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见

2018-09-07 09:14曾国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政治

曾国祥

【内容摘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犹如一缕缕清风,使政治教学变得更加精彩纷呈。这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政治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此一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成才,还有利于学生“成材”。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政治 初中 德育

初中政治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还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今,政治教学扬起了“德育”的风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展现着迷人的风采。一方面,政治可以使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经济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育人的功能。初中是学生德育发展、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这一学科的育人功能,将政治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本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一、言传身教,发挥教师表率作用进行德育渗透

实践证明,身教是无声的教育,是最民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完全是用教师的示范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初中生的行为,并做到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的作用。可以说,身教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教师应和初中生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主动地走进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对他们给予爱与帮助,不仅做学生的老师,还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如在初二讲法律“雷池”不可越,不使用假币的问题时,我问学生:“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毁坏人民币的现象?”学生抢答:“有,有的老师在收费时吩咐我们把学号、姓名写在人民币上。”可见,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力感化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人生观。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上政治课时,学生面对的是枯燥无味的政治知识以及政治理论,久而久之,他们对政治学习失去了兴趣。政治课堂成为政治“讲堂”,政治教师成为政治“讲师”。学生依旧犹如容器一样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此一来,整节政治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只能感受到无限的痛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比如,在人教版 “为坚强喝彩”的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挫折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的话题,学生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挫折有利于个人成长”;然而,有的学生认为:“挫折不利于个人成长”。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变得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组织了辩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辩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首先,我根据观点进行有效的分组,分成了正方、反方对立的两个小组,从而让学生去辩论这个话题。由于意见相同的学生分在了一个小组内,为了“打败”另一组,他们就在小组内部进行热烈的讨论,从而通过组内所有成员的智慧总结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驳倒对方。有的学生说:“挫折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比如说张海迪的故事、霍金的故事。”;有的学会说:“我们还可以结合古代的例子,如司马迁、苏牧、李白等等”;有的学生说:“挫折不利于个人的挫折,如果一个人承受能力较差时,挫折不仅不利于他的成长,反而还会使他精神颓废,意志消沉。”;还有的学生说:“挫折会使一些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使他们丧失力争上游的动力,甚至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受到了损伤。”在这种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合作的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加强对初中生的道德法制教育

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通过对初中生进行法制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还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法制教育?首先,教师需要革新法制教育观念,构建完善的法制教育网络,学校的法制教育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有序地、有条理地进行法制教学,并和德育相结合,从而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其次,政治课不仅是一门知识课,还是一门德育课,因此,教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再次,要改进法制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打造高效的法制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从而丰富所学内容;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从而依法行使的生活体验。第四,努力开辟“课上”与“课下”两课堂。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开展一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如:法律知识大讲堂、有关法律的演讲比赛、以法律为主题的黑板报。此外,学校可以与一些司法部门相合作,为学生创设参加司法实践活动的机会,这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他,他们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德育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政治教学过程中,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践行,更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智育,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此一来,这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新国.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J].學周刊,2016(14) .

[2]周丽.论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J].学周刊,2015(29) .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