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内在贯通性

2018-09-10 07:22邱卫东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摘要]东方落后国家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就要面对由物质积累在发达国家、贫困积累在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分离的整体性历史境遇。这就对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双重要求,一方面要利用资本文明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防止被强势的国际资本支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地契合于资本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实践要求,因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根本地融贯于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关键词]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民富国强

[中图分类号]D033.4[文献标志码]A

一、问题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历史,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大体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从经济制度和对外政策等方面来看当代中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主要任务是在积贫积弱的现实基础上,以最短时间建立完备的工业和国防体系。经济上主要运用行政指令配置资源进行生产,建立了高度集中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外政策上拒绝国际资本的流入。经过近30年的计划经济发展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突破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识,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利用市场和资本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中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两点论”,引导全球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面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的差异,国内外出现了质疑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合理合法性的杂音。面对杂音,习近平指出:“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已从多学科、多角度取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并基本达成了前后两个历史阶段融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共识。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试着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研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之间的深层机理,以期在引导和修正错误认知观点的基础上发挥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二、东方落后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根据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理论,社会主义诞生必须同时具备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生产力(物质基础条件)和执行历史使命的主体(革命主体条件),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将同时具备革命的物质条件和革命条件,那时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契机便成为现实。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预设,社会主义革命必将而且也只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尽管马克思晚年也研究了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系列先决性条件——如西方资本主义即将爆发社会主义革命[2],东方落后国家保有土地公有制等——都未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预设而成为现实,但俄国和中国却先后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上述历史结果,笔者以为,若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出发客观审视“看似有悖社会主义诞生原理的现象”,其驱动机制恰恰是资本全球扩张造成了社会主义诞生条件的分离。[3]

(一)从社会主义诞生条件的分离透视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即:资本生产带来的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是制约人类社会向更高层级发展的根本矛盾。确如马克思的论述,如果资本主义发展始终在西方国家内部,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诞生所必备的物质和主体条件必然会同时具备,资本主义也一定会在扬弃束缚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中走向社会主义。但历史却是如此吊诡:资本主义制度并未灭亡而进入社会主义,而俄国和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却率先迈向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阶段。造成上述“有悖常识”的“结果”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出现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通过血腥、残暴的殖民掠夺政策把国内的经济发展矛盾转移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种转嫁社会发展矛盾的新“形式”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矛盾的政策由野蛮著称的殖民转向了具有文明外观的全球产业分工,由此世界形成了“设计和销售两头在内,生产加工在外”[4]的结构即著名的“微笑曲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核心技术的把控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发展中国家也因承担加工环节获得了一定发展机会。这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挖掘了生存空间,东方落后国家和地区也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获得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内核出现了新的发展样态,世界整体上日益分裂成为中心地带的发达国家和边缘地带的落后国家,这种两极分化结构中的发达国家获得“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贫困积累”,这是二战以来资本在全球扩张中呈现出的根本特质。

马克思在“两个决不会”理论中揭示了社会主义诞生的物质条件和主体条件,这是一种从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真理,就目前来说,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已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分离。具体展开来看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本等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积累,具有走向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积累在不断被社会福利所消解的境遇下,其劳资关系、资资关系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迥异于马克思时代的变化,“外在的缓和实质性的紧张有之,试图用和平手段处理畸形关系也有之,劳方与资方的边界界定十分模糊更有之”。[5]原来承担革命任务的工人主体生活不断改善,阶级意识单薄甚至出现了贵族化倾向,通过温顺的社会改革代替暴力革命成为主流。就发达国家来看不再具备完整的、走向社会主义的条件。显而易见的是发达国家建立福利社会的财富是边缘国家供给的,处在全球分工体系低端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仍在不断积累并且也没有达到革命主体极度贫困的境地,落后国家也不具备走向社会主义的完整条件。

