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的湖北省农林牧渔产值增长因素分析

2018-09-10 16:00汪紫云李援亚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5期
关键词: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汪紫云 李援亚

【摘要】文章通过对湖北省的实际情况的调查,选取了7个可能会影响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自变量,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法,逐步的修正优化,建立了湖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模型通过了R2检验、F检验、t检验、一阶自相关检验,得出了影响湖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主要因素为: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生产设施投资。

【关键词】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农林牧渔总产值

农业是我国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为人民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农业的发展保障了我国其他行业的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农业基本地位的巩固,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提供了经济和物资的支持。农业是人类食物的来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为其他所有的生产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湖北省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据统计,2015年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5728.56亿元,占全省GDP的19.38%。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全省农业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省应该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逐步重视发展农业,使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生产总产值中的份额逐渐上升。据统计,湖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自2006年的1842.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728.56亿元,增长是非常迅速的。

迪娜·帕夏尔汗通过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情况,选取7个影响新疆農业经济发展的自变量,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1979-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法,逐步修正优化,建立了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回归模型,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彭婵娟、徐学荣采用1995-2009年农业贷款和农林牧渔产值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进行实证检验。

郑思莉以武汉市农业产品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为武汉市农产品规划提供产量变动依据。

李毛侠选择了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出影响安徽省消费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主成分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提出增加消费的关键因素是提高人均收入。

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经验和结果的借鉴,文章是在已有的条件下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更深一步的展开。期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目的是可以找到影响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湖北省农林牧渔产值的因素进行量化,找到正相关因素和负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促进湖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建议。

1自变量的选取和模型选择

1.1自变量的选取

在影响农林牧渔产值的诸多因素中,每个国家的影响程度都不一样,有的因素是促进的,有的因素是抑制的。从这些影响因素中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及方向,是文章建立模型及进行实证分析的关键。为了进一步丰富现有的理论体系,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相关文献,文章将从7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农林牧渔产值的因素,并分别介绍其主要的影响层面。

1.1.1农业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的投入程度与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线性关系,没有劳动力投入的农业也难以得到发展。农业劳动力投入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最具备活力和能动性的。在人类发展历程里,自然界的变化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劳动力投入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慢慢进步。同时,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在务农的过程中,随着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加深以及长此以往积累的经验,劳动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1.1.2农用化肥使用量

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的发展。

1.1.3农业机械总投入

文章主要是用投放在农业上的机械总动力衡量,农业机械的总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

1.1.4农民人均纯收入

“纯收入”指的是农民的毛利润扣除掉相应的费用支出之后的纯收入。之所以将它选作为一个自变量,是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湖北省农业的发展程度。

1.1.5农作物播种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越大,农林牧渔总产值也会越高。农作物播种面积,指的是播种农作物或移植农作物的实际面积。不管是播种在耕地上,还是非耕地上,都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里面。

1.1.6财政支农

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部门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和出台优惠政策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同时,财政支农对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1.7农业生产设施投资

指的是农田建设,重点流通农产品设施建设,同时也包括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等。

影响湖北省农林牧渔产值的因素很多,由于研究方法和自变量的选择不同,最终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会在一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文章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所选用的因变量是湖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自变量分别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农用化肥使用量、农业机械总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作物播种面积、财政支农农业生产设施投资。文章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湖北省统计年鉴》。

1.2模型选择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时,为了使问题得到全面的分析与解决,往往都会选取很多的变量。虽然变量越多,得到的结果更准确,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研究带来更大的难度,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分析,确定它们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利用相关性对这些变量进行重新整理。最后,采用较少的变量来代替原始的众多变量,通过得到的新变量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6.0软件来进行操作,从众多变量中选取了少数几个新变量,这些新变量尽可能地涵盖了所有原始变量的信息。然后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多个模型,选择一个最优模型来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

2回归分析

-

通过降维的方法,对因变量与所有的自变量进行相关的分析,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自变量的累计贡献率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因变量农林牧渔总产值与7个自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0.727、0.994、0.973、0.891、0.983、0.961,数据结果显示这7个因素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而且变量之间也有很强的多重共线性。为了达到目的,选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相关数据和方程进行修正,最終得出最优的模型,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自变量x1的贡献率达到了89.728%,因此,通过降维的处理方法,可以只用1个主成分就能解释7个自变量所涵盖的信息。

利用软件SPSS 16.0,运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出变量的基本回归方程,共生成3个模型。回归模型分别是:

结果显示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0.968,接近于1,所以通过R2检验;F值是60.905,查表可得,F(3,30)=2.92,因为,回归分析结果中F>F0.05(3,30),通过F检验;所以,经回归分析得所有t的数值,均大于t0.025(30)=2.092,所有解释变量均通了t检验。因此,研究结果得出的方程3满足了各项检验,可以认为方程3是最理想的模型,同样,也可以初步得出最主要的3个影响因素是农业劳动力总投入、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生产设施投资。

3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所建模型表明,湖北省农业劳动力投入和农作物播种面积以及农业生产设施投资是影响湖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农业劳动力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会相应地减少5.581个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会相应地增长0.311个单位;农业生产设施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林牧渔总产值会相应地增加3.140个单位。如图1所示,得出的最佳模型3计算的模拟值与实际值有很大的拟合度,拟合程度为96.8%。

3.1农业生产设施投资

湖北省农业产业设施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是呈现正相关的上升趋势,即湖北省农业产业设施投入的增加会提高农林牧渔的总产值。在2008~2009年期间,农业生产设施投入的增长幅度区域缓慢,但是总产值的增幅还是保持增长的趋势,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是作为农林牧渔总产值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应该加大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从而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更大的增长。

3.2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作物播种面积

从图3可以看出,在2010年以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是拉动总产值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的投入是逐年呈下降趋势的。在2010年之后,播种面积开始呈下降趋势,但是农林牧渔的总产值却是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说明播种面积和低效率的劳动力不再是促进总产值增长的因素,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才是促进总产值增长的重要原因。

3.3其他因素

农业化肥的使用量从2006年的292.48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333.87万吨,这些数据表明湖北省的化肥施用量一直都很高。但是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化肥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长并无太大的关系。可能原因就在于科技在进步,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更多依赖于先进的种植和播种技术,从而使得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显。而湖北省属于一个农业科技相对发达的地区,显然化肥施用量与总产值增长并无很大的关系。农业机械化程度虽然也是一个影响湖北省农林牧与产值的因素,但是,湖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民人数很多,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并没有因此减少。

4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之外,其他因素均对湖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从农业劳动力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劳动力的效率。即使劳动人数多,但劳动效率低也不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任何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农业技术人员方面着手,组织相应的教学,给农民传授一些理论知识,让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他们处理农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做到可以灵活处理问题,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农林牧渔的产值,最后从整体上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从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支持角度来看,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农业机械和生产设施的总投入。同时为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建设一个管理专项农业款项的部门或机构,这样就能保证支农资金快速、准确地到达下层乡镇,同时,这样的机构负责对农业项目可行性的评估、资金预算和编制相关草案的资金使用,都可以使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也能使农业发展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三,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农民纯收入一直在拉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但是在农民纯收入的来源中,农业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在其他方面的收入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政府方面可以采取措施,出台相关的利民政策,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渠道。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把农业发展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在社会层面,努力实现技术创新,让劳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家层面,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出台多项利农政策,支持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