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8-09-07 09:14缪晓虹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高中历史

缪晓虹

【内容摘要】历史是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过程,意义与经验的总结记录,历史的发展是人们在借鉴总结前人的经验再结合社会实际对相同事件进行不同处理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要学会通过新的视角去解读历史。故而老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在教材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历史 质疑能力 批判性思维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懂得证伪、质疑才能真正理解这门学科。质疑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开始,对问题正确的质疑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型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养成历史学科素养,就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鼓励质疑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鼓励质疑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答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故而,老师首先要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占据主导地位,老师需要对学生学习进行辅助引导,老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于教学设计的意见想法,学生要尊重老师教学过程,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学习,树立平等民主尊重的观念,创建鼓励质疑的和谐学习环境。另外,老师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虚心向学生学习,对于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质疑,老师要坦诚的对待,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要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一起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中,学生都会购买教学辅导资料,像资料中的一些比较深奥的,或者牵涉知识文献比较广泛的问题,很有可能会超出老师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互相坦诚,践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念,与学生共同探索发现。另外,老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求知与探索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肯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适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热情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思维热情,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能力与成长发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质疑,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思考。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热情需要老师学习一定的课堂管理技巧,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动机。

历史课堂可以说是一个关于历史事件的情感小剧场,老师在课堂中要努力营造平等尊重,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历史资料中相关情感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激发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质疑,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质疑答疑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学习。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中,老师可以以“虎门销烟”为例,根据史料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或在课堂上进行相应情景剧的编排,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近代史中中国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在鼓励学生质疑的阶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如当初林则徐没有进行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中国還会受到洋人的欺凌吗?”而后由师生一起对这段历史进行学习,了解到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英国人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如果没有这个事件的发生,还会有其他的意外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可以参照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九一八事变,都是外国人蓄意造成的。而在这个事件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不作为才是导致洋人气焰嚣张的主要原因,这也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只有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高才是国家安定的长久之计。

三、让学生懂得批判性思维,养成质疑的能力

思考有两大类: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是评价,批判性思考就是寻找答案,是一种探究,批判性思考中所使用的技巧之一就是提出探索性的问题。批判性思考者以诚待己,承认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认识自己的局限性,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把问题和有争议的议题视为令人兴奋的挑战,尽力领会复杂性,对其保持好奇心和耐心,并准备花时间去解决难题,把判断建立在证据而不是个人喜好上,只要证据不充分就推迟判断,当新证据揭示出错误时,他们就修改判断。而现在高考全国卷的42题是锻炼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上课时,可以通过练习42题,养成从各个不同角度看待同一段历史材料的能力!也可以针对上课时的某个时间轴或者某个单元的结构或某几个单元的结构提出类似42题的开放性问题,形成历史的学科思维。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用各种相反相悖的材料来证明同一个历史事实,让学生来区别真伪!

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学习中,学生只有养成历史学科思维,才能真正懂得历史。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提问,勤于创新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发展培育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4.

[2]张金福.新课程与课管理[MI.青岛:中国人民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 文森特·鲁吉罗, VincentRuggiero, 鲁吉罗,等.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批判性思维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