标蛇症,实痧症之一,又名标痧”,且“标蛇症其病状与核症略相似。故染蛇症者多兼之,亦有单染标蛇而无核者”。

考罗汝兰《鼠疫汇编》(1891年)中对鼠疫临床表现的记录:“其初起也,有先恶寒者,有不恶寒者……,有先核而后热者,有先热而后核者,有热核同见者,有见核不见热者,有见热不见核者。”[8]19劳守慎《恶核良方释疑》(1903年)中对标蛇症有记录称,“近多不见核之症,此标蛇也。盖标蛇无形,其杀人之速,实与核无异,惟治法亦同”[9],可见标蛇亦是急危重症。

《恶核良方释疑》亦言:“……我粤羊城,疫核与标蛇交作,各善堂……另请藉人拑治标蛇,拑后亦服足方而愈。”《申报》1984年5月25日关于广东鼠疫疫情的报道中说:“当疫症初起时,身上生一恶核,大如青梅,小如绿豆,……此名标蛇症。”可见19世纪末“标蛇症”已较为常见,据以上推测,标蛇多为鼠疫的非典型表现,也不排除标蛇包括其他有淋巴结肿大的疾病。

2.症状不同,治疗相似

辨证方法是“于胸上两边横骨下之软骨处用手指顶之,应手凸起者是。可曲食指之节令成角,在横骨下用力划之,有肉一条应手标起(故名曰标蛇)”。

刺血治疗的方法同前篇时疫核,标蛇症刺血后需“钳痧”。李守中认为“标蛇症甚恶,须放血钳揉方可,否则用药虽合,亦难收效。其症与核症,仿佛相同,故治法相似”。急性病尽早治疗,预后较好。这点李守中也十分认同。

编者对外治疗效极有信心,“盖有外治之法,则病已减去大半”,推荐使用解毒散热、凉血、除痰、开心窍的药物,如人中黄、忍冬、牛子、枝子、西红花、紫草茸、蒲公英、花粉、贝母、连翘、郁金、板蓝根等,认为内服不拘定方。

对于生核与“标蛇”及各急症,当病人危重倒地、不省人事危急时,拉两胁大筋数下,则病人醒回。急救成功后按症救治。

3.饮食煎炒,热毒为患

李守中认为,无论标蛇还是核症,与“感天地不正之气”有关,但必因饮食习惯造成体内郁热而致病。“核症与标蛇症,固因感天气不正之气而成,然必由平日喜食热毒肥腻煎炒而致。盖食之日久,热毒结于脏腑,一感天地邪气则里应外合而发。”“食物之弊,多在煎炒,色焦黑者为最,黄者次之。况粤中之水土,其热过于他省耶,而油炸之物,粤人最喜食之,故病不发则已,发则多难治。”他对鼠疫病因的“饮食说”是当时岭南医家6种(岭南瘟疫史)认识中具有代表的一种。

附录经验良方

1.涉及广泛,组方简练

2.常用食材,药食互补

第一个经验良方是治搭手痈疽偏正对口疮背痈诸般恶毒大疮神效方,方后附详细医案一则,记录高翊臣得病初起、进展、治疗及恢复情况。其临床表现为“起一对口疮,略微偏些,初如绿豆,不甚肿痛,至十日后渐大如莲蓬,寝食痛苦”,经补药治疗后未效,“愈大愈痛,疮口径六七寸,肉腐见骨。”此为“有头疽”,相当于西医的“痈”,是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属于中医“有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11]发生在颈项部称“脑疽”,发于背部称“发背疽”、“搭手”[12]。是外科常见的疮疡重症。

小 结

清代林佩琴撰于1839年的《类证治裁》记载,对“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疙瘩瘟,可以“急用三棱针刺入委中三分,出血,服人中黄散”[13]。这是中医古籍有关针刺治疗腺鼠疫的较早记录。岭南罗氏疫病流派核心医家罗汝兰[14],撰于1891年的《鼠疫汇编》主张“内宜服药,外宜涂敷,忌贴膏药”[8]44,其针刺使用范围局限,仅对于幼小不能服药者“用针刺结核三四刺,以如意油开药末日夜频涂。”[8]54对比之下,《时疫核标蛇症治法》仅以少量文字指导“不精内治者”[4]9用药,以外治为主,辅以内服中药。如高超愚序言“善用外治,则法捷而效速,且鲜误治之弊,再服内症之药,则病易除。”

针刺疫核,放出疫核脓血是岭南治疗鼠疫的主要方法[1]761。例如,罗芝园治疗光绪二十一年陀村鼠疫,除了重用加减解毒活血汤外,若结核重大,“放血更好”[8]29。梁达樵的经验是“身上手足有起形如痰核者,立将铜钱一个,放在患处,用蒜头捣烂,以艾灸之,散其毒气,如毒甚,用银针挑破,以安宫牛黄丸敷口”[6]40。鼠疫菌感染过程中可连续不断地繁殖大量细菌,它们在淋巴结和血管中集聚,或与一定的血栓混合。现代研究认为[15]:针刺处理可以调节全身免疫功能,刺核放血也许可以降低淋巴结、血肿部位菌群密度、改善血管栓塞情况,从而减少病菌释放的内外毒素,为救治成功创造条件。

顺德高超愚付梓此书,为鼠疫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使鼠疫外治法具有规范的操作指导。高超愚称李守中“治是症每多见效”,可见该书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惟目前无具体记录可以对李守中外治法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具体评价。其后所付验方颇具广东地区食疗特色,多属于救人于困厄或危急之验方,该书对于当时缺医少药的医疗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良方鼠疫岭南
忆岭南
探索“Z世代”城市治理良方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写作得良方,下笔如有神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重新认识鼠疫
短文变长有良方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