(二)东方落后国家践行社会主义的应有原则

如同上文所述,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体国家不再同时具备走向社会主义的条件,但东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同时承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多重压迫,在实现社会组织化之后迅速的建立了革命政权并通过赎买、改造等形式进入了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来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追求,若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视角出发,东方落后国家目前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概率较小,尽管东方落后国家被裹挟进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承担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系列内在矛盾。社会主义不是空想、不是应然,是在现实中解决资本生产问题的先进社会制度。当发达国家将发展问题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出现无法持续发展问题时社会主义就会诞生。面对东方国家的社会现实,马克思晚年提出过饱受争议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即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而利用公社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马克思晚年论述俄国跨越的实践设想,在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分离的背景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对俄国的跨越,马克思设定了利用村社公有土地等条件,但对跨越之后的具体建设并没有展开论述。根据马克思的理论预设,虽然俄国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俄国已经被纳入世界市场,逻辑地包含在扬弃资本发展的一般轨道:驾驭和导控资本,引导资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就是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公有+计划+按劳分配的来源。東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面对的是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分离,社会主义实践就从扬弃资本转向利用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体系发展生产,这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中坚持以经济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二是要不断发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势,努力化解资本发展带来的贫困问题,实现人民共享发展。

但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定位和发展要求,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就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作为落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要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之路异常艰难,首先要面对资本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利润,只有加入资本全球生产分工体系才能为现代化之路铺垫基础,否则无法利用资本生产长期积淀的文明。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实力薄弱的边缘国家一旦进入世界市场就会被强势的国际资本所掌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充分利用完整的产业链、金融链等支配处于末端的社会主义国家甚至通过非正常手段颠覆社会主义政权。

处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经济发展空间的历史背景中,东方落后国家要从根本上寻求实现发展同时又不被发达资本国家掣肘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两难境地要求东方落后国家必须做好以下本质相连、逻辑贯通的两大工作:第一,在社会主义建立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国防体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具备在国际竞争中实现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良好的出场基础。第二,在这一历史任务完成的时候就可加入世界分工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优势,引导资本发展、实现民富国强、引领全球经济向正义方向发展。

(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本质贯通

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的生成机理和现实实践出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行分析,之前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困惑和争论就会豁然开朗,并会对此作出公允的评价。前文已对东方落后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述,下文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两难境地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逻辑关联,并以此阐述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得到的实践和理论启示。

1.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进入社会主义初始状态的必然要求

计划经济通过集中全国力量短时间内建立起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使原本落后的中国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自我保护能力,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如上文论述,边缘落后的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有效摆脱两难境地:一方面既要参与全球分工建设社会主义,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要防止国际资本的吞噬沦为国际分工体系的附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拥有的是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和积贫积弱的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顶层设计很难保证又好又快的发展。如果建国初期鼓励和支持私人资本发展,无法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中依附发达国家获得发展,最终只有沦为国际分工附庸的结局。可能最初阶段会通过丰富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和资源等优势获得一定发展,但没有工业体系的支撑最终还是和拉美国家一样。由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虚假繁荣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沼,一直处于承担发达资本进行资本积累和贫困转移的尴尬境地。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中国并不具备参与全球分工的优势,要想走向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必须通过顶层设计集中力量,由此计划经济道路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首先,中国具有中央集权的传统,为建立计划经济提供了一定政治经验,同时广大人民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工农业生产改善物质条件,因此,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还是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都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其次,我国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党和政府掌握着以行政力量配置社会资源的权力,并按照成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产业结构来设计社会主义,有效规避因资本盲目生产导致的工业生产无序化等问题,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的曲折。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是后发国家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的有效手段,这为我国引进“资本+市场+多种所有制”实现民族的复兴梦想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最后,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长远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为中国闪亮登上国际舞台提供了良好基础。

从认识论的角度审视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尽管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完全把握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分离的历史处境,也没有将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为实现进入国际分工基础的战略性地位[6],而是按照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论述即通过扬弃资本建立“公有+计划+按劳分配”来发展跨越卡夫丁峡谷。这一历史时期虽然有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等理论探索,但更多的是在经典作家的论述框架中的认知,甚至还因为错误的判断出现了一系列的巨大发展波折。但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审阅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进行的奠基性探索和积累是不容置疑的,计划经济本质上统一在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过程中。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回归

