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发展趋势研究

2018-09-10 01:05廉雨乐
种子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市场分析玉米种子发展趋势

廉雨乐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地位。要使玉米达到稳产、高产,必须先考虑玉米种子本身质量和市场发展情况。阐释了玉米种子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下一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贡献于我国三农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子;市场分析;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5-0011-02 中图分类号: S513;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玉米是我国产量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玉米同时又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还是食品、化工、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因此玉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而发展玉米生产,种子是基础。玉米种子居于产业链的上游,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玉米种子绝大部分是杂交品种,杂交优势只限一代,因而需要年年制种。研究玉米种业的发展,对我国种业甚至是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玉米种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近两年,受政策调控,玉米的种植面积正在减少。同时,由于单粒种技术的推广,种子质量进一步提高,单位用种量呈现下降态势。这两方面因素叠加考虑,玉米种子需求量近两年呈现减少态势。

1.1 玉米种植面积

山西是我国玉米主产省之一,2000年前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20万hm2左右,2000年后玉米种植面积连年递增,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67万hm2以上。这与杂交玉米新品种推广、种子管理部门质量监控、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的不断提升有关。

随着临储政策取消,国家玉米政策改变,玉米收购价格将会有很大波动,种植玉米风险将加大,导致全國玉米种植面积很不稳定。2016年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首次出现降幅,2017年玉米面积大滑坡,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26.7万hm2。

1.2 玉米种子价格

玉米种子价格与玉米价格有关,体现为向上有弹性、向下有刚性,即玉米种子价格伴随玉米价格的上涨而增长,随着玉米价格下跌而增幅变缓。受益于2008年开始东北地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政策性收储使得最低收购价逐渐变成了最高市场收购价,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2009年初,全国玉米现货平均价约1 500元/t,玉米种子价格为12元/kg左右,而2012年初玉米现货平均价约2 500元/t,上涨67%,此时玉米种子价格为23元/kg左右,涨幅92%,年均增幅31%。此后3年玉米价格基本稳定在2 400元/t,种子价格增幅变缓,年均增幅仅为4%。

2016年3月,国家取消了玉米临储政策,这意味着国内玉米高价的基础也不复存在,玉米价格迅速跌至2008年年初水平。与此同时,玉米种子开始市场化定价的探索,玉米种子价格伴随玉米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短期不会再现。玉米种子价格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种子品种的改善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现在市场上玉米种子品种繁多,大规模企业数量有限,短期种子价格难以有“质”的飞跃。

1.3 玉米种子市场规模

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与种植面积成正比,通常每公顷需要玉米种子22.5~30 kg。随着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的不断推进,玉米种子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虽然品种的选育、改良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种子价格有所提高,也使种子费用增加。2004年,我国玉米种子产业的市场规模仅为52.90亿元,2013年市场规模增长到292.62亿元,占我国种业市场规模的43.8%,总体规模接近2004年的6倍,10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93%,增长非常迅速。

近年来,受“镰刀弯”调减政策的影响,玉米种植面积下降,玉米种子商品化率已达100%,整体玉米种子市场规模较稳定,在280亿元左右波动;玉米种子行业集中度低,以龙头登海种业为例,2016—2017年销售季玉米种子推广面积约266.7万hm2,市场占有率低于10%。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多,存在套牌、转基因等现象,行业内竞争尤为激烈。杂交玉米种子库存整体处于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竞争加剧,但耐密植、抗性、单粒播和适应机械化种植的品种仍受青睐。

近两年,山西种子市场有3家种业公司比较活跃。北京联创公司,品种宣传力度大,从苗期观摩会到玉米成熟期观摩会,会议广告费用投入很大。山西太育种业主推品种太育1号,由于太育种业与大丰种业的历史姻缘关系,太育种业与大丰种业的经销渠道关联较多,预测近几年山西本土玉米种子企业领头羊的竞争将主要是大丰种业与太育种业之间的较量。

1.4 玉米品种

前几年,由于多重利好政策,玉米价格不断攀升,致使种子市场比较活跃,种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出现了玉米品种猛增现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种集中度不断下滑。

2014年,绿色通道试行并正式实施, 2016年,联合体审定开始运行以及《种子法》修订后引种备案更加简化,不断加快了新品种入市步伐。2017 年,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达到 1 965个,同比增长 159.9%;国审玉米171个,同比增长高达 402.9%,其中通过绿色通道审定的品种119个,占全部国审品种数量的 69.6%。

