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皮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8-09-07 08:13峰,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风团荨麻疹体征

郭 峰,苗 圃

(1.重庆市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9000;2.重庆黔江普兴中医医院,重庆 409000)

慢性荨麻疹( chronicurticaria,CU)是指发病超大于40天以上。用六皮饮治疗CU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2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医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56例。试验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1~71岁,平均(43.81±9.48)岁;病程40天~2.5年。平均(0.86±0.76)年。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20~70岁,平均(41.99±9.46)岁;病程43天~2.7年。平均(1.01±0.43)年。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皮损形状大小不相同,发病较急,没有固定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或者几小时甚至几天,皮肤有鲜红或者苍白色风团显现,能够融合成片状,红斑消退后没有遗留痕迹,有时会伴有瘙痒症状,而且存在2个月皮疹反复发作期。

纳入标准:7天内没有使用抗组胺、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的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合并严重的肠道疾病或全身症状,伴有较为严重的肝、肾、心血管类病疾。

2 研究方法

试验组用六皮饮。丹皮、防风、甘草、荆芥各10g,大腹皮、桑白皮、白鲜皮、茯苓皮、地骨皮、浮萍各15g。热重加生石膏40g,连翘15g。1天1剂,水煎,每天口服2次。

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5mg,1天1次,用药1个月。

3 观察指标

将风团的数量、形状和大小以及瘙痒程度分为4个等级,依照0~3分进行评分。①瘙痒:0分为没有,1分为较轻微、没有太大影响到日常生活,2分为中等、日常生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3分为瘙痒严重、甚至无法忍受。②风团数量:0分为没有,1分为低于10个,2分为有11~25个,3分为大于25个。③风团大小:0分为没有,1分为1.5cm以下,2分为1.6~2.5cm,3分为比2.5cm大。

4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疗效指数90%以上。有效:疗效指数70%~89%。进步:疗效指数30%~69%。无效:疗效指数30%以下。

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试验组 56 8.62±0.31 2.03±0.48对照组 56 8.32±0.27 2.15±0.59 P>0.05 >0.05

复发率对照组26.79%、试验组19.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慢性荨麻疹属中医“风疹块”、“瘾疹”等范畴。为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寒、风热、湿热侵袭,营卫失调,浸淫血脉,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治宜疏风为主,辅以清热、散寒、和血、燥湿。

赵炳南老中医研究出的六皮饮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方,效果较好,而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风团荨麻疹体征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