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合理性出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标识。在全球化背景下,东方大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理想状态就是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建立后进入世界市场,利用全球资源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充分汲取资本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文明成果(包括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解放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克服综合国力增强与资本扩张悖论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正是对上述两方面的深刻把握,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第一,处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借助于商品和资本来发展经济,为实现民富国强的民族复兴梦想积累物质基础,而以资本为核心来发展社会主义则是所有东方落后国家所必经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全球化、资本化、金融化和市场化历史时期,中国必须直面资本逻辑所带来的发展问题,驾驭和导控国际资本、民营资本以及混合所有制中各种非公资本的发展。第三,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带来的问题远比不发展要多。资本逐利与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等负面效应叠加,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还要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资本发展带来的问题,客观上承认资本带来的贫富差距、生态破坏等发展问题。第四,立足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资本发展的总体现状,在全球化、市场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方位在于: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继续解放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五,在实现民富国强伟大历史复兴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本质,通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7]有力保障资本发展为人民服务,驾驭和导控资本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尽管充满着不确定因素,但必定是光明的,而道路则布满着荆棘,我们在踏着尖刀前行。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苏联、东欧还是中国,都经过了曲折的发展探索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比苏东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颠覆性失败,简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甚至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光辉典范。我国针对改革开放的“现代性设计”不断发挥出了社会主义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优越性,市场地位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8],市场驱动了各类主体创造财富的活力,国民经济实力得以不断壮大。不断前行的中国社会主义,一方面改革开放从沿海到内陆不断呈现出阶段式发展特征,另一方面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相互形塑,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确立的公有制经济(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革的公有制经济)使得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具有参与全球竞争的物质基础,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有效规避了被强势国际资本支配的现象和“中等收入陷阱”遭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通过“资本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市场经济与政府有机结合+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现代性发育设计,在不断化解资本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里还需要指出,虽然日本、韩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没有通过社会主义建设,而是通过承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转移實现了生产的快速发展并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但从资本逻辑和全球分工来看上述国家在资本容量、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政策等方面[9]存在着比较优势,这与具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广大市场的中国存在巨大差异,其现代化发展模式虽然具有历史现实合理性,但并不能无条件推广到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更是中国无法模仿复制的。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早期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以正常的市场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在发展早期进程中承担了发达国家的低端产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中后期因工业生产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上述国家出现了迥异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收入和高福利——直接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现实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以血腥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资本主义道路,而只能走合作共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一历史现实出发,反思在资本全球扩张背景中原本落后的东方大国经过曲折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会发现从计划经济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全球化发展潮流,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三、结语

在资本全球东奔西走寻找价值洼地的背景下,东方落后国家率先走向了社会主义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因此,从总体上审视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都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阶段,二者在本质上契合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本质贯通在争取独立实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可以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的基础上开创的”[10]1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10]1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7.

[3]鲁品越.社会主义诞生条件的分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8):106-113+160.

[4]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5]张雄.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J].哲学研究,2006(10):27-34.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300,302.

[7]邱卫东,曾晓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道路探析——基于资本批判视角的考察[J].经济问题,2014(1):19-24+97.

[8]人民出版社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鲁品越.国际体系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两个阶段——立足唯物史观对“中国奇迹”的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0):130-140+160.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1]张丽丽,孙功,王宏兴.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建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1-15.

[12]陈鹏.空间解构与重组:基于城市治理的视角[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6-22.

[13]曾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4.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Coherence of the Two Historical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QIU Wei-dong

(Marx school,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237,China)

Abstract:To carry out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the backward eastern coun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we must first face the whole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nditions for the birth of socialism brought by the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puts forward doubl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n backward countries in the east. Look to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front of the socialist planned economy and forming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creasingly two stages, their essence the land suitable for capital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t practic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us fundamentally melting penetration in the afflu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y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reform and opening-up; planned economy; market economy; wealth and prosperity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China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