同质化品种不断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CR5 由2010 年的36.2%迅速下滑至2015 年的24.2%;种植面积超过0.67万hm2的主栽品种数量由2004年的 295个上升至 2015年的 980个,2016年首次超过 1 000个。

但是,国内大多数种子企业缺乏研发能力,以模仿为主,没有创新能力,套包品种多,同质化现象严重。供种量大于需求,品种的种类和单一品种的制种量急剧增加。伴随着新《种子法》的实施,2017年春季山西在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工作中,引进108个玉米品种,其中春玉米品种92个、夏玉米品种16个。新《种子法》实施将引发玉米品种竞争大战,让种业市场重新洗牌,真正有研发能力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这对未来中国的种业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5 玉米品种市场占有率

近几年,玉米种子市场变化较大,2017年突出特点是先玉335大面积减少,大丰30与其他公司竞争力加剧,而中晚熟地区较先玉335生育期长、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增势明显。

从品种看,山西玉米种子市场主打的品种是先玉335、先玉696或类335、类696品种。从企业看,2017年先玉系列能在山西占领16%的市场,大丰公司市场占有率约12%,强盛种业市场占有率约8%,鑫丰盛种业低价位操作品种,切入市场快,市场占有率约7%,龙生种业市场占有率约6%,诚信种业市场占有率约5%,中农赛博市场占有率约5%,散种子市场占有率可达6%~8%。除山东登海先锋公司外,山西市场还是以本土企业为主,估计可占近6成。

1.6 玉米种子供需平衡

从供需端分析,我国玉米种子供需过剩已成常态。自2004年开始,我国玉米种子需种量为8.2亿kg,供种量为12.5亿kg,供种量远大于需求量。2013年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制种面积25.5万hm2,产种量13.6亿kg,有效库存10億kg,2014年供种23.6亿kg,玉米种植面积0.37亿hm2,需种量11.5亿kg,余种量12.1亿kg左右。但玉米种子供需仍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和品种的差异性。

2 今后玉米种子行业发展趋势

2.1 玉米种子市场发展后市看好

受“镰刀弯”调减政策的影响,2016—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幅下调,供给侧收缩;同时下游深加工补贴及乙醇汽油等政策利好刺激下游对玉米的需求。2017—2018年玉米新粮上市供不应求,带动玉米价格上涨,种植玉米收益提升。预计2018年种植季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提升,带动玉米种子需求向好,玉米价格走势将强于上年,玉米价格的提高带来玉米种植面积上升的预期,将利于玉米种业市场。

目前玉米种子需求量减少,商品化率已达100%,未来玉米种子市场规模的增长点在于价格。现在市场上玉米种子品种繁多,大规模企业数量有限,玉米价格底部震荡,短期种子价格难以有大幅度增长,因而,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行业处于发展的瓶颈期。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玉米种子需求量增加,玉米种子价格也有较大上涨空间,玉米种子行业大有可为。

2.2 玉米种子企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我国种子企业呈现数量众多、规模不大且呈无序竞争的格局。《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实施前,注册资本3 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达到8 200多家。《管理办法》实施后,行业兼并重组行为加剧,部分资本实力小的企业得到整合,3 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减少至5 300多家。

由于玉米种子品种研发壁垒高、培育周期长,兼并重组方式有利于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迅速获取优良品种权;兼并重组也有利于企业强强联合,整合研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同时行业的整合有利于发挥种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效应,促进产业链的整合,提升行业的整体实力。

2.3 科技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

种业经营最核心的就是品种。优良品种是所有种业公司最重视的资源,品种的开发是种子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而新品种获取要依靠育种科研,依托于购买或其他形式的联合、委托开发并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玉米种子企业来讲,自我研发成为出品种的第一要素。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要不断加大农业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研发培育高产、高质、适用性广的优良品种,提高国内玉米的单产水平以及总产量,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

(收稿日期:2018-03-27)

猜你喜欢
市场分析玉米种子发展趋势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校园APP产品开发浅议
高校扩招下的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自走式无人驾驶植保机械的市场分析
有痔无恐湿巾的试验研究及市场分析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